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開胃進食湯:四君+二陳+霍香 木香 丁香 砂仁 ... 。關于脾胃納呆一證,過去臨床上習用焦三仙,效果并不是太理想。
脾胃病中,有胃強脾弱一證, 胃強 所以能食,
1、
開飯時間已到。吾師興高采烈,餐飲逾常,吾心則久久不能平靜,視食而不能進。吾師見而笑曰:“思慮過度傷心 肝,汝能觸事如此費神,長此下去,必傷于脾,今余授汝一方,以備后用。《醫(yī)宗金鑒.雜病心法要訣》黨參 土炒白術 云茯苓 炙甘草 陳皮 半夏 藿香 木香 丁香 厚樸 砂仁 生麥稻芽 建曲 神曲
治療飲食不馨或納少。凡因脾胃虛弱,運納無權者,投之即效?!?/font>
2、 脾弱不能消化。 宜服消食健脾湯丸, 助其消化。
用
蒼術、陳皮、厚樸、甘草、
炒鹽、 胡椒、山楂、神曲
麥芽、白蒺藜,
末,蜜丸服 之。更節(jié)其飲食,自然脾胃和而能健運矣。
【組成】 半夏(15g) 橘紅(15g) 白 茯苓(9g) 炙 甘草(4.5g) 烏梅(少許) 生姜(少許) 【主治】 濕痰 咳嗽。痰多色白易咯,胸膈痞悶, 惡心嘔吐,肢體倦怠,或頭眩 心悸, 舌苔白潤,脈滑。 【歌訣】 二陳湯用半夏陳,益以茯苓甘草臣,利氣和中燥濕痰,煎加生姜與烏梅。
【組成】 人參(9g) 白術(9g) 茯苓(9g) 炙 甘草(6g) 【主治】 脾胃氣虛證。 面色恍白,語音低微,氣短 乏力,食少 便溏,舌淡苔白,脈虛弱。 【歌訣】 四君子湯中和義,參術茯苓甘草比,益以夏陳名六君,祛痰補益氣虛餌,除卻半夏名異功,或加香砂氣滯使。
【組成】 蒼術(15g) 厚樸(9g) 陳皮(9g) 甘草(6g) 【功用】 燥濕運脾,行氣和胃。 【主治】 濕滯脾胃證。脘腹脹滿,不思飲食, 嘔吐惡心, 噯氣吞酸,肢體沉重,怠惰嗜臥,常多自利, 舌苔白膩而厚,脈緩。 【歌訣】 平胃散用樸陳皮,蒼術甘草姜棗齊,燥濕運脾除脹滿,調胃和中此方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