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診時間 — 2018年6月2日 — 基本信息 — 余某 女 51歲 — 主訴 — 上腹脹伴噯氣頻1周 — 現(xiàn)病史 — 患者于1周前因飲食不節(jié),出現(xiàn)腹脹、噯氣前來就診。 — 既往史 — 患者自1年前停經(jīng)后,經(jīng)常出現(xiàn)潮熱盜汗,怕冷,疲倦,易感冒,失眠,思慮過多等不適,經(jīng)芪芍桂酒湯、梔子黃芩芍藥豉湯、芪芍竹葉石膏湯等調(diào)理后,癥狀明顯好轉(zhuǎn)。 — 刻診 — 易胸悶心慌,餐后上腹脹,噯氣,矢氣多,腸鳴多。腹無怕風怕冷。肩怕風冷。喉嚨無不適。右側(cè)腰酸脹感。 怕熱,不怕冷。不覺手腳冷。汗多,汗后不冷。動則汗出如水狀。 晨起微頭暈。上周鼻干,微鼻血塊。刷牙少量出血??诟煽诳啵嬎?,飲溫,飲冷則胃不適。睡覺后手腳麻,白日無。服藥后牙齦麻減輕。時有小腿肌肉不適,微痙攣。易疲倦,勞累后汗出加重。大便日2行,偏軟,成條。食油膩易腹瀉。小便量少,黃,無尿頻急,無灼熱,無夜尿。不知饑餓,食量可。服芪芍竹葉石膏湯眠好轉(zhuǎn)。但停藥后,入睡困難,易醒,多夢,服艾司唑侖半片后可入睡。停經(jīng),無白帶。 — 查體 — 脈浮滑,舌淡紫,水滑,苔中厚,邊瘀點,舌尖稍紅,瞼淡白邊紅血絲,手微涼,潮,腹微滿。下肢輕甲錯輕按痕,中度血絡,有瘀斑。 — 處方 — 枳實梔子豉湯 7劑 枳實三枚(炙) 梔子十四枚(擘) 香豉一升(綿裹) 右三味,以清漿水七升,空煮取四升,納枳實梔子,煮取二升,納香豉,更煮取五六沸,去滓,分溫再服。覆取微似汗。若有宿食者,加大黃如博棋子大,五六枚。 — 藥后反饋 — 腹痛、腹脹、噯氣均明顯好轉(zhuǎn),睡眠、口苦明顯好轉(zhuǎn)。 6月12號復診,再守方7劑。 — 基礎病機 — 表束 表寒輕證 中風 傷營 太陰里虛 水飲 里寒 傷血 血少輕證 陽明里熱 里結(jié) 病案分析 病案分析 患者女性,在絕經(jīng)期前后出現(xiàn)諸多不適,這與這個年齡階段身體津血的衰減有關,故《內(nèi)經(jīng)上古天真論》曰“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葵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 臨床上可以見到很多50歲上下的女性患者因潮熱盜汗,疲倦,易感冒,失眠,思慮過多,脫發(fā),面上色斑等前來求診,從太陰中風入手,在注意顧護津血的基礎上去調(diào)和營衛(wèi),清熱除結(jié),祛水飲,多能收到良效。 該患者主訴是“上腹脹、噯氣頻、矢氣多”,以里為所急所苦,氣證為主,里虛為第一層病機,在這個基礎上產(chǎn)生了淡飲,津血失養(yǎng)又產(chǎn)生了里熱里結(jié);兼有表上風寒不解,傷營。需要在氣證的方子里面選擇一條能補虛、解表、清熱、除飲的方子——枳實梔子豉湯。 《傷寒論》· 393條 大病差后,勞復者,枳實梔子豉湯主之。 大病后少氣少津液了,可對應于患者絕經(jīng)期前后“天癸竭……形壞而無子”的狀態(tài)?!皠趶汀痹谶@里是指的食勞,一般人總覺得有疲倦汗多,面色萎黃等癥狀就是虛了,需要多吃點東西來補一下,結(jié)果適得其反。 因為很多病證的病機有中焦胃虛不能運化的一面,在治療期間不節(jié)制飲食,不但既往的癥狀會加重,還增加了胃氣因食勞障礙而引起的痞滿、噯氣、不欲飲食等癥狀,這種情況就可以用枳實梔子豉湯去對治。 方藥分析 方藥分析 方子里有兩味非常妙的酸藥:淡豆豉和酸漿水。 — 淡豆豉 — 《釋名·釋飲食》 豉,嗜也。五味調(diào)和,須之而成,乃可甘嗜也。 《名醫(yī)別錄》· 香豉 味苦,寒,無毒。主傷寒頭痛,寒熱,瘴氣惡毒,煩躁滿悶,虛勞喘急,兩腳疼冷。 淡豆豉是黑豆發(fā)酵后的制品,隨各地地產(chǎn)不同而用辣蓼、佩蘭、蘇葉、藿香、桑葉、青蒿辛香植物等做湯煮黑豆,等煮透湯盡后,再蒸透燜閉發(fā)酵,生出黃衣后曬干即成,聞起來是酸香的,所以又叫香豉。 凡是發(fā)酵之物,大抵微溫。所以,淡豆豉的性味除了苦寒,還有微微的辛香酸溫。經(jīng)過大病后,人體的津血大傷并出現(xiàn)了陽明證,就不能用大苦大寒的藥去對治了,這時就適合用豆豉這樣的酸藥,配合梔子的苦寒組成酸寒的法則,既可以補虛,也可以泄有余的水證火證,又可以解表。 |
|
來自: 經(jīng)方閣1 > 《許家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