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濕熱病邪的特點(diǎn) (一)濕熱病的臨床發(fā)病情況 1.南方多于北方,沿海多于內(nèi)陸,與當(dāng)?shù)氐臍夂颦h(huán)境濕熱有關(guān)。 2.另外還與人們的飲食過于肥甘、嗜酒等關(guān)系密切 3.如口腔潰瘍患者,如果潰瘍長(zhǎng)于口腔黏膜,其色或白或黃,又有苔膩者,此為濕熱型潰瘍病,治以清熱祛濕即可,可用薏苡仁、滑石、梔子、黃連等藥清熱瀉火祛濕,方用吳鞠通的薏苡竹葉散(《溫病條辨》:薏苡仁30、竹葉6 、滑石9 、白蔻仁9 、連翹9、茯苓12、通草6)。 若口腔潰瘍只生于舌面,發(fā)紅而疼痛,此為溫?zé)彡巶停?dāng)清心火而育腎陰,生地、竹葉、連翹、玄參、等藥常用,可選用《溫病條辨》的清營(yíng)湯方。 薏苡竹葉散所治口腔潰瘍,偏于邪實(shí),病程短。 例: 東垣清暑益氣湯,參芪歸術(shù)加草蒼;升葛澤曲麥味合,健脾祛濕此方強(qiáng)。 王氏清暑益氣湯,善治中暑氣津傷,洋參冬斛荷瓜翠,連竹知母甘粳襄。 (二)引起濕邪發(fā)生的常見因素 1.病原體:柯薩奇病毒、脊髓灰質(zhì)病毒、肝炎病毒、沙門桿菌、痢疾桿菌、布氏桿菌、真菌、阿米巴原蟲、絲蟲等。 2.物理因素:環(huán)境溫度太高,環(huán)境濕度太大。 3.化學(xué)因素:酒精中毒、苯中毒。 4.營(yíng)養(yǎng)因素:維生素B1缺乏,膽固醇和脂肪攝入太多。 5其它:長(zhǎng)期使用抗生素。 (三)濕熱病邪的特點(diǎn) 《景岳全書·濕證》曰:“然濕證雖多,而辨治之法,其要唯二:則一曰濕熱,一曰寒濕而盡之矣?!?span lang="EN-US"> 1. 復(fù)合病因 2. 半陰半陽(yáng) 濕為陰邪,熱為陽(yáng)邪,濕熱互結(jié),故有半陰半陽(yáng)之稱。 3. 阻氣困陽(yáng) (1) 困清陽(yáng):頭昏沉 《素問.生氣通天倫》曰:“困于濕。首如裹?!?span lang="EN-US"> (2)困胸陽(yáng):胸痞滿 濕熱之邪困阻胸中陽(yáng)氣,致胸部憋悶,氣喘。活動(dòng)后反而減輕,與氣虛證勞累后加重不同,此為濕邪困阻胸陽(yáng)所致,尤其是形體交胖(胖人多痰濕)或者久坐安逸之人更是如此。 中藥瓜蔞、半夏、薤白等藥對(duì)此證有效,或者選用張仲景瓜蔞薤白半夏湯(《金匱要略》:瓜蔞30、薤白9、半夏9)。 (3)困中陽(yáng):脘腹脹 1.濕熱困阻中焦脾胃,升降失司,往往易出現(xiàn)脘腹脹滿。 2.祛濕是治療此種腹脹之大法,既能祛濕又能行氣的中藥為首選,如枳實(shí)、厚樸、草果、檳榔等(可以選用達(dá)原飲加減)。 (4)困衛(wèi)陽(yáng):肌酸痛 1.四肢乏力者,給以祛濕之法并佐以健脾,乏力狀態(tài)很快好轉(zhuǎn)。若病程較短,舌苔黃膩或白膩,更應(yīng)采取祛濕之法。四妙丸對(duì)此種下肢乏力效果良好。 2.某大學(xué)男生,門診時(shí)見兩男生攙扶此學(xué)生來(lái)診。其謂兩下肢極度乏力行走困難。察其舌象:舌紅,苔黃厚膩。患者自述小便黃。綜合辨證為濕熱下注,陽(yáng)氣不暢。予以四妙丸(《成方便讀》蒼術(shù)9、黃柏9、牛膝9、薏苡仁30)加減,6劑后諸證大減。 4.彌漫全身,脾胃中心 1.濕熱之邪全身無(wú)處不到,蒙上、阻中、流下、溢外為常見病理。但上、中、下三焦,以中焦脾胃為病變中心。 2、脾失升運(yùn),胃失和降,出現(xiàn)脘痞、腹脹、嘔惡、便溏、苔膩等癥狀。 脾胃之間的關(guān)系 吳鞠通“脾胃為夫妻” 1.一藏一腑,一陰一陽(yáng),互為表里。 2.納化相依、燥濕相濟(jì)、升降相因。 3.脾主運(yùn)化,胃主收納,二者納化相依。(腹脹、納呆) 4.脾為濕土(陰土),主濕惡濕, 胃為燥土(陽(yáng)土),主燥惡燥 二者燥濕相濟(jì)。 (香蘭術(shù)樸夏果菖,用之不當(dāng)就陰傷。) 4.
