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城芮城廣仁王廟正殿
年代:唐大和五年(831年);建筑類型:木構大殿;保護級別:2001五批國保
廣仁王廟,俗稱“五龍廟”,是供奉龍泉之神“廣仁王”的廟宇。位于中國山西省運城市芮城縣城北4公里龍泉村北側,毗鄰永樂宮現址,是中國現存四座唐代木構建筑之一。2001年6月25日,廣仁王廟作為唐代古建筑被列入第五批國保名單(注:老王疑此殿維修失據,故遲至第四批入選國保名錄)。
廣仁王廟坐北朝南,四合院布局,東西寬47米,南北長96米,占地面積4560平方米。正殿始建于唐大和五年,是我國現存最早的道廟建筑。一說廟創(chuàng)建年代不詳,現存建筑正殿為唐太和五年(833年)遺構。或據碑記,以唐憲宗元和二年(807年)為廣仁王廟初筑之年。殿前樂樓為清代重建。
廣仁廟所在的位置,在古魏城城垣遺址內,坐落在中龍泉村北的高阜之上。此廟建筑群不大,為一座四合院形的廟堂建筑,它與永樂宮、古魏城、五龍泉、萬仙泉形成了一個天然的文物群。 廟后條山蔥翠,古堞崢嶸;廟前泉涌成溪,林木蒼郁。此廟因五龍泉水從廟基前涌出之故,當地人俗稱其為“五龍廟”。
五龍廟由正殿、戲臺、廂房組成,四周有圍墻,東南角辟有小門。正殿坐北向南,為唐大和五年(831)建造,五開間四架椽進深三間,平面呈長方形,單檐歇山頂,柱頭斗拱為五鋪雙抄偷心造,各種斗欹部的幽度極深,拱瓣棱角顯明,內部擱架鋪作斗拱碩大,叉手長壯,侏儒柱細短,構成極平緩的廈坡,只有五臺山南禪寺可相比擬。殿內無柱,梁架全部露明。整個建筑結構簡練,古樸雄渾,顯示了唐代建筑風格。
與正殿相對的是坐南向北的戲樓,屬清代建筑,與正殿渾然一體,構成了一座完整的四合院形的廟堂建筑。 在五龍廟正殿墻上 ,嵌有唐碑兩通。一為《廣仁王龍泉記》,唐憲宗元和三年(808)所立,河東裴少微書,字體雄渾勁秀,詳細地記載了縣令于公鑿引龍泉之水灌溉農田的事跡。文中引征西門豹引漳水治鄴史事,以顯于公治芮之功;另一碑為《龍泉記》,唐文宗大和六年(832)所立,記載了擴建修葺五龍廟始末。這兩通碑對研究我國唐中葉水利發(fā)展史有一定的價值。
清代重修今又維修的戲樓。戲樓面闊三間,明間較寬,這與它的功能相適應。兩側八字墻。
正殿詳說
廟坐北朝南,規(guī)模較小,由戲臺、廂房和正殿組成。正殿殿身面寬五間,進深三間,單檐歇山頂。平面呈方形,臺基高1.2米,殿前無月臺,正面明間辟板門,兩次間為破子欞窗,兩稍間偏小。殿周檐柱16根,全部砌入墻內。柱上僅施闌額,無普拍枋,轉角處闌額不出頭。
主殿在歷代均有修葺,但不失唐代風貌。
據記載,這座廟1958年曾經大修,原打算恢復唐朝的原貌,但由于當時對唐代建筑的風格、結構、周圍環(huán)境及其布局,都沒有認真加以研究,以及財力欠缺等多方原因,在修護過程中出現一些錯誤,比如正脊的花紋無所依據,鴟尾的式樣不太對頭(與南禪寺相較,見安東老王所拍攝的下圖,可知其差別),臺基和檐墻也采用了新式條磚。結果不但沒有回到唐朝,也沒有能夠保留下大修之前的樣子,成了一座經過改造的古建筑,也就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老斗栱加新墻體。整體來說,該建筑結構簡練、古樸素雅,雖經歷代重修有些失真,但斗和梁架仍然保存了唐代木構建筑的鮮明特點。
斗拱、梁架等屬唐代原裝
上圖:檐下僅施柱頭斗栱,五鋪作出雙抄偷心造,斗幽較深,無補間鋪作。(制圖:愛塔傳奇;下圖示同)
上圖:殿內無柱,梁架為徹上露明造,四椽栿通達前后檐外,伸出部分制成二跳華栱。栿上設駝峰、大斗承平梁,平梁上設侏儒柱和叉手,兩端施托腳,梁栿為“月梁式”。
無補間斗栱。柱頭鋪作為雙抄五鋪作偷心造,令栱上有修長替木,做法和平順龍門寺西配殿幾無二致,只是廣仁王廟多出一跳。無普柏枋,這是認定這一唐構的先決條件。闌額因為拍攝時仰視的緣故被遮住。 泥道栱上柱頭枋,柱頭枋上再施慢栱,慢栱上施壓槽枋。
殿內無柱。平槫下梁串側面紀錄下重修年代。明間寫下了1958年11月19日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芮城縣人民委員會重修廣仁王廟紀念。
上圖: 歇山頂轉角內部。雙抄偷心,挑干皆置于四椽栿上。下圖: 四椽栿,栿背上施駝峰,上設大斗承接平梁頭,橫向出栱以承平椽。這一結構是唐、五代建筑所普遍采用的方式。
脊槫:屋架最高處的槫,位于正脊下; 叉手:脊槫兩側,平梁之上的斜撐;平梁:又稱平栿,梁架結構里最上層的梁,長兩椽,其上蜀柱、叉手承托脊槫 。
次間隨梁串題字:大清乾隆十年歲次三月初六日重修廣仁王廟大吉。
斗栱內轉,斗口跳。上承四椽栿、托腳。柱頭卷殺明顯。
柱頭鋪作內轉。
脊槫、平槫下兩縫間以捧節(jié)令栱對接,令栱上有替木。無襻間、隨梁串。
駝峰,丁栿從駝峰中心伸出。駝峰承托平梁,也是唐構的特征。
明清之后,建筑崇尚奢靡的裝飾,木雕盛行,圖為戲樓枋下掛板花卉。枋心鏤空刻花。
兩椽栿,上立駝峰,兩面刻花,駝峰上立蜀柱承襻間,襻間上施大斗承脊槫,有丁華抹亥栱。叉手直接支撐于脊槫上,這都是晚期木構的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