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二十五年五月,太子朱標病死,朱元璋悲痛不已。要知道朱標病死時,朱棣已經(jīng)65歲了,這是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明史》中記載這樣一個故事,悲痛欲絕的朱元璋在朱標去世的第三天,就跟大臣們有一次推心置腹的朝議,主題是皇位繼承人的人選問題。 朱元璋對一幫大臣們說,“朕年事已高,太子朱標又去世,這該怎么辦?不過有句話說的好:如果有英明神武的人來繼承皇位,那是天下的福分啊。朕的四子朱棣是一個雄才大略的人,性格很像朕,諸位大臣我要是立燕王為太子,大家認為怎么樣?” 朱元璋話音剛落,深受朱元璋信任的翰林大學士劉三吾接下話茬,“陛下所言有道理,但是陛下想過沒有,燕王前面的兩個哥哥秦王和晉王擺在什么位置?”大家都知道,古代帝王的繼承是有著嚴格規(guī)定的,立嫡立長,這能最大程度地降低皇位傳承時的風險。深思熟慮后,朱元璋最終還是立朱標次子朱允炆為皇長孫,繼承大統(tǒng)。 上面這個故事收錄于《明太祖實錄》里,可能大家認為這是真實靠譜的,其實不然。朱棣通過發(fā)動“靖難之役”登上皇位后,開始重修《明太祖實錄》,為了皇位來源“合法性”,朱棣必然會有所“表示”,這導致重修的《明太祖實錄》的真實性就大大折扣,或者說朱棣杜撰了很多內容。退一步說,如果朱元璋真的立燕王為太子,秦王和晉王能答應嗎?這兩人可不是省油的燈,朱元璋會殺掉兩人?恐怕可能性很低。 考慮再三后,朱棣還是選擇了最穩(wěn)妥了方式,“嫡長子繼承制”。如果太子先死了,這時應該由嫡長子的嫡長子來繼承皇位。如果這個嫡長子的嫡長子也死了,那么就按原配所生兒子的長幼順序來繼承皇位,就是說朱元璋的皇位繼承人應該是:朱標、朱雄英、朱允炆。由于朱標的長子朱雄英也早逝,所以次子朱允炆得以繼承了皇位。 為了確?;蕶嗟钠椒€(wěn)交接過渡,朱元璋不愿意冒險,權衡再三他還是選擇了最傳統(tǒng)的方式:嫡長子繼承制。洪武三十一年五月初十,朱元璋駕崩,臨死前他留下了遺詔,其中一句話更印證了他要傳位給朱允炆,“諸王臨國中,毋至京師。諸不在令中者,推此令從事?!?/p> 參考資料:《明史·太祖本紀》 |
|
來自: 昵稱62432694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