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晚結束的《歌手》總決賽中,劉歡一舉拿下桂冠,成為了新一季歌王,當之無愧、實至名歸。然而在說起對于女兒的教育問題時,劉歡卻坦然承認了自己當年犯下的“錯誤”:在《歌手》沖刺夜錄制后簡短的采訪過程中,劉歡提及女兒劉一絲的音樂天賦,兩次說到了“后悔”二字。 因為一直和妻子秉承著所謂“快樂教育”的原則,覺得不應該強迫孩子去做不喜歡的事情,“我女兒是那種喜歡彈琴,但她不愿意練琴”,于是父母對孩子做了妥協(xié)。如今的他卻感嘆:“從小沒有迫使她學音樂,我覺得有點后悔!” 此外,劉歡以“過來人”的經(jīng)驗奉勸那些有心栽培孩子的家長們:“其實你迫使他練一練,他可能就很好。有這方面天賦的孩子,還是可以推一把。” 世上沒有后悔藥, 孩子學習的最佳年齡錯過了, 就再也回不來了! 4—7歲是挖掘孩子音樂才能的黃金時期,一旦錯過,浪費的是孩子學習能力最強、最寶貴的時期!加拿大曾有研究表明:幼童時期學習音樂的孩子,平均智商比一般同齡小朋友高出3分左右;美國也曾在《神經(jīng)影像學》雜志上發(fā)表過類似結論:7歲之前學音樂更有利于大腦各功能區(qū)的結構優(yōu)化。 劉歡雖夸女兒音樂感悟力特別好,聽很多無調性的先鋒爵士音樂,即使是非常復雜的音程也能兩遍就唱下來,但天賦再高,遺傳基因再好,在童年時沒有被充分的挖掘和開發(fā),也不失為一種遺憾。 孩子不想練就不練, 那還要父母做什么? 孩子有很多的“不想”:不想斷奶,不想吃青菜,不想上幼兒園,不想寫作業(yè)……這么多的“不想”,家長都會妥協(xié)嗎?當然不,因為這些是他們成長中必須經(jīng)歷的。那么為什么學音樂就可以不想練就不練呢? 有位教育專家曾說:“小孩子會任性,但是大人不可以放棄督促的責任。”明智的父母,應該幫孩子去盡力堅持一件事,而不是陪著他一起隨意放棄。當練琴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養(yǎng)成習慣后,孩子練琴就不會很難了。等他明白了堅持的意義,他自然會回頭感恩父母的! 明智的父母, 都會在孩子想要放棄的時候, 再逼他一把! 其實,“快樂教育”起初是由英國著名教育家斯賓塞(Herbert Spencer)提出的,他倡導“比起指責和呵斥,快樂的方法和快樂的氣氛更容易被孩子接受,在寓教于樂中學習才有更好的效果”。然而如今“快樂教育”卻被曲解成了“放養(yǎng)教育”甚至“妥協(xié)教育”。所以才發(fā)生了類似歌王劉歡這種后悔“快樂教育”的事情。 世界上最大的遺憾莫過于,“我本可以……” 你不逼他,他怎么知道自己有多優(yōu)秀? 你不逼他,怎知他以后會不會后悔當初不曾拼盡全力?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世界上所有的成功都來自日積月累的堅持,沒有一蹴而就的幸運,機會到來時,上天都會眷顧有準備的人。明智的父母,都會在孩子想要放棄的時候,再逼他一把,讓孩子能努力的成為更好的自己! 孩子的不堅持, 多半源于家長的放棄! 記住,只要再逼他一下下, 他會比你想象的還要優(yōu)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