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這輩子難免遇到幾個擾民的鄰居,不是音樂聲太大,舞步似爪牙,就是笑聲太魔性,擾民鄰居的存在簡直讓人抓狂。鄰居制造噪音算不算違法?該怎么聰明應對這一令人頭疼的問題?下面hoolilaw一一為你解答。 噪聲多大才算大? 根據(jù)聽力與交流中心(Center for Hearing and Communication) 的數(shù)據(jù)顯示,暴露在115分貝的噪聲環(huán)境中長達15分鐘會導致聽力受損。115分貝大概有多大聲?很吵的餐館大概80分貝,飛馳的地鐵能達到120分貝,現(xiàn)場搖滾樂可達到130分貝。目前有2800萬美國人有聽力障礙,噪聲的危害原來這么大!那么,如何治理擾民鄰居? 1. 紙條警告 如果你比較羞澀,不愿意與聒噪鄰居當面對質(zhì),不如寫一張紙條塞進鄰居的門縫里。用詞千萬不要過激,起碼的禮貌是要有的。盡量寫明鄰居的何種噪音為你的生活帶來了什么不便,并且提示鄰居將音量降低。你不需要在落款中寫自己的名字,寫下“Sincerely, your neighbor”即可。hoolilaw用過這一招,效果不錯,鄰居以后開Party變得低調(diào)多了! 2. 當面交流 這可能是最快速、最直接溝通的方式,但也難免尷尬。如果鄰居不是蠻橫無理,只是沒意識到自己聲音大,這個方式還是很有效的。出于禮貌,在直戳問題前還要簡單介紹一下你是隔壁、樓上還是樓下的鄰居。一定不要當面強烈抱怨或者指責,切忌“以硬碰硬”。 錯誤示范:“Are you guys crazy? Shut up and stop partying!” 正確示范:“I'm cool with what you're doing, just not right now. Could you guys figure out a better time?” 3. 修改wifi名稱 噪音跟wifi有什么關系?你瞧,選擇wifi網(wǎng)絡時可以看到周圍鄰居的wifi網(wǎng)絡名稱,你可以把你的wifi名稱改成"BeQuietApartment5C" 或者 "TurnDownYourMusic"等來時刻提醒鄰居降低音量。此方法雖然有創(chuàng)意,但前提是鄰居需要選擇網(wǎng)絡時才能看到,如果是自動鏈接wifi可能就白瞎了你的“良苦用心”。 4. 請公寓管理人員或房東介入 大部分的房屋租賃合同都會有在某時間段禁止制造噪音擾民的規(guī)定。如果鄰居多次違反并且你進行提示后沒有任何效果,這時候就要請第三方出馬了。你的房東或公寓管理者有義務去實施租賃條款,維護住戶權益。如果你了解到其他人也對制造噪聲的鄰居有意見,那么你可以邀請其他鄰居“聯(lián)名上書”,一同向管理人員或房東進行舉報。 5. 報警 報警前需要做好準備,不能一生氣、一跺腳就打911。當房東等第三方管理人員都管不了的時候,可以找警察叔叔來協(xié)調(diào)。如果選擇報警,可以在噪聲巨大、趴體進行時打報警電話。為了協(xié)助警方,你可以做兩件事: 查看城市噪音條例 確認一下鄰居是否違反相關噪音條例。很多城市都有規(guī)定的“quiet hours”,比如周一到周五晚10點到早7點,周六、周日到早8-9點等。你可以登錄以下網(wǎng)站查詢當?shù)叵嚓P制度:http://www. 記錄鄰居的噪聲 為了給警方提供有效證據(jù),要記錄好鄰居制造噪聲的時間、頻率,甚至可以下載一個測量分貝的手機APP(例如Decibel 10th)記錄噪音音量。hoolilaw建議從噪聲第一次出現(xiàn)就開始進行記錄,可以成為以后非常有力的證據(jù)。 6. 起訴鄰居 如果鄰居的噪聲持續(xù)影響到你的生活和健康,在嘗試了以上其他辦法,甚至警察叔叔來過都解決不了問題時,你可以考慮起訴你的鄰居。如果你只需尋求金錢賠償,你可以使用小額索償法庭,而不需要去一般的法庭,這樣可以減少繁瑣的程序,并且不需要請律師。(注:“減少噪聲(reduce the noise)”的法律專業(yè)用語是“abate the nuisance”) 在小額索償法庭上,作為原告,你需要提供警察報告、證人、你的證詞、錄音等材料,并且需要證明: 噪聲出現(xiàn)頻繁且影響生活(此時你可以拿出你記錄的噪聲證據(jù)) 你所起訴的人是噪聲制造者本人或者是你的房東本人 你在家時受到嚴重影響 你已經(jīng)嘗試過跟噪音制造者溝通但是無效 hoolilaw希望這六大招能幫你成功治理吵鬧鄰居,在不得已的情況下也可以考慮用法律武器打“噪音怪獸”哦! 關于hoolilaw Hoolilaw是hooli平臺旗下的境外法律服務平臺,目前已成為全美最大法律服務平臺,兩年期間已為超過65000人次的已赴美中國留學生提供線上法律保護。包括簽證類法律服務、校園糾紛、房產(chǎn)類糾紛、交通事故、刑事案件、民事糾紛以及其他各類涉及法律相關的案例。 由于在中國的慣性思維,中國留學生一般不具備美國法律常識,也不具備法律咨詢的習慣,往往出事了才會找律師尋求幫助,導致出現(xiàn)不必要的惡性后果。因此我們希望將法律服務前置,為準留學生及其家長推出法律保護計劃,通過本地化的主動式服務和貫穿整個留學生涯的專屬法律服務,幫助留學生順利過渡和融入當?shù)亓魧W環(huán)境,并為今后的就業(yè)做好鋪墊: 一、留學前通過法律知識培訓課程,總結平臺65000例咨詢案件,指導留學生了解美國法律,主動規(guī)避留學生常見的法律風險; 二、留學中學習、生活、就業(yè)過程中出現(xiàn)糾紛,隨時能夠進行法律咨詢。hoolilaw已成為法律行業(yè)的搜索引擎,30名有法律背景的法律顧問提供專業(yè)法律意見,指導學生正確的面對及處理糾紛,提高應對能力; 三、一旦涉及需要出庭的案件,將由平臺法律顧問幫助學生根據(jù)案例類型和所在州匹配擅長領域的金牌律師來處理案件,使案件處理結果更有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