脾主升清,胃主降濁,二者升降相因。 (氣機(jī)的樞紐;治以辛開苦降) 體會(huì):本方以《金匱要略》小半夏加茯苓湯再加枳實(shí)而成,藥簡(jiǎn)力宏。半夏辛苦溫,化痰降逆止嘔,生姜辛溫止嘔,枳實(shí)苦辛寒,尤其是半夏和枳實(shí)搭配,辛開苦降,茯苓健脾利濕。 胃氣以下行為順,胃氣阻滯或上逆皆屬胃的病理。 胃氣阻滯則出現(xiàn)胃痛,胃痞;胃氣上逆則出現(xiàn)噯氣、嘔吐、呃逆等 枳實(shí)可開幽門,促使胃氣下行,使停留于胃內(nèi)的氣、痰、飲、水、濕、食等邪氣下行于腸,從而可治療嘔吐、胃痛、胃痞等病變。(吳鞠通《溫病條辨》說枳實(shí)“開幽門而飲水下行也。”) 脾虛者,枳實(shí)多與白術(shù)配伍; 痰濕者多與半夏、茯苓配伍; 燙熱者配伍竹茹、瓜蔞(可用小陷胸湯:半夏、黃連、瓜蔞); 氣滯重者加厚樸; 疼痛者加白芍、元胡; 食積者,加焦三仙等。 5. 隱匿起病 6. 矛盾癥狀 7. 較難辨證 濕熱致?。核茖?shí)非實(shí)、似虛非虛、似燥非燥、似熱非熱、似風(fēng)非風(fēng)等辨證的不確定性。 8. 垢膩穢濁 濕熱病邪可表現(xiàn)為大便垢滯,帶下穢濁,小便混濁,口氣熏人,舌苔垢膩,面色垢滯等。 (四)濕熱病共同表現(xiàn) 濕熱之邪致病常見有六大癥狀,即“熱象、重、悶、呆、膩、濡”。 二、
濕熱病證的辨治 (一)辨證 1. 辨濕熱之偏頗 (主要從熱象、口味、二便、舌象、脈象辨) 濕偏盛者:頭身重痛,口不渴或渴不多飲,口淡無(wú)味,小便混濁,大便溏無(wú)臭味,苔白厚膩,白滑或白如積粉,舌質(zhì)略紅,脈濡緩。 濕熱俱盛:煩渴而不欲飲,口苦口粘,小便短赤,大便溏滯不爽,色黃臭穢,舌紅苔黃厚膩,脈濡數(shù)。 熱偏盛者:煩渴不多飲,口苦,口穢,小便短赤,大便秘結(jié)或下利粘垢,臭穢不可近,舌質(zhì)紅,舌苔黃燥,脈滑數(shù)。 2. 別濕熱之部位:上、中、下三焦。 偏于上焦:頭脹重,耳鳴耳聾,鼻塞,眼眵多且粘,或神志淡漠,胸痞悶為主。 偏于中焦:多見脘腹脹滿,惡心,嘔吐,知饑不食,四肢倦怠,便溏不爽,舌苔厚膩等。 偏于下焦:多見小便不利,或小便不通,或大便不通,腹?jié)M,或大便下利粘垢等。 雖分三焦之不同,但都有中焦脾胃功能不調(diào)的表現(xiàn),或納呆,脘痞,或惡心,嘔吐,不欲飲食等。 3. 察證候之虛實(shí): 濕熱病證初期多實(shí),久之則脾氣不足或胃陰不足等。 (二)治法---祛濕法 啟蓋→治肺→宣濕→桔梗、杏仁、蘇葉、藿香、白芷、香薷 適應(yīng)證:濕熱郁阻上焦證(濕重?zé)彷p) 宣氣化濕 代表方:藿香正氣散 藿樸夏苓湯 菖蒲郁金湯 藿香正氣散:(苦桔梗9、白芷9、紫蘇6、藿香6、白術(shù)9、半夏9、陳皮6、厚樸6、大腹皮9、茯苓9、甘草6); 藿樸夏苓湯(杏仁9、藿香6、淡豆豉9、白蔻仁6、厚樸6、姜半夏6、赤茯苓9、生薏苡仁30、豬苓9、澤瀉15) 菖蒲郁金湯(石菖蒲9、炒梔子9、鮮竹葉9、牡丹皮9、郁金6、連翹6、燈心草6、木通5、淡竹瀝(沖)15、紫金片(沖)1.5g) 培土→治脾→燥濕→半夏、草果、厚樸、蒼術(shù)、白術(shù) 適應(yīng)證:濕熱困阻中焦證 燥濕瀉熱 代表方:半夏瀉心湯(半夏15g,黃芩、干姜、人參、炙甘草各9g,黃連3g,大棗4枚。) 