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大當(dāng)娶,女大當(dāng)嫁”。為兒娶妻,俗稱“紅事”。其儀式古有“六禮”:納采、問名、納吉、納聘、請期、迎親。到明末清初,因其繁冗雜沓,演化為新“六禮”: 換帖 換帖又稱“傳紅”?;榧拗亍伴T當(dāng)戶對”、“以命擇婚”。故先由雙方家長了解對方品貌,家庭經(jīng)濟(jì)狀況及為人處世等。若覺適當(dāng),則有男方聘媒,盤知男女生年八字,請人卜算,若卜無破月,大相互和(上不克父母,下不克(夫)子),遂用紅紙寫上男女生年八字,即庚帖(亦稱紅帖),由媒人交換掛于雙方灶龕前,倘三月內(nèi)無碗碎破碟等不順心的事,說明可以成親,先由男方向女家求婚,叫“換庚帖”或“換紅帖”。也有兩家大人和好,未生先配、指腹為婚的,叫“隔肚親”(亦稱“天婚”)。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此陋習(xí)漸廢。 喝酒 喝酒稱“下聘”,即訂婚。先由媒人商酌婚禮(財(cái)禮),俗稱“研面”、“研禮”?;槎Y合理且男方愿納,便持酒雙樽及少許財(cái)禮,與媒人同往女家敘婚。啟樽而飲,即算婚事已定。有的還將定婚錢拴于女子項(xiàng)間,故又稱訂婚為“拴鎖兒”或“掛鎖兒”,把訂了婚叫“拴下了”或“掛下了”。喝酒后,兩家互稱“親家”。每逢年頭節(jié)下,男方父輩帶上禮物到女方家追節(jié),稱“走親家”。 送禮 送禮由男方家長請來媒人(也稱“月老”)和一位有名望、識禮節(jié)之人,與女婿等牽馬攜雞,馱上饅頭、布匹、衣物,帶上首飾(稱“銀貨”)、禮錢等,到女家送禮,在神主前焚香磕頭、互拜;將禮物擺在桌子上舉行拜祖祭天儀式,稱“行禮”。儀畢,女方遂收禮舉餐。 商量 在男方家長認(rèn)為可結(jié)婚時(亦有女方先提及的),即帶上小禮物,到女家商量結(jié)婚時間(數(shù)月或一年內(nèi))等有關(guān)事宜。 提話 提話即打招呼,于婚前10日內(nèi)舉行。男方家長帶兩匹土布(稱“插袋布”)、首飾等,前往女家告知具體迎聘時間,商定迎送人數(shù),給多少“開箱錢”等。解放后,隨著經(jīng)濟(jì)的發(fā)展,土布換洋布,首飾換洋表,其他依舊。 迎親 迎親稱“引新媳婦”。迎親必先擇卜吉日。吉日降臨,男方整理院落,洗刷門窗,求字裱畫,通知親友。臨近二三日,接親眷,請“總理”,聘廚師,邀陪客,找樂工,備花轎,剪窗花,貼喜聯(lián)……忙不勝忙。吉日前一天晚,接“先人”,請祖出龕,供奉祭品,燒香納拜。吉日晨,置酒舉餐,打發(fā)迎親人啟程。 迎親一般為3至5人,包括引親的、媒人、背箱人等。另外由花轎一乘(或馬或驢,忌用草驢,騾子),轎夫,樂工等6、7人,帶上2瓶喜酒、2只喜雞、12個大饃、1對“封子”、1頂蓋頭、1件束衣和“開箱錢”、“伴女錢”、喜帖等,由樂工吹奏伴隨而去。 女家稱女孩出嫁為“過阿家”或“過門”。次日早起,打掃內(nèi)外,備香設(shè)案,請舅家,招待親朋以及“添箱”者。在迎親人來臨之前,擺好嫁妝及“添箱”(親友所送禮物)供人觀賞,以示闊氣,稱“擺嫁妝”。迎親人到后,先焚香祭祖,再向女方貴親行磕頭禮。禮畢入席。席畢,打發(fā)背箱人先行,緊接著新娘穿束衣,揣紅書(或稱“婚書”),戴蓋頭,由二喜相人扶上座椅,隨椅抬扶上轎。待新娘推椅坐定,其母將飯端在轎前,女不食而縱哭。新娘出門,將一把紅筷扔于院內(nèi),另有人將“伴女錢”散給眾人,在一片熙攘聲和嗩吶聲中,新娘乘花轎悠然而去,送親人(8至12人)步后(若新娘恰在新郎對門或隔壁,須繞過百步而至)。途經(jīng)有親友的村莊,親友要備桌凳煙茶,供迎親人小憩,稱“迎風(fēng)”;若遇碾臺、大樹、窖井崖頭、十字路口,則貼一書有“花紅蓋之”的紅紙條,稱“路帖”,或以紅氈相遮,稱“遮白虎”;若逢他人迎親,兩新娘于默默不語中交換1小件物品,以免“沖婚”。 