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自古以來就是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十大古都之一。 中國歷史上的許多著名詩人,如李白、杜甫、韋莊、元稹、初唐四杰等都曾到成都做官或曾在成都游歷,他們在成都生活,為這座歷史名城留下了大量詩篇,有的一直流傳至今,成為成都的一張張名片。對于他們中有部分人,成都不僅是人生旅途的一個驛站,更多的是一種心靈的歸宿。 乾元二年(759年)夏天,華州及關中大旱,杜甫幾經輾轉,最后到了成都,在嚴武等人的幫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稱“杜甫草堂”,也稱“浣花草堂”。杜甫定居于此,在顛沛流離之后終于開始了一段較為安定的生活。他親自耕作,種菜養(yǎng)花,與周圍農民交往,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杜甫的詩大都沉郁頓挫,憂國憂民,滿是疾苦。但是這一時期,杜甫卻是有難得的好心情。許是剛經歷了很久的流離轉徙的生活,又是因為陜西旱災來到成都定居,因此即便是一場春雨在詩人眼中也顯得格外知人意、解風情。于是一場春夜細雨淅淅瀝瀝落在詩人杜甫筆下,浸潤成了流傳千古的名篇。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杜甫律詩的最高成就,可以說就是在把這種體式寫得渾融流轉,無跡可尋,讀來若不經意,使人忘其為律詩。這首《春夜喜雨》尤其如此,上四句用流水對,把春雨神韻一氣寫下,無聲無息不期然而來,末聯(lián)寫一種驟然回首的驚喜,格律嚴謹而渾然一氣。 詩一開頭就用一個“好”字贊美“雨”。在生活里,“好”常常被用來贊美那些做好事的人。如今用“好”贊美雨,已經會喚起關于做好事的人的聯(lián)想。接下去,就把雨擬人化,說它“知時節(jié)”,懂得滿足客觀需要。其中“知”字用得傳神,簡直把雨給寫活了。 頷聯(lián)寫雨的“發(fā)生”,進一步表現(xiàn)雨的“好”,其中“潛”“潤”“細”等字生動地寫出了雨“好”的特點。雨之所以“好”,好就好在適時,好在“潤物”。春雨——伴隨著和風的細雨,“好”字才落實了?!半S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边@仍然用的是擬人化手法?!皾撊胍埂焙汀凹殶o聲”相配合,不僅表明那雨是伴隨和風而來的細雨,而且表明那雨有意“潤物”,無意討“好”,選擇了一個不妨礙人們的時間悄悄地來,在人們酣睡的夜晚無聲地、細細地下。 緊接著頸聯(lián)從視覺角度描寫雨夜景色。在不太陰沉的夜間,小路比田野容易看得見,江面也比岸上容易辨得清。如今放眼四望,“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敝挥写系臒艋鹗敲鞯?。此外,連江面也看不見,小路也辨不清,天空里全是黑沉沉的云,地上也像云一樣黑。看起來這雨準會下到天亮。這兩句寫出了夜雨的美麗景象,“黑”與“明”相互映襯,不僅點明了云厚雨足,而且給人以強烈的美感。 尾聯(lián)兩句是想象中的雨后情景,緊扣題中的“喜”字寫想象中的雨后之晨錦官城的迷人景象。如此“好雨”下上一夜,萬物就都得到潤澤,發(fā)榮滋長起來了。萬物之一的花,最能代表春色的花,也就帶雨開放,紅艷欲滴。詩人說:等到明天清早去看看吧,整個錦官城(成都)雜花生樹,一片“紅濕”,一朵朵紅艷艷、沉甸甸,匯成花的海洋。表現(xiàn)出詩人對春雨“潤物”及顛沛流離后的安定生活的喜悅之情。 2010年,從成都眾多景點中脫穎而出,“草堂喜雨”成為“成都十景”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實一直以來,杜甫草堂都是成都的重要地標景點之一。沒有杜甫,就沒有草堂,如果沒有草堂,就沒有“大庇天下寒士”的民生情懷和千古絕唱。杜甫,之所以成為詩圣,正是因為那種“以民為本”的精神。歷朝歷代,無論處江湖之遠,還是居廟堂之高,凡瞻仰杜甫者,必去杜甫草堂。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鼻О倌陙韨鞒凰ィ讶怀蔀槌啥嫉慕^佳“廣告詞”。窗外又是細雨紛紛,草堂花開,卿可緩緩歸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