學茶,大多都是野路子混出來的,多蹭蹭茶,跟飲茶多年的老茶友討教幾句,自己也能摸著點門路。口口相傳固然是了解茶葉的好路子。但也容易受人誤導,出現(xiàn)更多的錯誤。 雖說喜歡茶葉,對茶葉感興趣,但也不至于像茶學專業(yè)那樣,按著書本死記硬背系統(tǒng)學一遍,太過形式了,這可是違背了自己當初喜歡茶葉的初衷。 不如推薦給大家關于茶葉的紀錄片,喝著小茶,通過紀錄片了解茶葉,不似無聊的書本,吵鬧的茶會,自己一個人也能輕松愉快的了解茶葉。 一、《中國茶:東方的萬能藥》:《中國茶:東方的萬能藥》一共有五部分:“茶的起源”、“茶的種類”、“茶的養(yǎng)生”、“中國茶文化”、“中國茶在美國”。 這部紀錄片是由浙江農林大學漢語國際推廣茶文化傳播基地,美國肯尼索州立大學孔子學院,聯(lián)合美國佐治亞州公共電視臺共同制作。 紀錄片的拍攝大部分在浙江農林大學內完成,有大量的取景、采訪。院長王旭烽為了確保紀錄片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專程組織了茶文化的專業(yè)學者和科研人員,對紀錄片講述到的知識、故事、文化進行反復修整。 這部紀錄片主要講述我國茶葉的歷史、文化和功用。既有茶園的實地游訪、茶大師采訪,也有對于生活的理解,茶道的深思。 《中國茶:東方的萬能藥》這部紀錄片后續(xù)獲得六項艾美大獎。 二、《茶,一片樹葉的故事》:2013年拍攝的《茶,一片樹葉的故事》,豆瓣評分有8.8分的高分,看過的朋友會發(fā)現(xiàn)拍攝的風格有些熟悉,這部紀錄片是由《舌尖上的中國》制作團隊拍攝的。 整部紀錄片共有六集,每集各有主題,分別是“土地與手掌的溫度”、“路的盡頭”、“燒水煮茶的事”、“時間為茶而停下”、“故鄉(xiāng),他鄉(xiāng)”、“一碗茶湯見人情”。每集50分鐘,緊扣主題。 制作組尋訪了云南、福建、四川等茶葉主要種植區(qū)。將茶葉的歷史、文化娓娓道來。記錄下一顆茶芽從采摘到經過復雜繁瑣的工序,最終成茶的完整制作過程。也走訪了日本、印度、泰國、肯尼亞,講述茶葉的傳播歷史,還有其他國滋養(yǎng)出的不同文化底蘊。 它本是一片綠葉,當與人類邂逅之后,它走過漫長的旅途,最終上升為一種對生活的熱愛與信仰。 三、《徽茶》:徽茶即徽州的茶,并不是指安徽,徽州從古至今一直是我國的重要茶區(qū)之一,古時徽州叫歙州或者新安,徽州有一府六縣,即歙縣、黟縣、休寧、祁門、績溪、婺源。現(xiàn)在前五個縣在安徽,婺源縣則屬于江西省上饒市。 2013年拍攝的2集紀錄片《徽茶》,評分7.1,詳細介紹安徽當?shù)氐拿麅?yōu)茶種。共有兩集,第一集主講黃山毛峰與六安瓜片,第二集主講太平猴魁與祁門紅茶。 四大名茶的歷史,采摘到制作成茶的過程,在該紀錄片總均有詳細的講解。 四、《浙江大學公開課:茶文化與茶健康》:額,這是一門關于茶文化與茶健康的課程,并不是紀錄片。講課人是浙江農學院的副院長,茶學系的副系主任,茶學博士王岳飛。具有專業(yè)的知識指導和見解,從科學的角度理解茶葉。 雖說是一門課,但也并不無聊,王岳飛老師學識淵博,茶文化和歷史講解得通俗易懂,并從科學的視角重新認識茶的內涵和健康價值。聽大師講課,是種藝術。 五、《茶葉之路》:由cctv科教頻道導演,也就是央視官方紀錄片,評分6.6,不高,但這部記錄片并不是太差。共有94集,每集10分鐘。 該劇從中、俄、蒙三個國家各挑選了一名體驗者,從不同的視角探訪古時的茶葉貿易路線,尋找古代遺跡,講述遺跡背后的故事和途徑當?shù)氐纳蠲袼祝瑤ьI大家重走古時的茶葉貿易之旅。 六、《日本茶道》:有不少朋友對日本比較好奇,當然了,可不是說“親日”哦!這“漢奸”帽子不敢亂扣。 如果對日本有興趣,沒精力,家中又沒礦,去不了日本,可以看看Begin Japanology系列節(jié)目,這個系列是日本NHK World TV出的,每周一期30分鐘,主要介紹關于日本的文化習俗和生活習慣。其中自然有茶文化,這個節(jié)目很真實,可以各方面了解日本。 《日本茶道》是這個系列中的一期內容,主要講解日本的茶道文化,分為抹茶道和煎茶道兩種,抹茶道和煎茶道主要是日本在待客時的禮儀文化,原稱“茶湯”。 茶道這個詞,其實指的是抹茶道。日本的茶道文化源自中國,唐朝時傳播到了日本,被很好的傳承了下來,再次基礎上有了深度的文化發(fā)展,在島國已根深蒂固。 七、《茶葉之旅》:這部紀錄片的評分7.9,主要講述的是冒險家兼記者的西蒙·里夫,在各個國家的旅游紀實。 60分鐘長度的紀錄片,揭開了最受英國歡迎的飲品,茶葉背后的故事。 茶葉源自我國,在明朝時被荷蘭人傳播至歐洲,后被英國發(fā)展成潮流席卷全球。