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yǎng)娃后 我們總是把窮掛在嘴邊 卻又能為孩子 一擲千金 文 | 妙黛 本文由親寶寶原創(chuàng)首發(fā) 隨著支付寶“年度賬單”的刷屏,家長們也紛紛曬出“年度教育賬單”,簡直是不能承受的養(yǎng)娃之貴。 一名“學霸”的媽媽說,兒子高一的時候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入學校的“國際班”,一年下來算上書費學費,考托福、雅思,去國外游學的費用,隨便一算也是十多萬。 高中三年的教育投入將近40萬,夠得上一套房子的首付了。
問了身邊的很多媽媽,雖然不一定花費幾十萬,但是孩子的教育支出,也是占了家庭總支出的很大比例。 從學齡前的早教,到雙語高端幼兒園;從小學的各種興趣班,到中學的課外輔導班。一節(jié)40分鐘的課幾百塊,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半年的學費幾千塊錢,扔在碎鈔機里都得碎一會兒呢,但是給娃花出去,連個聲音都聽不到。 當媽前,我是公主,吃喝不愁,只顧寵愛自己。當媽后,我是“奴才”,要伺候“主子”健康成長,要為她們提供優(yōu)質服務,沒有錢,只能呵呵了。 就是這么扎心,總是把窮掛在嘴邊,卻能夠為孩子一擲千金。 養(yǎng)娃真是太貴了,紙尿褲、隔尿墊、奶粉、吸奶器、輔食、果泥、游泳卡、早教班…… 1 有錢,是對孩子未來的保障 曾經,我是不愛攢錢的。 兩個月的工資買一個手機,半個月的薪水買一件衣服,隔三差五下個館子,這不是什么過分的事吧。 但是有娃后,我才意識到,手里沒有積蓄,就會經常出現(xiàn)一種“愛無力”的狀態(tài)。 且不說孩子衣食住行的花費,就說說家家戶戶“當大頭”的教育經費。 為什么這么多家庭,愿意為孩子的教育一擲千金,愿意拿出一套房子的首付投資一個孩子? 因為在馬太效應愈演愈烈的今天,能改變階層的最佳途徑,還是教育。而好的教育資源,是要用錢的。 的確,孩子的一生,一直有奮起直追的可能。并不是誰在“起跑線”快跑幾步,或者少跑幾步就能永遠超前。 但是為人父母的,有幾個愿意看著孩子因為自己沒錢,而享受不到好的教育資源,最后落后于人的。 這不是焦慮,不是夢想的強行傳遞。給孩子好的教育,反而是對孩子未來最好的祝福。 好的教育資源就是好的起點,孩子接受的教育越好,就能擁有更高的起點,將來步入社會也就有更多選擇的權利。
去年,有一篇《學渣兒子是來報恩》的文章刷屏,文章中說: 我的兒子,他勤勞懂事善良,將來踏踏實實做一份平凡的工作,又何愁沒飯吃?不管是做廚師也好、做保安也好、當一名快遞員也好。 平心而論,雖然每一個職業(yè)都值得尊重,但是哪家父母又愿意讓自己的孩子,將來真的去做外賣員? 那種在底層生活打拼的苦,我們親眼見過,就不想讓孩子在從那里起步。 給孩子更好的教育,就是給未來最安穩(wěn)的保障。 當媽后,我們愛錢了,是因為錢,真的真的能給孩子更好的愛。 2 有錢,是和諧家庭氛圍的基石 都說有錢能解決80%的問題,當婚姻生活步入正軌,才真正意識到這句話蘊含的哲理。 有情飲水飽只是童話故事,貧賤夫妻百事哀才是生活的真相。 前不久,有這樣一個令人震驚的新聞。 哈薩克斯坦的一位媽媽,58秒之內扇了孩子42個耳光,只為了跟丈夫要錢。 虐待孩子,只是為了手心朝上跟丈夫要錢,這樣的生活,這樣的家庭,無疑是可悲的。 這樣的事情,卻一直在發(fā)生著。 沒有富足的生活,夫妻二人就有可能每天為了小事磕磕碰碰,消磨感情。這種由貧窮產生的負面情緒,會影響孩子的成長。 我見過太多,夫妻二人因為雞毛蒜皮,打的不可開交,最后給孩子一個破碎的家庭。 有了孩子之后,就是有了一個家。所謂的家風就是家的氛圍,每天為了錢而爭吵的家庭,能給孩子帶來什么樣的潛移默化? 父母相愛是最好的家風,可是愛是“上層建筑”,是需要“經濟基礎”的。 調查顯示,家庭收入越高,家庭成員爭吵越少。 想要每天以一個穩(wěn)定的情緒面對生活,就要心里有安全感;想要心里有安全感,有錢是必要條件。 當媽后,我們更在意錢。更在意錢給生活帶來的安寧,在意給孩子營造的良好氛圍,在意自己到底能成為一個怎么樣的媽媽。
