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了【各行各業(yè)的故事】有獎征文活動
我在監(jiān)獄工作。一道高墻,幾道鐵門,圍攏起一個別樣的世界。 每天,在高墻內(nèi)外,都會有林林總總、或悲或喜的故事上演。而我在開篇要講的這個故事,就發(fā)生在今年初春。 那天早晨,剛到單位,我便遇見一個鬢發(fā)斑白、看上去當有70歲的老人。因會見室還沒到上班時間,老人就蹲在路邊,邊就著咸菜啃干饃邊四處張望,蒼老的目光觸及最多的地方,是那道封閉的監(jiān)獄大門。她的身邊,放著兩個布袋,鼓鼓囊囊裝滿了東西。 聽同事說,老人是來探望兒子的,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車,天未亮就到了,一直在那兒坐著,守著,望著。 可憐天下父母心。我暗想。 而接下來的詢問,又讓在場的人心里五味雜陳。老人說,她的兒子病了,急需要錢治療。得此消息,她急得不行,幾天都沒睡過一個安穩(wěn)覺。此前,為了兒子的事,家里的積蓄早花空,還欠下一大筆債??刹还茉鯓?,救命要緊。于是,老人東挪西借還賣了老宅,匆匆趕來。 聽著老人沙啞的說辭,有人問:是誰告訴你的消息?老人說,是兒子的朋友給她打的電話,那個人也剛剛刑滿釋放。 經(jīng)查證,這是個令人心酸無言的騙局—— 老人是被自己的兒子謊稱患病騙來的。他真正需要的,只是物質(zhì),是面子! 數(shù)日后,我所居住的小區(qū)也上演了一出同樣令人唏噓的鬧劇。 故事的主人公——姑且叫他老趙吧——是個老實人,性情溫和,同一小區(qū)住了幾十年,從未見他與人發(fā)生過矛盾。不過,那天傍晚,老趙發(fā)火了,氣咻咻打電話的樣子很嚇人。聽得出,他是在沖自己的兒女發(fā)威。 不一會兒功夫,老趙的兒女們?nèi)亓思?。可讓老趙愈發(fā)生氣的是,兩兒一女要么看電視,要么擺弄手機聊微信,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捱到天黑,吃過飯后又各回各家。那晚,我看到老趙攙扶著老伴在廣場上散步,邊走邊嘆氣:飯吃了,人走了,可誰也沒問今天是啥日子。老伴,今天可是你這個當娘的生日?。?/p> 我聽得心酸。早在去年,老趙的妻子就時常丟三落四,記性壞得出奇。帶她去醫(yī)院一檢查,結(jié)果是血管性癡呆(VD),大腦功能正快速衰退,萎縮。老趙說,趁著妻子還能認識兒女,想讓他們好好陪陪她,聊聊天,誰知,母子母女面對面竟陌生得如同路人,而與微信上的那些天南海北的陌生人,卻熟悉得如同家人。 這兩個發(fā)生在我身邊的真實故事,讓我想了很多很多:“百善孝為先,孝道行天下”,“事孰為大,事親為大”,“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這些曾激勵、教化、陶冶了一代有一代炎黃子孫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善美家風,都哪兒去了? 好在,這兩個故事都有了還算圓滿的結(jié)局—— 第一個,監(jiān)獄民警錄下了老母親就咸菜啃干饃的場景,錄下了她的白發(fā)、淚眼,還有對兒子的翹首期望。隨后,播放給那名服刑人員看。 看著聽著,他禁不住嗚嗚大哭,雙膝一屈跪在了老母親腳下。 那一刻,我相信他是真誠的。因為,眼淚不會說謊。 此后,每到“親情熱線日”,他都會給老母親打電話,報平安,還愧疚發(fā)誓,說等他出獄,一定會好好孝順母親,再也不讓母親日夜操勞,牽腸掛肚。 幡然悔悟,痛改前非,亦是一種孝道。而電話那端的老母親,也一定會露出欣慰的笑意。 第二個,那日夜深,我無意中看到老趙的大兒子去而復返,手中提著大包小裹。在進門時,他還給弟弟妹妹打去了電話,說今兒個是老媽的生日。我不知道他是怎么想起來的,其實,這一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心中,善念仍在,孝義猶存。 如果有一天,你發(fā)現(xiàn)父母的臥室不再像以前那樣齊整,蒔弄的花草漸漸荒廢,或者他們越來越喜歡小孩并變得越來越像小孩,那么,我要告訴你,你的父母已經(jīng)老了,開始需要兒女的問候和照料。無論窮富成敗,亦無論身在何處,都請記?。?/p> 孝心雖無價,但與物質(zhì)與形式無關(guān)。有時候,一句安慰,一聲問候,一次陪伴,一頓飯一碗粥,都勝似春陽,暖意融融。 父母之恩,云何可報?慈如河海,孝若涓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