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立意。指作者通過觸景生情(借景抒情、借事抒懷、懷古傷今、托物言志、托物寓理)、移情入景(緣情寫景)等手段所體現(xiàn)出來的一種思想、情感的深度,通過表述達到一種境界,既而給讀者一種情懷、啟迪、意義或警示。主題是作品的靈魂、統(tǒng)帥。古典詩學的構思理論以立意為起點,這是決定全局創(chuàng)構工程及美學價值的基礎。寫詩文必先命意,詩言志,這里的“志”就是“意”,寫詩的目的就是要表達這個“意”。有了意才能去謀篇策劃、布局安排。 ㈠意的表現(xiàn)方法 1.開門見山。直入主題或下筆即寫情。如: [例1][唐]杜甫(另說張祜)《集靈臺二首·虢國夫人》: 虢
國夫人承主恩,平明騎馬入宮門。 [例2]先情(主題)。(見本章本節(jié)三㈣1⑵先情后景) 2.卒章顯志。在詩歌的結尾直接表達心志或情懷。如: [例1][唐]駱賓王《在獄詠蟬》: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后兩句直抒胸臆,明確表達希望得到援救、昭雪冤獄的愿望,點明主旨。這首詩是駱賓王任侍御史時,因得罪了武則天,蒙冤下獄后作。 [例2][唐]王之渙《登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前兩句,畫出一幅山銜落日、黃河奔騰的壯麗圖畫;后兩句畫龍點睛,把人帶上更高的境界,要再向上攀登,去窮盡天下美景。全詩在描繪祖國壯麗山河中寄寓著深刻的哲理,洋溢著昂然向上的激情,豪放雄壯,意境深遠。 [例3][唐]孟浩然《臨洞庭湖贈張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后四句表露想入仕,希望張丞相引薦之意:“無舟楫”喻指自己向往入仕從政而無人接引賞識;“垂釣者”比喻當朝執(zhí)政的人,這里指[初唐]張九齡;“羨魚情”喻從政的心愿。 [例4][唐]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結尾:“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表達詩人要自由自在、馳騁閑放,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心志;《行路難》尾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表達實現(xiàn)理想的豁達。 3.以小見大。通過小事、小景來反映大境界、大主題。清代劉熙載《藝概·詩概》說:“山之精神寫不出,以煙霞寫之,春之精神寫不出,以草樹寫之,故詩無氣象,則精神亦無所寓矣”。以局部見全體、以有限見無限,通過典型和象征,借助于人們的生活體驗達到以小見大。一是,抓住具有典型特征的小景物,在讀者腦海里喚起大的境界。如“梅花落地疑殘雪,柳葉開時任好風”這個小景,就會聯(lián)想到東風馳蕩、初開柳葉,春意盎然的春天景色;二是,寫社會生活,要借具有典型意義的生活細節(jié)來表現(xiàn)重大的社會內(nèi)容,絕句尤適宜用這一手法。如: [例1][盛唐]王維《雜詩》(其二): 不是。詩歌講究凝練。思鄉(xiāng)之情需要寄托,詩中筆墨集中于梅花,反而為讀者留下想象空間,思鄉(xiāng)之情因此表現(xiàn)得更加濃烈集中?!罢Z少意足,有無窮之味?!?/span> [例2][中唐]劉禹錫《烏衣巷》: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后兩句:江山更替,朝代興衰,人事滄桑該讓詩人生發(fā)多少感慨喟嘆!可詩人的筆下只是一只輕盈的燕子,一只四百年前高門士族王謝家的燕子(當然是極度的藝術夸張),現(xiàn)在卻飛進了尋常百姓家中。一只小小的“燕子”成了歷史的見證者,也成為詩人感慨人事滄桑興亡盛衰的情感媒介,令人浮想聯(lián)翩,余味無窮。難怪白居易對此詩是“掉頭苦吟,嘆賞良久。” [例3][晚唐]杜牧《過華清宮》: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 入詩,一切便盡在不言中了。千里迢迢,快馬飛馳,只是為博得一人的歡心,不知內(nèi)情的人或許以為是為了軍國大事呢。 [例4][晚唐]杜牧《赤壁》: 二句,借物起興,慨嘆前朝人物事跡,后二句議論:赤壁大戰(zhàn),周瑜火攻,倘無東風,東吳早滅,二喬將被虜去,歷史就要改觀。詩的構思極為精巧,點染用功。這首詩雖寫“二喬”不曾捉去是小事,但這件小事卻同東吳霸業(yè)很有關系。霸業(yè)的存亡同“二喬”的命運一樣,也是系此一戰(zhàn),如果連“二喬”都被曹操擄去,那么整個東吳生靈涂炭就可想而知了。所以詩歌以“二喬”立意,并不是杜牧不懂立意的高低優(yōu)劣,而是運用了以小見大的手法?!端膸焯嵋吩疲骸埃ㄔS豈)譏杜牧《赤壁》詩為不說社稷存亡,惟說二喬,不知大喬乃孫策婦,小喬為周瑜婦,二人入魏,即吳亡可知。此詩人不欲質言,故變其詞耳?!?/span> 4.以少總多。[北朝]劉勰《文心雕龍·物色》“以少總多,情貌無遺”、王安石“濃綠萬枝紅一點,動人春色不須多”。以少總多應具有以下特征:一是概括性,所表現(xiàn)的事物所具有的共性、必然性,能夠啟發(fā)讀者的聯(lián)想。如一葉落而知天下秋;二是具體性,指所表現(xiàn)的事物具有個性、偶然性,體現(xiàn)為感性的,能夠限制讀者的聯(lián)想。如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性,使我們知道這是早春。 5.對比。對比因其具有層次性的特點,結構性較強,在詩歌中運用較多,如: [例1][唐]李約《過華清宮》: 君王游樂萬機輕,一曲霓裳四海兵。 生,宮殿荒涼),諷刺統(tǒng)治者荒淫誤國,感嘆王朝興衰。 [例2][唐]白居易《輕肥》: ㈡立意須知。主題必須正確、集中、深刻,行文必須圍繞著主題展開。 1.貴有新意?!拔恼卤刈猿梢患?,然后可以傳之不朽……”、“學詩若循習陳言,規(guī)摹舊 作而不能自出新意,亦何以名家”! 3.意忌諱相礙與反復。最常見的就是律詩的頷頸二聯(lián),上下聯(lián)的“意”經(jīng)常是一樣的,極易形成了合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