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縣·玉皇閣
9月28日早晨,在山西游完大同云岡石窟、恒山、懸空寺之后,同去的幾位朋友買票回家,我獨自坐上大同開往河北張家口蔚縣的客車(票價54元),經(jīng)過渾源、廣靈,中午到達蔚縣縣城,開始探訪這里的古跡。一下午的時間,走遍了蔚縣古城的角角落落,參觀了蔚州鼓樓、玉皇閣、南安寺塔、州衙、靈嚴寺、常平倉、財神廟、真武廟等,傍晚到暖泉古鎮(zhèn)住宿。
蔚(Yù)縣,位于河北省張家口南部,東臨京津,南接保定,西倚大同,北枕張家口。境內(nèi)三山(恒山、太行山、燕山)交匯,一河(桑干河上游壺流河)帶繞,河北最高峰小五臺山坐落縣域東南50里處。蔚縣古稱蔚州,殷商時期為代國,春秋屬晉,戰(zhàn)國歸趙,秦設代郡,北周宣武帝時始置蔚州,是著名的“燕云十六州”之一。隋唐時期先后設雁門郡、安邊郡、興唐郡。遼、金、元三朝復設蔚州。明屬山西大同府,明王朝與瓦剌部落的戰(zhàn)爭前沿,著名的土木堡之變就發(fā)生在這里。清康熙年間改隸宣化府。民國時期先后隸屬直隸和察哈爾兩省,1913年改州為縣。1952年改隸河北省。蔚縣是民間藝術之鄉(xiāng)、剪紙藝術之鄉(xiāng)、最佳民俗文化旅游城市。
古城簡介
古城游覽圖
蔚州古城始建于南北朝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79年),距今近千年。明朝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重修,是北京以西保存最為完整的古城。據(jù)清光緒《蔚州志》記載,重建的蔚州古城,城墻周七里十三步,底寬四丈,頂寬二丈五尺,高三丈五尺,城門樓三座,角樓四座,三級敵樓二十四座,垛口一千一百余,東南西各有城門,沒有北門,而在北城垣上修筑玉皇閣。東門為安定門,樓為景陽樓,南門為景仙門,樓為萬山樓,西門為清遠門,樓為廣運樓,三門外均建有高大雄壯的甕城。隔護城河吊橋與內(nèi)城相連,城外為三丈余深,七丈余寬的護城河。蔚州城為不規(guī)則形,南面寬闊,北面狹小,東、西兩面多彎不平直。城內(nèi)以東西南北四大街為主干線,形成以文昌閣(鼓樓)與南門(萬山樓)對稱,南北大街為中軸的建筑格局。
由于特殊歷史等原因,蔚州古城曾遭受了一定破壞,目前蔚州古城的南、東城墻已全部拆毀。剩余保存較好的是北城墻和西城墻的北段,約長1600米,高約12米,外有護城河。東、西城門已毀,僅存南城門(景仙門)南門的萬山樓和城內(nèi)文昌閣為97年恢復重建。護城河東、西、南三面基本存在,三門外的石橋仍存。古城風貌基本沒有改變,加之古城內(nèi)衙署、寺廟、樓閣、民居眾多,仍有明、清古城遺風。
在汽車站前邊一條街下車,找到一家飯館吃了一碗面條(6元),然后沿著大街徑直向東走,來到鼓樓前,于是我的游覽就從位于古城中心的“鼓樓”開始向北,轉(zhuǎn)過幾條街巷,到城北的玉皇閣。由于陰天,照片拍的一般。
1.鼓樓
鼓樓位于蔚縣古城的核心位置,是通向東南西北四門的樞紐,是明代重筑蔚州城的標志建筑。1997年重修的鼓樓,保留有一段古城墻,上層建筑為閣樓,整體宏偉壯觀,氣勢非凡。至今仍是人們來往通行的重要渠道。沒有找到上樓的通道。
