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條大路通羅馬,但有些人就生在羅馬。” “有時候你不努力一下,都不知道什么叫絕望?!?/p> “有詩和遠方也沒用,因為生活對你雖遠必誅。” ……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這些喪到“自閉”的毒雞湯開始走紅朋友圈,網(wǎng)友們也喜歡配上這個表情包: 引發(fā)他們“自閉”的原因有很多: 例如“工作自閉癥”…… 這位妹紙也得了“自閉癥”,說自己和男生聊天就臉紅。 而這位網(wǎng)友,不想社交、不想說話,也懷疑自己得了“自閉癥”。 看到各位網(wǎng)友曬自己自閉、說自己“得了自閉癥”,廣衛(wèi)君想說:自閉癥,不是你想得就能得。
也就是說,自閉癥是兒童先天性發(fā)育障礙,不是由后天因素引起的。 所以各位網(wǎng)友不會得自閉癥的原因很簡單:因為你已經(jīng)不是個小孩紙了嘛~ 今天(2日)是“世界提高自閉癥意識日”,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yī)院兒童發(fā)育行為中心在蘿崗院區(qū)舉辦“自閉癥意識日”義診系列活動,我國自閉癥診療領域權威專家、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yī)院兒童發(fā)育行為中心鄒小兵教授作了題為《兒童自閉癥的家庭干預》的專題講座。 我國兒童自閉癥發(fā)病情況如何? 患兒早期會表現(xiàn)出哪些行為? 家長該如何進行干預?廣東衛(wèi)生在線為你帶來 現(xiàn)場了解到的最新消息 01 我國6-12歲兒童 自閉癥患病達0.7% 兒童自閉癥并不罕見。 鄒小兵介紹,近年來,隨著自閉癥診斷標準的修訂、診斷水平的提高和公眾對自閉癥認識的普及,重度自閉癥患病率雖然沒有明顯上升,但輕度自閉癥患病率上升顯著。 目前,主要發(fā)達國家自閉癥的患病率多在1.5%以上,而我國6-12歲兒童自閉癥譜系障礙的患病率為0.7%。近期,國內在吉林、佳木斯和深圳的研究發(fā)現(xiàn),患病率為1.08%。 “自閉癥已經(jīng)從一種罕見的精神障礙,轉變成為一種常見的發(fā)育障礙,并成為全世界公共衛(wèi)生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编u小兵表示。 02 孩子不愛搭理人是自閉癥? 他可能只是內向 鄒小兵介紹,自閉癥孩子可能存在語言障礙、智力障礙,在行為上,可能出現(xiàn)焦慮等現(xiàn)象,而且與人交流有障礙,比如叫他不會應,不能依照父母的指令來做事。 許多家長觀察到孩子有類似的表現(xiàn),擔心孩子患上自閉癥。 鄒小兵指出,診斷自閉癥的必要條件是患者有社交障礙。“重度患者幾乎完全不與人交往,中度患者可以進行被動交往,輕度患者會主動交往,但缺乏技巧,會給對方不舒服的感覺?!彼硎荆?strong>如果與人交往基本正常,不會被診斷為自閉癥。 此外,很多家長誤以為自己的孩子是自閉癥,但其實可能只是內向。鄒小兵指出,孩子躲避目光、性格內向不是自閉癥,目光飄浮才是自閉癥,例如孩子聽到叫他,瞟一眼,目光就飄向別處,這才是自閉癥的癥狀。 03 超7成自閉癥孩子 擁有正常智力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自閉癥被認為是有智力障礙和語言障礙,多數(shù)孩子成年后不具備獨立生活學習和工作能力,屬于嚴重殘疾,表現(xiàn)為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家庭和社會的終身看護和照料。 鄒小兵指出,全世界尤其是在中國,對自閉癥有種莫名的恐懼,認為只要是自閉癥,不管怎么努力,大部分是終身殘疾,需要終身照料,事實上,情況并非如此。 新的研究和調查證明,超過7成的自閉癥孩子擁有正?;蚪咏5闹橇驼Z言能力,通過科學干預,他們能夠融入主流學校,部分孩子還能夠發(fā)揮與轉化自己的興趣和技能,成為藝術、自然、歷史、工程與計算機方面的有用之才。 ▲鄒小兵作題為《兒童自閉癥的家庭干預》的專題講座 鄒小兵告訴廣衛(wèi)君,部分自閉癥孩子通過早期診斷、干預,智力可恢復到正常范疇。曾經(jīng)有個小孩4歲時被診斷為自閉癥,當時測試智商45分,但經(jīng)過干預后,智力達到了150分。 “只有大約30%的自閉癥兒童可能會成為嚴重殘疾。但哪怕是最嚴重的類型,只要家長給予平靜、穩(wěn)定、規(guī)律、快樂的生活安排,都有機會免需終身照顧?!编u小兵表示。 04 自閉癥沒有特效藥 家庭干預謹記三原則 鄒小兵提醒,目前自閉癥沒有特效藥,家長不要輕信自閉癥“大了就會好”,也不要相信“神奇療法”和“靈丹妙藥”,自閉癥的治療,關鍵在于家庭干預。 孩子患自閉癥,家長該如何干預? 謹記三原則! ↓↓
在這三個原則的基礎上,鄒小兵提出了自閉癥干預的BSR模式。 ▲鄒小兵建議,學習如何家庭干預,家長可以讀一讀書籍《小明的一天》 鄒小兵指出,突破“社交障礙”是自閉癥干預的核心,家長要主動喚起孩子主動說話交往的興趣,如制造饑餓感,制造意外事件(突然的聲音、停頓的歌聲、錯誤“愚蠢”的應答、停頓的活動、興趣行為出現(xiàn)阻礙等等)。“要建構必須交流的環(huán)境,要‘折騰’,從而制造和增加交流的機會?!?/strong> 鄒小兵強調,如果家長不懂得干預可以不干預,但千萬不要用打罵、侮辱的方式對待孩子,如果帶著不打不成器的思路,孩子的情況只會越來越嚴重。 不歧視、不戲弄 要相信,他們只是與眾不同 今天 你愿為“星星的孩子”轉發(fā)嗎? 記者|蘇海寧 編輯|尹蓁 責編|黎曉心 通訊員|周晉安 甄曉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