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極為漫長的舊石器時代,人類盡管初步掌握了對火的利用技術(shù),也能夠制造一些簡單的石器加以利用,但仍過著采集漁獵的生活,生命過程與野獸沒有根本區(qū)別。 換句話說,在農(nóng)業(yè)產(chǎn)生以前,尚不具備“人猿相揖別”的主客觀環(huán)境與條件。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早期人類雖然和動物具有共性,但在獵食動物與采食植物能力方面,人類往往顯得優(yōu)勢不足。 當時居于食物鏈最高端的肉食猛獸,當屬虎豹熊羆等,它們憑借兇猛的性情、強健的體魄、尖利的牙齒,可以獵食到任何它們所鐘愛的食物。 植食性動物如牛羊馬鹿兔等,雖然與肉食性動物相比屬于弱者,但它們通過臼齒磨食、復胃反芻,對纖維素具有更強的消化能力。自然界中廣泛生長的草類植物,為它們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食物來源。 只有人類介乎肉食動物和草食動物之間。因此,在狩獵動物方面,早期人類對于大型猛獸一般是避而遠之。偶有捕獵,也往往采取群體行為加以圍獵,從來不會獨立完成。人類早期的狩獵活動,更多捕食一些較為溫順的、宜于獲取的中小型草食動物。 采食植物方面,可能與人類自身的體質(zhì)結(jié)構(gòu)相關(guān),沒有辦法直接食用植物莖葉,只能夠食用植物某些特定的籽實、塊根等。植物生長成熟有周期,所以籽實、塊根類食物的供給往往斷供,并不是每時每刻都能獲取。據(jù)此斷言,歷史早期人類維持生存的能力與其他動物相比,體現(xiàn)出了固有的弱勢性。 在滿足基本飲食需求以維持生命的問題上,人類對自然資源的利用空間是相對狹小的。人類不能像肉食或草食動物一樣選擇某種相對單純的覓食對象(或肉食或草食),而被迫接受“廣譜采獵”模式。 所謂的廣譜采獵,實際上就是有什么吃什么,包括采集植物果實、根莖、籽粒,河湖中的魚蚌水產(chǎn),陸地上的畜禽動物等。具體情形依各地自然條件而定。 廣譜采獵所蘊含的困難與危險是顯而易見的,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這需要有一個漫長的探索過程?!痘茨献印ば迍沼枴吩唬吧褶r(nóng)嘗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令人有“哀民生之多艱”之嘆。 廣譜采獵起初只是對不穩(wěn)定的食物資源的一種無奈的動態(tài)適應而已。但正因為這個,人類接觸認識了多樣的自然界,從而避免了其它動物那樣“單科獨進”,贏得了進化過程中的多樣性選擇。 復雜的采集漁獵對象、不穩(wěn)定的食物來源,迫使人類強化了對某些動植物資源的特別關(guān)照與培育,并由此邁出了走向農(nóng)業(yè)起源的具有轉(zhuǎn)折性意義的一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