鼓樓(南面)
鼓樓(南面)
門額上“初哉首基”四字匾額
鼓樓簡介標牌
古城墻標牌
樓上現(xiàn)為“蔚縣文化中心”
門洞仍是通道
鼓樓(北面)
鼓樓(北面)
從西面常平倉看鼓樓
鼓樓的選址很講究。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周房(江西無為州人)到任蔚州衛(wèi)指揮使,當時經(jīng)過元末動亂和連年災荒,社會動蕩不安,蔚州城內(nèi)一派蕭條衰敗的景象,經(jīng)過三年的休養(yǎng)生息,到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蔚州已呈現(xiàn)出“民氣和豐,遠近復業(yè),物貨流通,井邑繁雄”的局面。從明洪武十年到明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周房帶領百姓挖城壕、筑城墻,大規(guī)模的重建蔚州城池的任務基本完成。據(jù)清光緒《蔚州志·金石志下》北平楊融所撰的《明創(chuàng)建鼓樓記》記載,在鼓樓的選址上,周房多次勘察,反復和幕僚們協(xié)商,最后通過卜卦認為此地甚吉,“得城中央,面勢清曠,風氣爽塏?!苯ǔ珊蟮墓臉牵骸爱嫍澟P虹,層檐跂翼,危梯杰檻,四戶八窗,鐵馬敲風銅鐸響,月赭堊鮮,元蔭遂深,勢若凌云,巍然拔起。東瞰淪海,南觀紫極,西俯太行,北枕朔漠,氣象鼎新,規(guī)模宏遠,非特為一時觀美,實為邊隅之保障也?!?/font>
鼓樓門額上“初哉首基”四字匾額的含義。據(jù)專家介紹,“初哉首基”四字出自我國第一部解釋古代經(jīng)典字義的訓詁著作《爾雅》,《爾雅》的第一篇釋詁的第一句就是:“初、哉、首、基、肇、祖、元、胎、俶、落、權輿,始也”。也就是說,古代文獻中的“初哉首基”等字都是“開始”、“第一”的意思。用其作匾額,既含有“天下第一州”的意思,又有“開創(chuàng)基業(yè)、繼往開來”的意思。
從鼓樓向北,穿過一條南北街,本想可以到達玉皇閣,但走到盡頭卻是死胡同。查地圖方知,現(xiàn)在的鼓樓與北城玉皇閣并不在一條中軸線上,需要往西走一條街,再往北才可到達。路途中觀看了幾條東西的巷子,雖然處處是現(xiàn)代建筑的居民住宅很多,但其中夾雜的古民居保留的也不少,凡是院落完整、古建有特點的都被縣政府編號成為保護對象了。
古民居改造成沿街門面
前九宅巷李家大院
保護標牌
門當抱鼓石
門當:在大門前左右兩側相對而置的一對石墩(抱鼓石)
前帽鋪巷的一處民居
觀音堂東肋11號
戶對:位于門上方的柱形木雕
觀音堂東肋11號院(明代)
2.玉皇閣
“蔚州玉皇閣”,又名“靖邊樓”,位于古城北城垣上,是供奉玉皇大帝的神廟,建于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當時蔚州衛(wèi)指揮史周房將蔚州土城改建為磚城,辟東、西、南三門,正北無門建玉皇閣一座,與三門遙相對峙。600多年來,玉皇閣歷經(jīng)風雨剝蝕,戰(zhàn)亂兵災,雖幾經(jīng)修建重建,依然完整地矗立于高高的城垣之上,現(xiàn)存仍為明代建筑風格,為全國文物保護單位。收費10元。