王氏連樸湯(厚樸6,川連姜汁炒、石菖蒲、制半夏各3g,香豉炒、焦梔各9,蘆根60g。) 達(dá)原飲:(檳榔6、厚樸3、草果仁1.5、知母3、芍藥3、黃芩3、甘草1.5) 甘露消毒丹(飛滑石450g,淡黃芩300g,綿茵陳330g,石菖蒲180g,川貝母、木通150g,藿香、連翹、白蔻仁、薄荷、射干各120g)。用法:生曬研末,每服三錢,開水調(diào)下,或神曲糊丸,如彈子大,開水化服亦可?,F(xiàn)代用法:散劑,每服6-9g;丸劑,每服9-12g;湯劑,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 打洞→治腎、膀胱→利濕→二苓、澤瀉、滑石、通草 適應(yīng)證:濕熱蘊(yùn)阻下焦證 分利濕邪 代表方:茯苓皮湯:(茯苓皮15克 生苡仁15克 豬苓9克 大腹皮9克 白通草9克 淡竹葉6克) 八正散(車前子、瞿麥、扁蓄、滑石、山梔子仁、甘草、木通、大黃各等量) 加熱→溫陽(yáng)→附子、干姜、肉桂(濕熱證少用) 寒濕水飲:溫陽(yáng)、健脾、利水 真武湯(茯苓、芍藥、生姜(切)、附子(炮,去皮,破八片)各9g,白術(shù)6g) 苓桂術(shù)甘湯(茯苓12g,桂枝(去皮)9g,白術(shù)、甘草(炙)各6g) 五苓散(豬苓(去皮)、茯苓、白術(shù)各9g,澤瀉15g,桂枝(去皮)6g) -----祛濕法 上焦:宣氣化濕(桔梗、杏仁宣肺;藿香、荊芥、防風(fēng)、白芷、香薷、蘇葉、淡豆豉、青蒿等辛溫芳香化濕的藥物。) 中焦:燥濕暢中(半夏、草果、蒼術(shù)、白術(shù)、白豆蔻、陳皮、大腹皮、厚樸等辛苦溫;黃芩、黃連、梔子等苦寒燥濕瀉熱藥。) 下焦:淡滲利濕(茯苓、豬苓、澤瀉、通草、滑石、淡竹葉、梔子、車前子、萹蓄等) 三、
濕熱病證的組方用藥規(guī)律 1. 用藥針對(duì)病位與病性 上焦?jié)駸嶙C:濕重于熱---辛宣芳化法 (代表方:藿香正氣散、藿樸夏苓湯、新加香薷飲;頭暈、頭昏重甚至昏迷者選菖蒲郁金湯。) 中焦?jié)駸嶙C:辛開苦降法 濕重于熱----辛溫配苦溫;(三仁湯、達(dá)原飲) 濕熱并重----辛溫、苦溫配苦寒(連樸湯、半夏瀉心湯、甘露消毒丹) 熱重于濕----寒涼清熱為主兼以祛濕。(白虎加蒼術(shù)湯;中焦為主伴有少陽(yáng)證者用蒿芩清膽湯。) 下焦?jié)駸嶙C:------淡滲利濕法 濕重于熱---淡滲利濕配苦寒清利。 (在膀胱者用茯苓皮湯;在大腸者用宣清導(dǎo)濁湯) 熱重于濕---苦寒清利為主。 (在膀胱者用八正散;在大腸者用枳實(shí)導(dǎo)滯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