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有云:有其父,必有其子。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孩子是父母的鏡子。
養(yǎng)一個孝順的孩子,跟父母的言行有很大關(guān)系。
如果,父母的言行給予了孩子錯誤的暗示,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變得不孝順。
以下這些行為,作為父母的你有過嗎?
如果有,該警醒了!
第一種包辦溺愛孩子 6月份一件毀三觀的新聞事件,就是最好的證明。
丁阿婆的兒子,從小是學霸,出國留學還拿到了名校的工程碩士學位,厲害吧。
“別人家的孩子”妥妥的。
但是,40來歲回國受挫后,一直不肯工作,窩在家,白天睡覺,晚上玩游戲,靠老媽給一點生活費茍活。
到6月份,已經(jīng)是他啃老的第6年了。
原本該享福的丁阿婆,如今82歲高齡,靠著3500的退休金,治療自己的尿毒癥,還有養(yǎng)活兒子。 力不從心的她,無奈之下,想去法院告兒子,逼迫其出去工作,但就算勝訴,兒子不愿意工作,法院也沒辦法。
丁阿婆懊悔不已:“我教育不對,樣樣包辦,他從小樣樣現(xiàn)成的,依賴慣了……”
而兒子也把自己的種種不順歸咎在老媽身上,說是老媽的溺愛毀了他前途。
挺心酸的。
父母的包辦溺愛,確實讓孩子形成了依賴心理。
孩子會認為父母的愛理所應(yīng)當,付出和犧牲也是自愿,所以,只會變得越來越自私自利,一旦父母沒有做到孩子對他們的要求,孩子反而會怨恨。
第二種經(jīng)常打罵孩子
N年前我見過對面樓里一個母親隔三差五的打小孩(大概是初中高中生),打的特重,孩子叫的跟殺豬一樣。
半年后孩子把母親打暈,砸光屋內(nèi)能砸的東西,拿光所有現(xiàn)金,失蹤了。 只不過,以前新聞不報道。
現(xiàn)在,尤其是前段時間,經(jīng)常能看到“某某小孩殺害父母”。
背后的理由,都很相似,絕大多數(shù)是因為經(jīng)常被父母打罵,最后,為了出氣或是怒不可遏,開始反抗,殺害父母。 悲劇發(fā)生后,很多人在感到痛惜時,也會想,怎么下得去手?
忽略了,背后的本質(zhì)原因。
長期挨打,尤其是從小就挨打(五六歲是個體心理成長的關(guān)鍵期)的孩子; 長大后,有反抗能力了,絕對會在某一天爆發(fā)出巨大的殺傷力。
因為,挨打的孩子,心理會反感、仇恨父母,容易學著以暴易暴,也會主動去打別人。
曾經(jīng)有一個為期兩年的跟蹤研究,對2-9歲的孩子進行了認知測試,結(jié)果發(fā)現(xiàn):
被打過的孩子,智力發(fā)展水平要低于沒有被打過的孩子。
如果這種被打是經(jīng)常性的,那么孩子智力發(fā)展水平將會更低。
第三種不培養(yǎng)孩子公德心
去年微博上,女子阻攔高鐵發(fā)車成為大家討論的熱點話題。
旅客羅某以丈夫未登車為由,用身體強行阻攔高鐵車門關(guān)閉,造成該次列車延遲發(fā)車。
輿論焦點大多集中在羅某身為教師卻行為惡劣、影響極壞。
但值得我們注意的是:除了教師之外,她還有另外一個職業(yè)——母親。
在和工作人員吵鬧的時候,羅某沒有看到身后的孩子;沒有注意到孩子無助的眼神;更沒有想到自己的舉動正對成長中的孩子造成巨大的傷害。
一心想著自己,卻漠視集體的利益,缺乏公德心。
硬生生的給自己的孩子,樹立了一個壞榜樣。
第四種常對孩子嘮叨、抱怨
有人說,“成功的孩子成功在媽媽的心里,失敗的孩子失敗在媽媽的嘴里?!?/span>
語言就是一把雙刃劍。
你在孩子面前樂觀,語氣平和,話語真誠,孩子跟你說話,自然也是和和氣氣的。
