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嘆氣哼鳴=發(fā)聲基礎 嘆氣與哼鳴都是聲樂基礎訓練的手段。在長期的教學中,我常將其二者歸納為“嘆氣哼鳴”訓練體系,經過驗證,對初學者來說它是達到學習控制、支配嗓音器官高效、快捷的訓練方法。聲樂大師蘭培爾蒂曾說:“如果你不能閉著口唱好,你就不能張開口唱好?!闭_的哼唱是最有價值的練習,它能夠將聲音引導到正確的發(fā)聲上來。 二、嘆氣哼鳴=喉頭保持低位 “嘆氣哼鳴”是聲樂基礎訓練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它并不是簡單地哼唱,掌握它還需要一個過程。先以單項嘆氣哼鳴穩(wěn)定各個發(fā)聲器官的狀態(tài),在站立好的基礎上,頭微微低一些,嘴張開(以一個雞蛋大小的形態(tài)為宜)。雙唇稍向前伸,上唇用力稍大些,舌頭放平,注意下巴一定要放松。這時,口、鼻同時以半打哈欠的狀態(tài)吸氣(以聽不到聲音的深吸氣為佳)。氣息吸至腰腹,以“hèng”或“èn”的呼氣(或嘆氣)方式哼出聲音,動作要自然放松,干凈利索,感覺到聲音沿后咽壁進入頭腔內。這時的喉頭也會自然、松弛,處于一個最佳位置。 三、嘆氣哼鳴=鍛煉聲帶張力 練習聲帶拉緊的感覺。在歌唱中聲帶始終要保持一種繃緊的狀態(tài),并感覺到聲帶上有一個拉緊閉合的著力點在不斷地向下、向后帶著力。隨著音階的上升,這種力要逐漸加強。在向下走的低聲區(qū)時,聲帶的下壓力相對減弱,但并不是松懈,而應繼續(xù)保持一定張力,此時帶上胸腔共鳴,讓聲音處于豐滿、統一的狀態(tài)。 面罩共鳴與高位置的共鳴效果。在充分建立起口咽腔、胸腔的整體共鳴后就可以加入頭腔面罩共鳴練習,可以用哼鳴和半打哈欠等狀態(tài)送氣,逐步掌握混聲練習。特別注意男女生在聲音練習中換聲點的不同,要特別注意:鼻腔、咽腔、喉要始終保持一種打開的狀態(tài),同時感到后鼻咽腔處有一個著力點,使咽腔處于一種拉長、繃緊的狀態(tài)并向深處用力,這樣就會產生一種緊貼咽壁、直上面罩的氣流感,同時發(fā)出明亮、集中、結實、高位置的富于穿透性的共鳴音響效果。 四、嘆氣哼鳴能鍛煉呼吸控制 嘆氣哼鳴對一些聲音空、散、共鳴薄弱、咽肌無力、下巴僵硬等歌唱方面的毛病也有較為明顯的改善和解決。 在練習開始時,應注意的是,一定要從低聲區(qū)向高聲區(qū)以半音高的遞增進行練習。每個環(huán)節(jié)都要密切配合,協調一致,切忌出現局部過分用力的現象。喉頭必須要自然向下(即保持吸氣松開的狀態(tài))。要注意不要急于拓展音域而是以自然聲區(qū)為主,將自然聲區(qū)的基礎鞏固好,再向兩邊擴展。在練習時還應該注意男生女生練習上的區(qū)別,以“男生不求太高,女生不要太低”為原則循序漸進,逐步擴展。因為男生大多在高音時比較困難,在此練習沒有鞏固的時候不要盲目拔高音,以免出現不必要的問題。而女生也不要練得過低,這樣會對女生聲帶增加不必要的負擔。 嘆氣哼鳴的訓練體系,對于初學者或是在聲音上還存在一些問題的人,都可以在短時間內得到明顯的提高和改善,在聲樂技巧學習和實踐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