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七七事變后,112師抗日士氣高昂,在江陰阻擊戰(zhàn)中奮勇抗擊打退敵軍多次進犯。112師師長霍守義在江陰南閘前沿陣地戰(zhàn)斗中負傷(腿部被日寇子彈打穿),官兵傷亡很大。而國民黨中央不但不給補充,反乘機對東北軍進行縮編,112師兩個旅只給保留一個旅的編制,這時,霍守義在西安養(yǎng)傷,雖還未愈,但為保住這支東北抗日武裝不被編散,急急返回船隊,并接收東北軍67軍被編余的部隊.編成了112師的一個旅,才把112師建制灰復起來(東北軍67在上海抗敵傷亡慘重,軍長吳克仁陣亡,67軍所轄107、108兩個師被同民黨中央縮編為108師。軍的番號也被取消,其余部隊被編余)。112師(師長霍守義,參謀長李寓春)334旅(旅長馬萬珍)轄;667團(團長萬毅)、668團(團長崔錫章).336旅(旅長劉宗顏)轄;671團(團長車元勛).672團(團長白喜祿)官兵大多數(shù)仍是東北老人,大家在團聚之際,士氣非常旺盛,這時又有不少愛國知識青年參加了這支抗戰(zhàn)隊伍,成立了新兵隊。
1943年春節(jié)才過,日寇即向蘇北進攻,當時在蘇北的國民黨部隊還有89軍及獨立第六旅兩支部隊。第89軍一觸即散,112師在蘇北參戰(zhàn)部隊有336旅(旅長車元勛),轄;671團(團長高乃超),672團(團長劉書維)及334旅668團(團長韓福山)師補充團(團長胡冠軍)。第112師到皖北后又被縮編。原為兩個旅轄四個團,師直一個團,共五個步兵團編制,這次整編取消了334、336兩個旅部及672團和補充團兩個步兵團,僅保留三個團的部隊編制,番號是334、335、336團。
1943年原57軍111師已隨于學忠總司令來到阜陽、穎上一帶。湯恩伯為擴大實力,請準將111及112兩個師恢復成軍,以霍為軍長,番號為暫編第九軍,轄第111和第112兩師。又把一個三團別的旅(是湯恩伯嫡系部隊)番號改為新編36師,也編入暫編第9軍。
1944年暫9軍番號撤銷,改為第12軍。霍曾保薦師參謀長李寓春接任112師師長。國民黨中央軍委會不準,卻派王秉越充任,但不久王又調(diào)升暫1軍副軍長,霍才得保薦112師副師長于一凡接任了師長。
1947年2月,該師序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