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山是山東濰坊壽光境內(nèi)的唯一一座山,這座山海拔48米,東西最長1.24米,南北最寬0.7米,最高處距離地面0.6米,最低處距離地面0.1米,是壽光市最高點,所以題主所說的此山高0.6米是有歧義的。 可能大家會有疑問,按照上面這些數(shù)據(jù)的描述,這根本就是一塊觸手可及的石頭,怎么可能是山?山在我們的認知中應(yīng)該是高大險峻,高聳入云的形象,那么“靜山”又是怎么回事?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大家可以先看看這座山,如下圖 圖中老大爺屁股下坐著的就是“靜山”,是的你沒看錯,老大爺輕而易舉的就征服了靜山,所以不要再說“靜山為何無人敢登”了,不是不敢登而是根本沒有登的欲望……。 那么靜山到底是不是一座山當然目前還沒有一個定論,但毫無疑問的是它肯定不是一塊石頭,或者說不是一塊普通的石頭,因為你根本搬不動,不僅你搬不動,誰都搬不動,曾經(jīng)有不少人試圖將它搬走,但都失敗了。后來又有人使用工具想把這塊所謂的“石頭”挖出來,可是挖的越深人們發(fā)現(xiàn)這塊石頭被掩埋在土下的部分越寬,根本無法挖到底!也就是說這塊所謂的“石頭”只是冰山一角,它龐大的身軀其實都在地表以下,具體被掩埋在地表之下的那部分體積有多少,縱深有多少,具體高度有多少到目前都沒有一個準確的數(shù)字。但可以確定的是它真的很大,而且相關(guān)文獻對此也有記載。 《壽光縣志》里記載著,縣城西南8公里孫家集與馬家莊之間,有一山石露出地面,名靜山?!秹酃饪h志》修成于康熙年間,距今已有四百年,所以靜山的歷史也算悠久了,可以斷定它應(yīng)該不是人為堆造起來的,況且那時候的人們應(yīng)該也沒這么大的能力更不會這么無聊的去埋一座“山”吧? 我們都知道,“山”是由于地殼運動,板塊擠壓導致地面抬升從而形成的,那么“靜山”如果是山的話,應(yīng)該也是這個原因形成的,只不過在抬升的過程中因為某些因素的影響而完全停止了。 而關(guān)于“靜山是不是山”的爭論也由來已久,爭執(zhí)雙方也都各有說辭,其實判定它是不是山并不麻煩,找權(quán)威機構(gòu)用專業(yè)設(shè)備對其地下部分進行探測,然后進行比對,確定它是否符合“山”的基本條件就可以得出結(jié)論了。 只不過現(xiàn)在靜山已經(jīng)是壽光市重點保護對象,壽光文化局對此還制定了三項保護措施:一是,不準對靜山進行深挖;二是,不準在靜山附近搞建設(shè);三是,防止個別人砸山取石。 所以因為第一條規(guī)定的限制導致對靜山的探測遲遲不能推進,因而靜山是不是山目前是無從知曉了,也許它真的就是一座山,根本沒必要再去探測了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