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公眾消防應急科普中存在的偏差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火災事故中的傷亡, 并導致了單位和個人在消防應急理念、行動方面的落后。《應急科學與工程》公眾號邀請清大東方教育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許傳升先生撰寫《公眾消防應急科普隊伍存在的問題及改進建議》,文章針對公眾消防應急科普中存在的偏差困境及消防科普隊伍建設的突出問題, 提出了建設公眾消防應急科普從業(yè)人員標準、規(guī)范公眾消防應急科普內容、加強公眾消防應急科普隊伍全面建設的意見, 對公眾消防應急科普工作開展具有方向性作用。 公眾消防應急科普是應急科普的重要組成部分, 事關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科普涉及到科普政策機制、科普人才隊伍建設、科普內容、科普手段、科普效果評估改進等多個方面 1 公眾消防應急科普偏差導致火災事故緊急應對能力低下針對公眾的消防應急科普宣傳教育培訓, 本文討論的主要是圍繞火災應急而展開的科普, 目前存在兩個突出問題, 一方面比較缺乏, 另一方面科普的內容老舊、深度不夠。在公眾消防應急科普過程中出現(xiàn)的這些偏差, 有些甚至產生了嚴重后果。 (1) 火災應急中片面強調沿樓梯逃生等, 沒有具體情況具體說明。2015年6月25日2時50分許, 河南鄭州金水區(qū)西關虎屯新區(qū)4號居民樓2單元一層樓梯口電表箱引發(fā)火災, 租住該樓七層的17人 (鄭州大浪淘沙時尚酒店有限公司員工, 市重點消防單位) 從樓梯逃生, 導致15死2重傷。據火災調查報告:該酒店在2014年5月至火災發(fā)生時, 共組織員工參與5次消防 (科普) 培訓, 其中1次為鄭州市消防支隊派員授課 (培訓時間分別為2014年5月12日、9月21日、11月17日、2015年1月12日、3月16日, 17名傷亡人員中11人參加了上述培訓) (2) 火災應急中存有大量內容片面的科普知識, 導致單位和個人火災應急能力低下。在消防宣傳、培訓, 媒體宣傳, 消防科普教育基地, 各類消防活動中, 仍然大量宣傳火災應急時立即逃離、使用折疊8層的濕毛巾防毒、躲入衛(wèi)生間、將打濕的棉被披在身上、使用床單結繩從樓外逃生、用塑料袋套在頭上呼吸、可樂滅火等知識, 這些知識的科學性、可操作性以及與當前建筑、火災環(huán)境的吻合性方面, 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大量、簡單化的科普導致單位火災應急組織實施能力低下、預案形同虛設, 個人不掌握火災應急基本理念和技能, 在火災發(fā)生時導致人員傷亡。比如:2015年7月11日, 武漢一高層居民樓電纜井發(fā)生火災, 部分居民急于逃離, 冒險進入煙中, 導致7死12傷;2016年5月21日, 大連長興島經濟區(qū)三堂街三堂小學附近一文具店起火, 大火蔓延至上層的兒童托管班, 3名小學生躲入衛(wèi)生間死亡。 (3) 部分恐嚇性宣傳導致了人們對火災應急的認知偏差。部分消防培訓教育機構 (公司) 在公眾消防教育中, 以火災恐怖圖片、視頻、責任追究為宣傳點, 進而夸大滅火器、石棉毯、防毒面罩、緩降器的作用, 一些機構 (公司) 甚至抬高價格以此牟利, 給單位和個人在滅火、自救互救的認知中產生了誤導, 這些錯誤的理念和知識, 可能在火災中導致人員傷亡。 2 公眾消防應急科普隊伍建設的突出問題(1) 缺乏專業(yè)消防科普人員。在消防行政管理機構體系中, 沒有設置專門的公眾消防應急科普機構, 消防局、消防總隊、支隊、大隊的科技處、宣傳中心、培訓基地、防火監(jiān)督處等機構與科普相關, 但是這些機構, 包括消防科普的主體中國消防協(xié)會的科普委員會, 都沒有設置專業(yè)消防科普人員。 (2) 從事消防科普的人員缺乏標準認可。在現(xiàn)行的機制中, 對公眾的消防應急科普通常由消防機構人員 (防火, 滅火, 宣傳人員) 、非消防機構的政府部門、社會單位安全管理人員和社會消防培訓機構人員、媒體 (自媒體) 宣傳人員進行, 由于我國沒有公眾消防應急科普教育人員的從業(yè)標準, 無法開展相關的認可。真正從事公眾消防應急科普的人員良莠不齊, 有相當多數(shù)不具備消防專業(yè)知識背景, 在開展公眾消防應急科普時根據自己的理解展開培訓、宣傳, 隨意性大, 科學性、可操作性難以保證。 (3) 消防科普人才隊伍建設缺乏保障激勵機制。各級對公眾消防應急科普的重視程度還不足夠, 未將消防科普納入指標考核和重要工作部署;兼職從事消防科普的人員未得到充分培訓, 其獎勵、薪酬待遇、職務等級等未與消防科普掛勾;受追責和指標控制等因素影響, 科普人員難以獲得真實火災案例、滅火搶險作戰(zhàn)案例, 對科普的研究缺乏機制保障;消防科普產業(yè)難以獲得資本投入, 科普消費還沒有形成氣候, 消防科普效果少有評估監(jiān)測, 消防科普人員從業(yè)的積極性不夠高。 3 加強公眾消防科普隊伍建設的幾點建議 (1) 制訂標準, 提升公眾消防科普從業(yè)人員素質。建議借鑒美國等做法 (2) 配套措施, 吸引更多人員參與公眾消防應急科普工作。設立專門的科普機構, 設置專業(yè)科普人員崗位, 在中國消防協(xié)會科普委員會設立科普專家組, 開放火災事故、滅火搶險救援數(shù)據知情權、科普調查權, 從經費、薪酬、待遇、職務、榮譽等方面加以保障;在不同行業(yè)、領域明確專兼職公眾消防科普從業(yè)人員, 對其進行培訓和再教育, 使之達到和保持標準要求;通過政策引導和發(fā)動消防專業(yè)人員、科研人員、消防志愿者參與公眾消防科普, 并給予充分激勵;對媒體 (自媒體) 記者、編輯給予培訓, 使之掌握公眾消防科普內容標準, 成為公眾消防科普隊伍的組成部分;對消防培訓教育機構, 通過降低、減免稅收等措施, 鼓勵發(fā)展消防科普產業(yè), 鼓勵其從業(yè)人員積極承擔起公眾消防科普責任。 (3) 科技創(chuàng)新, 加強公眾消防科普隊伍全面建設。建設公眾消防科普大數(shù)據管理系統(tǒng), 分析公眾消防科普熱點需求 火災的發(fā)生大多和人有關, 火災中人的行為也是火災傷亡的決定性因素, 對公眾開展消防應急科普意義極其重大, 公眾消防科普隊伍建設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參考文獻(略)文章發(fā)表在《安全》2018年第12期 |
|
來自: 青衿說 > 《專業(yè)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