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格爾說:“生活充滿了勞績,但還要詩意地棲居在這塊土地上” 從農(nóng)耕時代到機器文明,我們越來越富裕,卻也越來越遠離“思無邪”的詩意年代。 如今,身上背著“有用”的價值觀,沉溺在欲望和攫取的巨大鴻溝之中,時光如流沙漸漸淹沒我們的身體,也漸漸帶走我們的笑容。
我們都在掙扎著“有用”,似乎這是活著的唯一證明。 然而,這顯然是個謬論,因為活著就是活著本身。 還好,世界沒有那么枯燥無聊,不是每個人都在一條羊腸小道上你推我搡??傆行┤嗽敢庾鲂盁o用”之事,而且認認真真地“無用”。 認真的“無用”,或令人捧腹,或令人仰望,或令人懷疑,但無論如何,“有用”和“無用”是社會給予的價值觀,而活著卻是自己的事。 在溫飽解決后,一個人“活著”還是“非活著”,取決于“有意識”還是“無意識”。 “認真”承載著“有意識”泛舟于生命之河,而認真“無用”的人不光“有意識”,而且按自己的方向漂流,是一種真正地“活著”。
如何發(fā)明一臺自動洗襪機?如何防范霧霾?內(nèi)衣外衣應該怎樣穿真正御寒?香蕉和冬棗怎樣品出人生百味? 在《奇葩大會》上,清華大學化學博士畢嘯天——人稱“畢導”,用最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研究上述問題,給予了我們腦洞大開的結論。在《奇葩大會》上,獲得97票(共100票)的全場最高票數(shù)。 他選擇不同品種的香蕉和冬棗,按不同比例試吃,并記錄下不同的味覺體驗。 他記錄:“在熟香蕉和冬棗體積比例為2:1時,先吃熟香蕉,后吃冬棗,我仿佛看到一只剛剛從鐵銹味的洗潔精溶液中飛出來的臭蟲在吃一個壞雞蛋后遠遠向我招手!人生前25年吃的水果在這一刻顯得一文不值!” 他接著感嘆:“我覺得太棒了,這就是我要的感覺,這就是科學的勝利” 寒冷的夜晚站在餐廳外等位子,瑟瑟發(fā)抖的“畢導”突然想從內(nèi)衣、毛衣到風衣的由內(nèi)至外的穿法真的科學保暖嗎? 回去后,“畢導”用游標卡尺先測量風衣和內(nèi)衣的后斗,再根據(jù)圓筒壁徑向流量方程,算出了不同穿法時的散熱功率,發(fā)現(xiàn)內(nèi)衣穿在風衣外的散熱功率比我們平常的穿法少了2W。 “畢導”將此項研究表格、模型、公式演算發(fā)到自己的微信公眾號上。
他說:“2W是什么概念?如果你秋衣外穿在寒風里面站上整整兩天兩夜,你就可以節(jié)省出整整一個雞蛋的能量” 霧霾天同學們都戴著口罩,“畢導”思考這是防“霧霾”的正確方式嗎?他發(fā)明了一個“會刮風”的帽子,左右各一個小風扇,命名為“風雨型防霧霾可穿戴設備” 他研究的東西大都無用,估計他也不會真將內(nèi)衣外穿。 他“正兒八經(jīng)地胡說八道”,有人說他不務正業(yè),嘩眾取寵,他卻認為有用無用是功利的說法,他要用這種令大家捧腹的方式傳遞不拘泥常規(guī)的科學思維。 馬可是時尚界的名人,她“每天大約八成以上時間都生活在一個人的沉默中”,抗拒鏡頭,惜字如金,拒絕喧囂。
她給世界留下一個安靜的背影和大名鼎鼎的品牌“例外”——國家領導人的夫人出國都要定制的服裝品牌。 但是她拒絕為此在媒體露面,并引用錢鐘書的話:“你吃雞蛋非得見到下蛋的老母雞?。俊?br> 35歲她創(chuàng)立“無用”,記者問她“你是否記得自己說過35歲退休這件事?” 麻花辮,寬松的麻木衣衫,有些皺紋但眼神依然如少女般清亮的馬可,坐在舊舊的木地板上,淡淡地說:“我現(xiàn)在就已經(jīng)進入退休狀態(tài)了?!?