現(xiàn)存玉皇閣坐北朝南,分前后兩進院,建在一條中軸線上,原有牌坊,現(xiàn)已毀。前院由龍虎殿(天王殿)、東西配殿和正禪房(北)等組成,龍虎殿(天王殿)面寬三間,進深二間,硬山布瓦頂,脊檁下題“大明萬歷二十八年歲次庚子孟冬朔月旦元吉創(chuàng)立”字樣。后院由鐘樓(左)、鼓樓(右)和正殿組成。
玉皇閣正殿,面寬五間,進深三間,三重檐歇山硫璃瓦頂;外觀為三層閣樓,實為兩層(第二層樓閣的中間向四外兀突一檐,下設游廊一周);正脊為硫璃花脊,上有文珠、普賢、八仙等磚雕,兩瑞砌硫璃盤龍,邊脊砌大吻跑獸,四角脊梢下裝有獸頭,懸掛鐵鋒,風吹而過,叮當脆耳。中層閣樓有四面游廊,下閣樓有前出廊。整個建筑木架油飾,彩繪為“和璽”、“蘇式”圖樣,梁上釘有長方形木匾三塊,分別為:康熙廿二年,乾隆廿九年,光緒廿三年重修匾。進入殿內(nèi),玉皇大帝高高在上,兩側仙女伺候。四壁皆是眾神壁畫,紅綠藍黃色彩鮮艷、栩栩如生。游人順游廊四顧,北俯壺流河迤邐如帶,南眺翠屏山云霧環(huán)繞,西顧則山明水秀,東望則村落疏密,山川阡陌,盡收眼底。在城墻上觀賞大殿,雄偉壯觀,結構復雜,飛檐斗拱,頗有氣勢。
玉皇閣有兩處碑林,一處在前院西側,是縣文物部門收集起來的蔚縣石碑,有的豎立,有的鑲在墻里;一處在后院正殿檐下,是玉皇閣大殿明清重修碑林,有明朝萬歷四十二年、康熙五十八年、乾隆四十六年、光緒二十二年、光緒廿三年(兩塊)和道光廿五后重修碑記,共七通。另外,還有明嘉靖廿二年(公元1544年)山西右參議蘇志皋題《天仙子》詞(青帝祠前赤帝祠,步虛聲里夢回時,羽輪歸去鶴書遲。山吐月水平堤,冷冷玉露濕仙衣)碑一通,字大如升,有較高的書法價值。
龍虎殿(天王殿)
后院
蔚州玉皇閣
“歷古閱今”、“云蒸霞蔚”匾額
靖邊樓
“至尊無上”門
玉皇大帝
鼓樓
重修碑林
明嘉靖廿二年(公元1544年)山西右參議蘇志皋題《天仙子》詞碑
北城墻
玉皇閣(西、北面)
玉皇閣(東面)
建在北城墻上的玉皇閣
城墻上的玉皇閣
從北城墻西北望蔚縣,壺流河迤邐如帶
從北城墻,北望蔚縣城
從北城墻,南望蔚縣鼓樓
3.財神廟
從玉皇廟西側的街道往南走,來到財神廟街,見到了財神廟,可惜沒有開門。
財神廟,位于蔚州古城西北部,屬明、清建筑。財神廟坐北朝南,二進院落。前殿面寬三間,進深三間,硬山卷棚勾連搭式,通體為九架前后用三柱式,硬山七架梁,卷棚四架梁。平梁上用人字叉手,背檁上繪“八卦圖”。殿內(nèi)陸面方磚正鋪,東西山墻上繪水墨淡彩,左蒼龍,右黑虎。東西山墻后部鑲臥碑,東墻2塊,為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功德布施碑》,嘉慶十五年(1810)《捐辦慶云會碑》。西墻上為乾隆四十七年(1782)《立憑證碑》。前檐額枋為青綠蘇式,和璽彩繪,碾玉裝,椽頭金虎眼,飛頭萬字彩繪,其瀝粉貼金之多,甚為少見。
財神廟
財神廟(側面)
4.真武廟
財神廟往西沒有多遠就是真武廟,據(jù)說這里收費20元,但沒有見到售票的,也就沒有進去。在真武廟后面有一座現(xiàn)代建筑:小五臺自然博物館。
真武廟,位于財神廟街西側的天門巷內(nèi),為明萬歷五年
( 公元 1577 年 ) 隴西知縣李汝相籌資修建的原李家龍宮 ( 李家宗祠 )