背箱人到家,由男方家長或者新郎賞給背箱錢,背箱人才將鑰匙交給新郎,由新郎當(dāng)中啟箱,讓眾賓客觀賞嫁妝,稱“亮箱”或“亮嫁妝”。不一會,花轎款款而來,在一片鞭炮鑼鼓聲中,眾鄉(xiāng)親,喜相人將花轎團(tuán)團(tuán)圍住,轎夫相互示意,遲遲不肯落轎。“總理”會其意,給其抬轎錢。轎將落地時,新娘之弟(稱把轎娃)站在轎前不動,新郎或其父知意,賞其“把轎錢”方離,新娘即出轎。 拜天地 二喜相人將新娘抱扶下轎,置于院內(nèi)事先備好的紅氈上(新娘著地為不詳,故忌之),同懷抱“面斗”(斗裝白面,斗口用紅紙糊嚴(yán),內(nèi)插搟面杖1根,秤1桿,剪刀1把,圓鏡1面,繡花鞋1雙)的新郎徐徐向前,兩個喜相人輪番移氈(稱“攛氈”)至客房門,共拜天地。禮畢,遂入洞房。 入洞房 先指定一喜相男孩在洞房內(nèi)“占房”。房內(nèi)點(diǎn)燃花燭,稱“長命燈”,又將谷、草秸拋入洞房,俗稱“驅(qū)白虎”。再由新郎破窗一格,毀其炕眼紙,象征處女已婚。俱畢,在一陣鏗鏘的鑼鼓聲中,新郎新娘一前一后由眾人簇?fù)矶?。新娘上炕,一位喜相全福之婦(即陪娘)解其束衣蓋頭,用搟面杖頂至墻角,讓其面壁而坐。 與此同時,“總理”吆喊眾人在大門前侯迎尊客。尊客一到,互相作揖打躬迎進(jìn)入室:也有在大門前設(shè)一酒案,擺幾個簡單菜盤(稱下馬席)迎客的。然后由“總理”斟酒一一相敬,每人三盅,稱“迎風(fēng)盅”,再迎到客房,“上香”舉禮。禮畢,“總理”指揮眾“執(zhí)席者”,邀尊客入座招待,先茶后飯,一般為餃子,盛者“三下鍋”(包子、餃子加掛面)。飯后,由四鄰五舍請去休息,喝茶,用飯(一般為酸面或者漿水面)。邑俗十分厚待尊客,不是“十三花”,就是“十全”、“九魁”,并以嫡親貴友作陪。席間新郎父輩,兄弟輪番敬酒,寒暄問好。 安房 亦為“安床”,尊客走后,好事者開始“鬧洞房”,俗叫“耍新媳婦”。耍至深夜,安房人(一般為男性喜相人)為新郎新娘“換盅”,即找紅線少許,兩端各拴一銅錢,分置于兩個盛滿酒的盅內(nèi),新郎、新娘各端一盅,飲去一半,再互換飲盡,源于“千里姻緣一線牽”之說。梳頭“破面”,是將兩個分別包有銅錢和草秸的饅頭擺在新郎新娘面前,讓其任選一個,掰開后看誰獲銅錢,誰獲草秸,俗意處女難再,銅錢兆吉。然后將新娘的發(fā)辮改梳為纂,接著拋撒核桃棗兒和“面棋”,口唱吉詞:“一把核桃一把棗,養(yǎng)下娃娃滿炕跑……”。最后“掃炕”,邊掃邊以言相嬉。至此,安房畢。但“陪娘”要料理撥燈至天明。新郎新娘和衣而寢。此俗已改。 聽房 一般為同輩好事者,在新婚夫婦尚未成眠時,潛伏洞房外,竊聽小兩口私語。舊俗認(rèn)為人不聽則鬼聽,故若無人聽時就立一掃帚嚇鬼,此俗延續(xù)至今,專為耍笑而已。 待親房 次日晨起,新郎新娘吃了“下炕飯”,由一人領(lǐng)陪,新郎前去莊間叩謝凡恭賀的“親房”,稱“請親房”,然后邀來招待。席間,新郎之父(或其他長輩)為眾鄉(xiāng)親“看酒”。新郎新娘看酒叩頭,眾賓客飲后賞錢,稱給“頭錢”或“拜坐錢”。 “試手面”與“回門” 第三日,新娘進(jìn)廚房搟面,招待未離親友(多為嫡親),稱喝“試手面”。下午,新郎送新娘回娘家,俗稱“回門”,同去同回。也有一月后回娘家的,在娘家住一月,俗稱“轉(zhuǎn)對月”。但一般都提前兩日返回,以示對婆家長輩的尊敬。至此,婚事告成。 新婚后的第一個正月初二日,由男女雙方同到女方家拜年,稱“磕頭”或“拜年”。岳父賞給“頭錢”。第一個正月十五日,婆媳相避不許見面,稱“避燈”,否則,迷信稱婆婆要失明,第一個臘月二十三日,新娘必須在婆家,親自參與送灶神活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