清朝時,英屬印度的東印度公司,從我國盜走茶種和工人,在英屬進行試種,最終在東非和印度試種成功。 英國同是飲茶大國,下午茶便是英國的一位貴族無意中創(chuàng)造的。雖然每天會喝掉數(shù)百萬杯茶,但并沒有多少人知道這些茶葉來自什么地方,和其背后的故事。 其實英國日常飲用袋泡茶的原料,來自印度和中國的茶葉非常 少,絕大多數(shù)來自肯尼亞的港口城市蒙巴薩。 跟隨冒險家西蒙,走過肯尼亞、烏干達,拜訪當?shù)氐牟柁r,了解茶葉的歷史。與當?shù)氐哪僚H艘黄鹆奶?,了解因茶繁榮背后非洲的種種問題。對英國茶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 八、《茶緣天下》:沒有評分,看來沒多少人看過,《茶緣天下》由香港健康衛(wèi)視制作,是一部文獻類紀錄片,片中所講所言經過中國茶葉流通協(xié)會、中國茶葉學會指導。后牽線由103歲的茶學界泰斗張?zhí)旄n}字,也就是封面這幅字。 此片共計50集,每集30分鐘,主要講述了一個個因“茶緣”而引發(fā)的故事,源遠流長的茶文化,濃濃的人情味、我國人民的智慧,通過故事娓娓道來。 除了文化和風俗人情,關于茶的基本知識那是一點也不少,從茶樹的種植,到茶芽的采摘、制作、成茶。再到茶的品飲、鑒賞。茶的分類和各個茶種的講解,在該紀錄片中均有詳解。 九、《武夷山茶文化》:這部紀錄片一共有兩集,第一集《武夷問茶》,第二集《萬里茶路》。 片如其名,主要講述武夷山的茶種,即大紅袍和其他武夷巖茶。對烏龍茶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十、《古茶之路》:這部紀錄片其實是一檔汽車測評節(jié)目,節(jié)目組駕車來到云南的西雙版納自治州。在當?shù)氐纳搅种斜M情馳騁,接觸當?shù)匚幕蜕铒L俗,雖然看上去與茶有些不搭,但從另一個角度,或者說以剛入茶門的心情去看,還是非常不錯的,而且該紀錄片提供了非常好的旅游攻略。 十一、《茶界中國》:評分7.1,全片分為十集,每集35分鐘。由江蘇衛(wèi)視播出,全片創(chuàng)作拍攝用了三年,11個制作組,深度走訪全球每一處茶區(qū),采訪上百名茶人、茶農、茶大師和茶文化研究者,探尋最正宗的茶種和茶葉品質、口感,將茶葉的方方面面?zhèn)鬟_給觀眾。 十集,每集從不同的切入點展現(xiàn)茶葉: 1:中國茶葉古老的原產地,以及對于世界傳播的緣起。 2:原產地的千年古樹,清明前的最嫩新芽。 3:茶文化的宗族血脈和悠久傳統(tǒng)。 4:當下茶人的傳承,堅守傳統(tǒng)手藝。 5:廣袤大地的自然生態(tài)和神奇植物。 6:每逢茶季,最緊張的時間懸念。 7:因茶而起,原產地人們與茶的生存,生活,發(fā)展。 8:中國人由茶所連綴出的禮儀與文明,從而影響世界的文化。 9:曾經中國茶的傳播過程,以及茶在當下一帶一路中的展現(xiàn)。 10:茶帶來的時尚,以及中國茶在未來世界的無限可能性。 想了解茶葉的朋友不要錯過。 關于茶葉的紀錄片大致推薦這里,如果有更好的紀錄片,請大家在留言區(qū)說明。 嘴炮沒卵用,打了整篇文章也像是鍵盤俠,光說不練假把式,還是多泡茶吧。文章中就不做茶葉的推薦了,茶葉沒有統(tǒng)一標準,適口為珍,無法推薦給大家,還請見諒。 關于茶就嗶嗶這么多,有哪里錯誤或者需要補充,請大家留言。能關注我就更好了,我是“green豆的芽”,頭綠身不綠,大家下次再見。 有關茶的“胡比”言論 篇十一:本篇搞了些關于茶的常識和八卦,繼續(xù)上次的坑之前有過一篇關于茶的常識,有一些重復了,別在意。另外一篇文章鏈接放在末尾,大家有興趣就接著看。一、茶葉的分類:根據制作工藝,茶葉分為七類:綠茶:未發(fā)酵茶類;黃茶:10-20%發(fā)酵程度;白茶:20-30%發(fā)酵程度;青茶:30-60%發(fā)酵程度;紅茶:80-90%發(fā)酵程度;黑茶:100%發(fā)酵程度;加工茶:green豆的芽|贊16評論8收藏59查看詳情“炒雞干”的客觀測評 篇二:“胡比”了好幾天,再次一本正經的做了安吉白茶的測評關于安吉白茶,已經做過一次測評,上期測評是因為鬧了茶荒,等不及新茶上市,先置購了一點18年的安吉白茶。這次是因為前段時間新茶上市,就置購了一批新茶,綠茶還是新鮮的好,當然,像我這樣摳門的人,舊茶是絕對不能浪費的。綠茶的保質期最短,怕陳化。陳化后失去了綠茶清香、鮮爽的特征,也就沒什么品飲價值了。所以,green豆的芽|贊1評論1收藏3查看詳情 |
|
來自: 昵稱16619343 > 《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