“我所說的退休,就是選擇一件可以做到生命盡頭的事情?!?br> 她帶著她的團隊四處收集頻臨滅絕的民間工藝,各種鞋子做成巨大的天梯展覽,她拿來舊時的紡織機,全手工紡紗、織布、植物染色,設計“無用”的衣服。 “購買一件無用,可以支持手工藝人,讓他們有了收入;支持環(huán)保......也能讓自己處于一個真實的狀態(tài),因為無用的這些衣服從來都不會讓你變得虛偽” 這樣的全手工制作,仿佛回到黃土時代,吟唱歲月之歌,然造價昂貴,實際能消費的人群稀少,所以有人質(zhì)疑馬可的“無用”是變相的牟利。 其實只要靜下心,就足可以判斷這樣的制作在工業(yè)化的年代,其代價之昂貴。 而如果是為了牟利,她為什么不繼續(xù)“例外”? 馬可的“無用”并不一定要你消費,可以免費參觀她的工作室,在那里,每個人都可以收獲安靜的情懷,和天地相合的闊然。 冰河紀、寒武紀,現(xiàn)在是“人類紀”,動物在滅絕,植物在減少,傳統(tǒng)的東西漸漸消失,馬可是個“拾遺者”,就像那些致力于保護野生動物的人群一樣。 她從時尚業(yè)的頂端退下,逆流而上,不斷“倒退”,駛向“過去”。 經(jīng)常有人說想來工作,她敞開大門,但往往都會失望,——“我現(xiàn)在還不行,我家里還有孩子要養(yǎng),學費要交,房子還要還貸款......”“爸媽給我安排了一個很體面的工作,我不能辜負他們,三年后再來好嗎?” 馬可對所有有志“無用”的人敞開大門,但她說:“這只是每個生命自己的選擇,我不期待任何人的加入” 偶然讀到一本書《借山而居》。 作者張二冬,出生于1987年。青年畫家、詩人。2009年畢業(yè)于西安美術學院油畫系。 2014年春天在終南山租下一處4000元一年的庭院,自己搬磚、刷墻、鋪地和吊頂,修葺一新之后,便開始了喂雞養(yǎng)狗、寫詩畫畫曬太陽的詩意的棲居生活。 很多人在網(wǎng)上問冬子,哪里有4000元的院子? 冬子說這種地方太多了,“你往秦嶺山里面再走兩個小時,整個村都是空的。每個城市都有農(nóng)村,所以地方在哪兒,或者什么價錢,都是非常無意義的東西,因為只要你想這樣,在哪都有這樣的地方?!?br> 冬子的文章里寫,“每個人都有桃花源的想象,而住山是有門檻的。最大的問題就是‘鬼怪蟲蛇’或‘空寂’?!?/h5>
然后是“寒冷”“酷暑”“背糧食”“沒菜吃”“下山”“上山”“伐木”“挑水”等現(xiàn)實問題。 “每個人都有桃花源的想象,但桃花源只是你看見的白天,而聊齋才是夜晚?!?br> 他說“若有『隱』之心,處處皆是終南山”“當我想我要有一個桃花源,我就會有一個桃花源,那是一個信念?!?br> 冬子強調(diào)自己不是隱士,周末也有藝術圈的朋友上山來喝茶吃燒烤,不反對現(xiàn)代技術,但強調(diào)節(jié)制。
他說:“陶淵明都是有書童的人,你讓嵇康生活在現(xiàn)在這個時代,肯定也會用iPhone6。” 不是說我們每個人都要去發(fā)明什么奇怪之物,手工制作什么,或者成為一個終南山的居民。 只是,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做個真誠生活、清醒行路的人,至少不排斥不合“有用”價值觀的“無用”。 “無用”之中,生命自有光華,那是每個人獨一無二的喜悅。如藍天下云卷云舒,形態(tài)各異,燦白如糕雪。 木心有首詩,感動了這個時代——《從前慢》 記得早先少年時 大家誠誠懇懇 說一句 是一句 清早上火車站 長街黑暗無行人 賣豆?jié){的小店冒著熱氣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 車,馬,郵件都慢 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從前的鎖也好看 鑰匙精美有樣子 你鎖了 人家就懂了 有時候,我們可以慢下來。 因為,有什么比一面散步一面聽蟬鳴更讓人心曠神怡,有什么比慢下來思考真正的人生更有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