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總說買食物之前要先看配料表和營養(yǎng)成分表, 配料表看上去可以看懂,但是營養(yǎng)成分表該怎么看呢? 這些百分比都指的是什么呢?為什么加起來不是100%呢? 學會看營養(yǎng)成分表,你也可以只吃不胖! 營養(yǎng)成分表包括什么內容? 營養(yǎng)成分表是標有食品營養(yǎng)成分名稱和含量的表格,表格中可以標示的營養(yǎng)成分包括能量、營養(yǎng)素、水分和膳食纖維等。 營養(yǎng)成分表一般包括三列內容。 第一列展示主要營養(yǎng)成分的名稱 由于能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鈉與我國居民的主要營養(yǎng)相關問題(營養(yǎng)缺乏和營養(yǎng)過剩)以及慢病(如高血壓、高血糖等)密切相關,因此,我國標準要求必須將這5項標示在營養(yǎng)成分表中,我們稱之為強制標示的“1 4”。 第二列展示每100g(毫升)食品中,所含各營養(yǎng)成分的量 在閱讀時應注意其含量的單位,有時是每100克、100毫升或每份。 “ 有的商家為了使產品的熱量看起來更低,而使用分量更小的“一份”作為單位來標注,消費者在購買時需要看清單位。 第三列展示每100g(毫升)食品中,所含的營養(yǎng)素占人體一天所需營養(yǎng)素的百分比 即營養(yǎng)素參考值百分比(%NRV:nutrision reference value)。 NRV主要依據我國居民膳食營養(yǎng)素每日推薦攝入量(RNI)或適宜攝入量(AI)制定,大致表示當攝入8400k J能量時宜攝入的營養(yǎng)素含量。%NRV通常指的是單位食品中所含能量或營養(yǎng)素的量占到成人“每日推薦攝入量”的百分比。 舉個栗子 以一款堅果的營養(yǎng)成分表為例。 該堅果營養(yǎng)成分表中的脂肪含量為“44.8克/100克”,這里的“44.8克”對于我們人體來說,是高了還是低了,消費者可能無法知道。而如果以百分含量來表示,則很好理解。 比如經計算,100克堅果中的脂肪占脂肪NRV的百分比為“75%”,則可以認為,如果吃100克這個產品,大概能夠滿足一個成人一天所需脂肪的75%。 因此,如果吃了100克該堅果,其他含脂肪多的食物就要少碰了。 %NRV看懂了, “1 4”又該怎么理解? 1 能量 總能量主要來自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這三大產能營養(yǎng)素的能量總和,食物的能量為我們保證了基礎的生命活動、和日常運動所需的動力。 “ 我國營養(yǎng)成分表中默認熱量單位為千焦(kJ),但是也有商家為了使產品熱量看起來更低,而使用大卡為單位。 事實上,每1大卡的熱量相當于4.2千焦左右,消費者在購買時如果不注意單位,很容易中了商家的小伎倆。 2 蛋白質 蛋白質作為人體必要的營養(yǎng)素,在牛奶、酸奶及奶酪等乳制品、肉類制品中,含量都很突出。 “ 蛋白質在營養(yǎng)成分表中,也可以作為判斷食物好壞的標準。 例如,國家標準規(guī)定:全脂或低脂牛奶,蛋白質不應低于2.9%。 也就是說,在營養(yǎng)成分表中,每100ml全脂或低脂牛奶,蛋白質的含量不應低于2.9g。 3 脂肪 首先要明確一點,脂肪并非完全有害,必要的脂肪酸是人體必需的營養(yǎng)素,把握好量才是關鍵。 食品中常見的脂肪來源除了堅果類、食用油、油炸類以外,脂肪乳化類食品也不容忽視,如最常見的沙拉醬,蛋黃醬。 4 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身體主要的能量來源。 一般來講,配料表中,小麥粉、玉米淀粉靠前的食品,在營養(yǎng)成分表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更高。 “ 需要注意的是,我國的營養(yǎng)標簽政策,并沒有強制要求將糖含量獨立標明,所以有些富含白砂糖或果葡糖漿等添加糖的食品,雖然沒有單獨標示糖含量,但從碳水化合物含量就能看出,它的含糖量很高。 尤其要注意白砂糖、果葡糖漿等添加糖,如果它們出現在配料表前3位,就說明碳水化合物總量是偏高的。 5 鈉 大多數人如今都對做飯時候少加鹽是有意識的,但卻很少有人關注包裝食品中的鹽含量。 比如說某品牌方便面注明每100克中鈉的營養(yǎng)素參考值百分比為118%,這就意味著,這一包121克的方便面落肚,這一天吃的鹽就已經超標了。 無脂、無糖、0反式脂肪酸, 真的就完全不含有嗎? 有些食品會標榜自己無脂、無糖、0反式脂肪酸等等,只是這些表述在技術層面的含義可能跟你的理解有些差異。 不僅如此,為了改善口感,食品商家一般還會做這些小手腳: “ 無糖和低糖的食品,很可能脂肪含量比較高; 而脫脂的食品則可能會添加大量糖分; 0反式脂肪酸的食品,會用棕櫚油、動物油脂等來代替氫化植物油。 無論食品包裝袋上標不標示,在配料表中隱藏反式脂肪酸的暗示語有: 氫化植物油、部分氫化植物油、氫化棕櫚油、精煉棕櫚油、 精煉植物油、精煉食用植物油、代可可脂、食用氫化油、 精煉菜籽油、氫化大豆油、植物起酥油、人造奶油、 植脂末、人造黃油、起酥油、植物奶油、 氫化菜油、固體菜油、酥油、人造酥油。 學會看配料表和營養(yǎng)成分表,才能吃得聰明吃得健康。 分享出去 光吃不胖你也可以! |
|
來自: wym7185 > 《飲食.營養(yǎng).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