你在孩子面前常嘮叨、抱怨,孩子容易反感,跟你對話,也學著你的語氣,跟你抬杠,會讓你很有挫敗感。
孩子覺得你不值得尊重你,就會進一步頂撞你,當矛盾一步步擴大,父母和子女的關(guān)系也會疏遠。
用對教育方法,尊重孩子,常和孩子溝通,你們之間的關(guān)系自然也更加親密。
親近的人,親密的關(guān)系,養(yǎng)育下的孩子,也同樣待人溫和,親近。 第五種不尊重弱者
女子去接孩子放學,回家路上,女兒說:不想讀書了。
女子,循循教導,剛巧經(jīng)過垃圾堆,看到清潔工在收拾塑料盒,指著老人說:
“你要是不好好學習,將來長大后就跟他一樣沒出息,天天撿垃圾?!?/span>
撿垃圾是清潔工的工作,也是靠著自己的雙手去爭取自己的生活保障。
所謂,三百六十行,行行都可以出狀元。
瞧不起弱者,自己沒有一個尊重的態(tài)度,孩子內(nèi)心也會受影響,認為弱小的人不值得尊重。
憐憫弱者與孝順父母其實很相近。
等到有一天,自己也老了,自己也變得行動不便了,孩子只會嫌棄你煩。
對社會來說,弱者是索取少、奉獻多的一群人,而對孩子來說,父母也屬于索取少、奉獻多的人。
所以,不尊重弱者的人往往不孝順父母。 第六種自己不孝順老人
有一戶人家有三個人,是三代人。
有一天,父親對兒子說:“你看,你爺爺年老體弱,活在世界上一點用處都沒有,天天躺在床上,還要吃我們的、用我們的,不如把他拋到深山老林里去算了?!?/span>
半夜里,父子兩個人用一個籮筐把爺爺裝在籮筐里,抬到了山邊上。
正準備往下拋的時候,兒子說:“我們只要把人扔掉就算了嘛,為什么把籮筐也要扔掉呢?”
父親非常生氣地說:“你這小子懂什么呀,連人都不要了,你還要這個破籮筐干什么呢?”
兒子說:“你如果把這個籮筐也扔了,將來我和我的兒子用什么把你抬到這里來呢?”
父親聽聞,大為驚訝,猶如當頭棒喝,大夢初醒,速速命兒子把老人抬回家,好好贍養(yǎng),再也不敢有不孝之舉了。
因果相吸,父不慈,子不孝。我們自己不孝順父母,孩子見樣學樣,也不會孝順我們。
孝順父母,以身作則,為孩子做一個榜樣,才是孩子日后孝順你的第一塊基石。
孩子將來不孝順的表現(xiàn) 1隨意頂撞父母,惹父母生氣
頂撞父母,惹父母生氣,這是孩子不孝順最常見的表現(xiàn)。
小時候頂撞慣了,長大后,想改,就難了。
2習慣把錯推到別人身上
犯錯了,習慣性把錯誤推到別人身上,撇清自己的孩子,要么是為了自己的好形象,要么是害怕受到處罰。
這樣的孩子多半自私心比較重,責任感薄弱。
父母發(fā)現(xiàn)后,最好能引導孩子敢于承認錯誤,指責不是重點,幫助孩子認清事實才是重點。
3霸占東西 很多孩子覺得自己是家里的“小公主”、“小王子”,好吃的,好玩的當然應(yīng)該全部歸自己才對。
不懂得分享的孩子,小心長大后也不懂得分享。
4不懂得感恩 啥事都替孩子包辦,不可取。
你的溺愛,只會讓孩子習慣性索取,卻不懂得感恩。
應(yīng)該從小就讓孩子多參與家務(wù),讓孩子學會獨立能自己照顧自己,更要學會對自己負責,承擔責任。
孩子不孝順,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養(yǎng)成的。
心理教育專家表示:
孩子從出生到學齡前的階段和父母接觸時間較多,這一時期的父母不僅僅是孩子的長者,更是言行的教育者。
父母的行為舉止、為人處世會給孩子的性格打上深深的烙印。
這就需要父母們在生活中要帶頭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舉止,為孩子作出正確的表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