的部分建筑。李汝相,山東臨邑人,為祭祀先祖,他將重建的部分李家龍宮建筑,命名為北極宮,意取眾星拱圍之所。真武廟現(xiàn)存建筑有過殿和真武大殿,分布在一條中軸線上。過殿面寬三間、進深二間,單檐硬山布瓦頂。真武大殿為單檐歇山綠琉璃瓦頂,面寬三間,進深三間,前出歇山卷棚琉璃頂抱廈供廳,抱廈前有磚砌月臺。殿前東南有單檐歇山布瓦頂方形碑亭一座。東西各有懸山布瓦頂配殿一座和單檐一面坡布瓦頂禪房各八間。整體建筑雖為清代重修,但建筑風格仍保留了明代早期特征,是全縣最大的一座真武廟。
真武廟
靠街的牌坊建造的如同文廟
過殿
真武廟建在一處高3米的夯土包磚臺上
巷子后面的這幢建筑該是正殿
正殿外面有一排碑額
非常精美的碑額
小五臺自然博物館
5.靈巖寺
從真武廟轉(zhuǎn)到鼓樓西街,進入一處院落,有座廟宇就是靈巖寺,現(xiàn)在是“蔚縣五谷文化博物館”所在地,天王殿前種植有豆角、茄子地塊,作為綠化,還是很有特色的。
靈巖寺座北朝南,現(xiàn)存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寶殿、東西配殿及禪房僧舍數(shù)十間,分布在一條軸線上。據(jù)《大同府志》記載:“蔚州靈巖寺元末毀,國朝正統(tǒng)六年敕賜重建”?,F(xiàn)存的天王殿為元末、明初的建筑,單擔歇山布瓦頂,面三進三,平面呈方形,殿內(nèi)無金柱,七檁六架,欄額與普柏枋呈“丁”字形,斗栱為重昂五踩斗栱,轉(zhuǎn)角為鴛鴦交首栱,斗栱之上未用螞蚱頭,皆用齊心斗。梁架上為“雅伍墨”彩繪,栱眼壁內(nèi)皆繪水墨蟠龍。大雄寶殿為為大明正統(tǒng)六年英宗皇帝敕賜重建,單檐廡殿布瓦頂廡殿頂,面五進四,五架梁前后均出前步廊,檐下四周置五踩斗栱。殿內(nèi)置精美天花和斗八、斗四藻井。天花上彩繪“佛教八寶”、“飛鶴”、“花卉”圖案。藻井三座,頂內(nèi)繪彩龍。殿內(nèi)栱眼壁內(nèi)繪水墨蟠龍,形態(tài)各異、栩栩如生。前檐下置五抹落地隔扇,為三交六碗菱花心。整個建筑藻井華麗、彩繪精細、殿宇輝宏、氣勢雄偉。
天王殿
天王殿,氣勢非凡
供奉著炎帝神農(nóng)氏
大雄寶殿
旁邊是蔚縣影劇院
6.常平倉
蔚州常平倉,位于蔚縣城鼓樓西側,是古代政府為調(diào)節(jié)糧價,儲糧備荒以供應官需民食而設置的糧倉。常平倉舊名“豐豫倉”,始建于明永樂元年(公元1403年),東西寬70米,南北長110米,四周高墻。清道光年間(1821-1850年)重修,保持了當年格局,有倉房11座,共55間,盛時儲糧3.5萬石?,F(xiàn)存?zhèn)}房僅四座,包括東西二倉、東西二廒,皆為磚木結構,硬山頂。另外,還保留有一座倉神廟和戲樓。2006年,常平倉被國務院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大門口
東正倉
匾額
東廒
西正倉、倉神廟與大石碾子
7.古城南門:景仙門
從鼓樓南行,是縣城最繁華的商業(yè)街,到盡頭便是南門所在地。南門往東是蔚縣剪紙一條街,匯集了眾多的剪紙商店(加工廠);往西是蔚縣古玩城。
百貨大樓
勸業(yè)商城
舊城南街的“文蔚書院”門樓
門內(nèi)墻壁墻體碑
南城門,景仙門
南城門,萬山樓
古玩街
8.南安寺塔
從古玩城牌坊往西走不多遠,就會看到高高矗立的一座塔,直插云霄,那就是位于塔巷街的南安寺塔,是古代蔚州的標志性建筑,現(xiàn)為全國重點保護文物單位。
