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是我們生活中常聽到的句子,比古文朗朗上口,比古詩簡單易懂。這是老祖宗 的人生智慧,口口相傳留給了我們。在眾多的俗語中,“得饒人處且饒人”絕對是大家耳熟能詳?shù)囊痪渌渍Z。字面意思很簡單,說的就是與人相處,能饒旁人的地方,就不要太過追究。 人生在世,我們難免與人打交道,如果總是斤斤計較,不但旁人會對你有看法,你自己也會活得很辛苦。正如謀圣鬼谷子所言:“化轉(zhuǎn)環(huán)屬,各有形勢”。人生,就如同一個大圓圈,我們不知道這次遇到的人,什么時候就會再次相遇。遇事總是咄咄逼人,如果對方不記仇還好,若是個記仇的人,一定會找機(jī)會報復(fù)回來。當(dāng)然,就算對方不想計較,可內(nèi)心里也一定對你有了意見,有朝一日你有事相求時,他也一定不會點(diǎn)頭。這就是不能“得饒人處且饒人”帶來的后果。 人性自私,這并不是一件壞事,沒有這點(diǎn)自私,我們無法從歷史的長河中、自然的巨變中存活下來。世上確實有頂天立地愿意付出自己全部的圣人,可世上更多普普通通,只想好好活下去的普通人。如何更好的生存,是數(shù)千年前古人就已經(jīng)開始考慮的問題。當(dāng)然,那些智者發(fā)現(xiàn),只計較眼前的得失,往往容易忽略更多更遠(yuǎn)處的收獲,正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暗灭埲颂幥茵埲恕笨匆娛丘埮匀耍鋵嵰彩丘堊约?。 這句俗語還有下半句,更加精華,也是老祖宗教我們的做人道理:“得放手時須放手”。 古人說“動輒得咎”,只要你有所行動、有所選擇,就會面對得失。有時候,我們選擇放手,是為了更多的收獲。有時候我們是不得不放手,事不由人。無論面對哪種情況,都需要做到“得放手時須放手”,否則事情只會越來越糟。 面對日漸長大的孩子時,我們需要做到“得放手時放手”,一個遲遲不放手的家長,只會培養(yǎng)出一個不懂自立、抱著幻想而活的“成年兒童”。面對一份日漸消沉的事業(yè)時,我們也要有壯士斷腕的決心,過多耗費(fèi)時間,只會損失更大。面對心已經(jīng)飄走的伴侶,就算我們再執(zhí)迷不悟,也挽不回他的心,既然如此不如早早放手,從此他遂了心愿,你也能有再次選擇的機(jī)會,而不是成為一對怨偶,互相折磨互相耽誤。 “得饒人處且饒人,得放手時須放手”是老祖宗給我們最真誠的忠告,如果你能全部做到,日子自然會越過越好。 參考文獻(xiàn):《俗語大全》 編輯:陳彥君 配圖:周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