3 愛錢,所以學會了經營 沒結婚的時候,我看到那些媽媽們,為了孩子降低生活質量,在職場中像個男人一樣廝殺,覺得非常的可憐。 真到了自己當媽后才意識到,那才是一個女人有了煙火氣的表現(xiàn)。 這并不是苦大仇深,而是學會了經營。 生娃前,我可以每年換一個手機。生娃后,我發(fā)現(xiàn)一個手機用兩年也不卡。 生娃前,我覺得紅酒牛排才算過節(jié)。生娃后,我發(fā)現(xiàn)在家炒幾個小菜,也是一種儀式感。 生娃前,我擁有一整個衣櫥的衣服。生娃后,我反而更精準地找到了適合自己的風格。 原來,當媽后的我們,不一定是摳門了,而是用同樣的錢,做了更多的事情。 當媽后“摳門”還有一個很大的因素,是因為我們要給孩子花錢的同時,還要繼續(xù)花錢為自己投資。 有一個朋友告訴我,生孩子前,她用大寶,生孩子后,她開始用昂貴的護膚品。 她不想孩子將來上幼兒園后跟她說,我們同學的媽媽比你年輕漂亮。 不要讓孩子的媽媽變成黃臉婆,你好他才好,他好才能讓你更好。 父母子女一場,本來就是相互成就的事。
4 愛錢,更愛成長的自己 最近熱播的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有這樣一幕。 侯府嫡子顧廷燁為了找自己的兒子,帶著女兒與漕幫的人一起生活,和土匪沒什么兩樣。 盛明蘭告訴他:你如果是侯府嫡子,那么你的女兒就是侯府千金。你如果是草莽流寇,那你的女兒就是草莽流寇的女兒。 顧廷燁聽了盛明蘭的勸告,為了給女兒更好的生活,他去從軍,用一刀一槍殺出豐功偉績,給女兒殺出一個好前途。 看到那里的時候,我突然意識到,原來孩子是父母的羈絆,也是父母自我成長的動力。 你一個人的時候可以沒錢,但是孩子要接受更好的教育; 你一個人的時候可以不愛旅行,但是孩子要看更好的世界; 你一個人的時候可以及時行樂,但是孩子的生活必須有保障。 媽媽們因為愛錢,所以要想盡辦法掙錢,所以要逼迫自己向陽生長。 身處業(yè)余寫作圈的我,深深認識到了“為母則強”的力量。 這個圈子里,80%都是媽媽。為了掙錢,也為了進步,我們付出了前所未有努力。 陪伴孩子寫作業(yè)的時候,不再是一個“吼媽”和一個“哭娃”,而是快速敲擊的鍵盤,與寫在紙上沙沙作響的聲音交相輝映。 夜晚孩子睡著后,我們不再是刷著抖音舍不得睡,而是拼命補習相關的知識。 當了媽媽的女人,真的優(yōu)秀到自己都想哭。 為了錢,我們變得俗氣。為了錢,我們也變得進取。
5 《圓桌派》有一期是討論缺錢的,梁文道說,我沒有覺得有多么缺錢,因為我沒有孩子,也沒有房子。 我可能口袋里有很少的錢,去面包店買個面包,明天能吃飽就行。 這是很典型的“一人吃飽全家不餓”思想,而有孩子的嘉賓馬家輝,又是另一種回答。 他說:以前再窮我都不怕,我第一次怕我沒錢,就是我有了孩子。 為什么有了孩子之后,我們很怕沒錢,我們把錢看得很重。 因為我們心里有了羈絆,我們想要付出更好的愛,想要有更強大的愛的能力。 其實,這也是女人當媽后,越來越愛錢的原因。 有錢,能給孩子帶來更大可能的生活保障; 有錢,能給家庭的和諧帶來更大的安全感; 有錢,能付出更好的愛,能遇到更好的自己。 當媽的女人更愛錢,因為我們愛上了生活,愛上了通過努力創(chuàng)造幸福的生活。 我們養(yǎng)孩子,不是為了養(yǎng)兒防老,最終還是希望孩子能夠借由我們的教育,給他們一身本領,給他們優(yōu)秀的品格,讓他們可以獨自上路,并且走的更好更遠。 這一生父母子女一場,給他們優(yōu)質的教育資源,和諧的成長環(huán)境,為之計深遠的考量,就是最好的愛。 the end 免責聲明: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戶端自媒體,不代表騰訊網的觀點和立場。 |
|
來自: 博采簡納 > 《教育--職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