“先有南安寺,后有蔚州城”。南安寺始建于北魏,距今已有近1500年歷史。遼代重修,清康熙四十五年(公元1705年)重建,有正殿三間、左右隅正房各一間,東南下房各兩間,山門一座,曾題額“古南安寺”。
南安寺塔,平面八角形、8面、13層、密檐式、實心、磚塔,通高32.1米,重建于為遼元慶元年(公元1111年)。古塔整體被分為塔基、塔座、塔身、塔剎四部分。塔基高2.5米,為石條疊砌須彌座,塔座磚砌八角形,正四面浮雕篆字,塔下層穩(wěn)中有降隅浮雕,形門,門楣上浮雕二龍,格心三交六碗棱花,余四面雕盲窗。塔身置于蓮花座中,宛如一枝蓮花托起,十分美觀幽雅。塔身第一層較高,各隅皆有塔柱,四周相間設拱形隔扇門與小窗,頂部雕盤龍,盤龍之上又有磚斗拱。二層以上變低。各層都懸有鐵馬,微風吹過,叮咚有聲。塔頂?shù)耧椛徎?,承托剎身。此塔上下渾然一體,巍峨矗立,宛如一幢造型精美、典雅莊重的閣樓。有意思的是,民國15年(1926年)直奉軍閥混戰(zhàn)時,南安寺塔身東側第1-3層曾被炮彈擊中,現(xiàn)在還依稀可見修補后的彈痕印記。南安寺塔在2010年被盜過,也恰恰因為被盜一座隱藏在塔底深處的地宮才被人們發(fā)現(xiàn),地宮不算大,四壁布滿壁畫,被盜走金塔、銀塔、木塔各一座以及一些其它的文物,所幸后來被追回。在南安寺塔下的院子中(現(xiàn)為民宅),有一處剪紙作坊名曰“喜花剪紙廠”,每天人們就從古塔下來來往往進進出出,顯得很有生活氣息。
古玩街上看古塔
南安寺大門
南安寺塔
塔頂
塔基、塔座
浮雕很美
浮雕
鐵風鈴搖動
遠望古塔
9.蔚州署
蔚州署,又名古州衙,位于蔚縣城州署前街,南安寺塔西北角,始建于明代,清代曾多次重修。復建的蔚州署按照《蔚州志》記載,坐北朝南,共分東、西、中三路。蔚州署占地面積46畝,院落18處,擁有房屋297間。蔚州署現(xiàn)有展廳31處,文字及圖片展板300余塊,展出館藏各類剪紙作品及其他文物藏品8000余件(幅)。這里是收費的地方。圍繞著外墻走了一圈,北部可見一座新修的塔,東部南北大街上有一個門開著,看見一處清代古戲臺。
蔚州署南門
門前有個大廣場,是蔚縣舉辦各種文化活動的地方
宣傳牌
蔚州署北圍墻外
北部的仿古塔
從東圍墻看州署
一處展廳
古戲臺
10.中國剪紙一條街
剪紙一條街,位于縣城南關環(huán)島東側,古城與新區(qū)交接處,是首個全國剪紙集散地。街內(nèi)有全國剪紙精品展和蔚縣剪紙商戶個體展兩個展區(qū)。全國剪紙精品展面積2700多平方米,收集了全國27個省市和的41個剪紙非遺傳承地、160多位藝術家的1200多幅作品及來自國際十個國家的精美剪紙。20多位蔚縣剪紙大師在此進行剪紙創(chuàng)作、展示、銷售。兩個展區(qū)與仿古牌樓和蔚縣剪紙一代宗師王老賞雕像一起,組成了風情獨特的中國剪紙第一街。
剪紙一條街
剪紙宣傳畫
南城門東側環(huán)島公園
由于要晚上趕到暖泉古鎮(zhèn)住宿(鼓樓南行一條街上有去暖泉古鎮(zhèn)的公交車,票價3元),加上下雨,沒有能到南關外游覽釋迦寺,縣城內(nèi)有些地方如城隍廟、文廟等也沒有到達,更沒有時間去14公里外的重泰寺,留待以后有機會再去游覽。
大同到蔚縣的長途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