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涉及我國對帝王稱呼的問題,一般來說,我們用謚號稱呼唐朝以前的皇帝,用廟號稱呼唐朝及以后的皇帝,還有一些被廢或者早夭的皇帝沒有謚號廟號的咋辦?那就以廢帝或者少帝稱呼。 稱呼的轉(zhuǎn)變在一定程度上表現(xiàn)出了皇權(quán)的加強,因為謚號和廟號都是蓋棺定論,是體現(xiàn)臣子對已故帝王褒貶的一個縮影。 在最開始,較為客觀地給皇帝議定謚號廟號,有為之君上美謚,有廟號;平庸之君上平謚,無廟號;昏聵之君上惡謚,無廟號。但到后來,臣子越來越諂媚,幾乎所有皇帝都是美謚,而且謚號越來越長,廟號也成了標(biāo)配,以廟號稱呼皇帝就更為方便了。 說回楊堅,他的謚號是文皇帝,并不太長,按照習(xí)慣,稱其為隋文帝是很正常的,就像漢武帝一樣。至于廟號,楊堅是有廟號的,只不過不是太祖,而是高祖,用廟號稱呼他就是隋高祖,可就像漢武帝是漢世宗一樣,隋高祖這個名頭并不為人所熟知。 謚號的大幅度延長是在唐朝,而在此之前,廟號已成標(biāo)配,因此從唐朝開始就轉(zhuǎn)用廟號稱呼皇帝,楊堅被稱作隋文帝是很正常的,跟唐玄宗一樣正常。 至于題主所說的隋太祖,那是楊堅父親楊忠的廟號,雖然楊忠沒有當(dāng)過皇帝,但他卻給兒子打下了基礎(chǔ)。 楊忠是北周大將,多次率軍打敗北齊軍隊,封隨國公,楊堅將家業(yè)做大做強,可根源卻是在楊忠這里,是他給了楊堅參與北周核心朝政的機會,并最終稱帝建國。 廟號的議定標(biāo)準(zhǔn)是“祖有功而宗有德”,功就是開創(chuàng)之功,尤其是太祖,往往是給最早開創(chuàng)一個國家基業(yè)的人,比如劉邦白手起家,他的廟號就是太祖,只不過跟謚號高皇帝搞混成了高祖而已。 楊忠白手起家,稱太祖是很正常的,之后的宋太祖、明太祖這些都不是生來就有一方地盤的,地盤是他們打的,所以稱太祖。 像曹魏和唐朝的情況就跟隋朝很類似,曹魏的江山是曹操打的,所以曹操是太祖,曹丕只是高祖;唐朝的最初受封者是李虎,所以李虎是太祖,李淵是高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