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說《大秦帝國》吧。秦孝公為了壯大秦國的力量,不至于被山東六國欺負,有朝一日還能大出天下,便刻石數(shù)落祖上的種種不是,然后向天下發(fā)出“求賢令”,并承諾:若有大才,當與他共享天下。 君王的說法,一般也就聽聽而已,有多少能當真的呢?商鞅赴秦,并沒有完全相信秦孝公的承諾,只是看中了這一機遇,于是他“極心無二慮,盡公不顧私”,為秦國擬定了《商君法》,一舉改變了秦國亂糟糟的管理局面,使秦國一步步強大起來。 依據(jù)商鞅的法令,秦國經(jīng)過幾代人的努力,最終一統(tǒng)天下。SO,又能怎樣?秦孝公一死,秦惠王即位,即使繼續(xù)沿用商鞅之法,商鞅仍被車裂。
“漢初三杰”是指漢朝輔佐漢高祖劉邦得天下,建立漢室江山的三位杰出的政治、軍事人才和功臣——張良、韓信和蕭何。 漢高祖劉邦曾問群臣:“吾何以得天下?”群臣回答皆不得要領(lǐng)。劉邦遂說:“我之所以有今天,得力于三個人——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張良;鎮(zhèn)守國家,安撫百姓,不斷供給軍糧,吾不如蕭何;率百萬之眾,戰(zhàn)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三位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span> SO?。祝龋粒裕?“韓信點兵、多多益善”,韓信是歷史上難得的帥才和將才,多次受到猜疑誣陷卻從不在意,最終在未央宮陰謀中死于呂后之手。而這個圈套,竟然是蕭何與呂后一起設(shè)下的,故有“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之說。劉邦對于韓信,可以說是用足了“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的帝王鐵律。張良則乖乖地辭官歸隱,是“漢初三杰”當中唯一得以善終的人。
北宋的開國皇帝趙匡胤,導演了黃袍加身的一手好戲。為了確保自己的皇位不受武將威脅,立國不久便玩了場“杯酒釋兵權(quán)”的游戲,讓那幫替他打天下的武將解甲歸田、安享晚年。 當時的場景估計是這樣的。酒過幾巡,宋太祖憂傷地說:“要不是有你們幫助,我也不會有現(xiàn)在這個地位。但是你們哪兒知道,這一年來,我就沒有睡過一夜安穩(wěn)覺?!?/span>石守信等人很傻很天真地問是什么緣故。宋太祖說:“這還不明白?皇帝這個位子,誰不眼紅呀?以后如果有人將黃袍批在你們身上,你們會怎么辦?”石守信等聽出話音來了,感到大禍臨頭,連連磕頭,含著眼淚說:“我們都是粗人,請陛下指引一條出路?!?/span> 宋太祖呵呵一笑說:“你們不如把兵權(quán)交出來,到地方上去做個閑官,買點田產(chǎn)房屋,給子孫留點家業(yè),快快活活度個晚年。我和你們結(jié)為親家,彼此毫無猜疑,不是更好嗎?”酒席一散,大家各自回家。第二天,石守信等上表聲稱自己有病,紛紛要求解除兵權(quán),宋太祖欣然同意。 趙匡胤與漢高祖、明太祖大殺功臣之舉相較,被視為寬和的典范。但所謂的“杯酒釋兵權(quán)”,說白了,不過是“以腐敗換兵權(quán)”罷了。事實證明,“杯酒釋兵權(quán)”對于大宋帝國來說,無異于自毀長城,慢性自殺。此處不贅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