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意義何在? 如果人注定是要死的,那么怎么活,活多久又有何意義?奮斗、墮落,又有何區(qū)別? 畢竟到了盡頭,塵歸塵,土歸土,哪怕奮斗得再多,收獲得再多又如何?時間的滄海,終將消弭一切。 人生的意義 迷茫 從小時候,因為經常在夢里漫無目的的游走在一個虛無黑暗的世界里,讓我開始懼怕黑暗,懼怕虛無,開始嘗試去思考、去探索人生的意義。 因為那個虛無的夢境,所以我很怕死。如果要擬一個最怕死的人的排行的話,我可以當之無愧的排在第一。因為恐懼那夢里的虛無和黑暗,因為不知道死后是否真的如夢境中所見。 如果死后是那一片虛無,那么我更寧愿有地獄的存在,哪怕痛苦,至少存在。 從那時起,我就在尋找、迷茫和恐懼之間徘徊,如是多年。依然活在這世界,不是因為我找到了人生的真義,只是因為純粹的怕死,怕那死后的虛無。 掙扎 多年以來,我嘗試著去消除這種恐懼,方法不外兩種: (1)說服自己,讓自己相信死后有地獄,最好是有天堂的存在,從而從那對虛無的恐懼中掙脫 (2)真正的尋找到人生的意義,從而戰(zhàn)勝對虛無的恐懼。 我嘗試過讓自己有所信仰,嘗試寄托過各類宗教,然而不論佛教、基督乃至本土道教,始終無法讓我真正的去產生信仰,自然就無法擺脫那種近乎與生俱來的恐懼。 第一條路是走不通了,偶然的機會,發(fā)現哲學對于人生的探索和發(fā)現似乎有我需要的答案在其中。 哲學 我不是學者,也不是文人,之所以去接觸哲學,更多的是一種實用主義,就像碰到了生僻字去查康熙詞典,我只是想從哲學這本人生詞典中找到屬于我的答案。 各種哲學的雜書,或有或無的看著,似懂非懂,然而依然沒有我需要的答案,或者說能讓我滿意的答案 人生的三路向 不記得什么時候,也不記得來自哪里,偶然的機會,發(fā)現我的書架上有一本《人生的三路向》,作者是梁漱溟老先生。 近日恰逢出差,怕路上無聊,就順了這本書,看厚薄也就100頁左右,剛好打法我的行程。 也許這就是所謂的命。 這本不過百頁的書,確是給我撥開了一直以來的迷霧,讓我得見人生真義。 向外而尋的真義非真 之所以會對人的存在和意義產生懷疑,歸根結底,在于“意義”。當一個人開始探尋“意義”時,就已經迷失了自我。 人生即是人生,一切只在于生,意義也只在于生。 現代人,特別是我們這些年歲較小的人,從小的教育和周遭的環(huán)境,都在潛移默化的把“意義”和具體的外在綁在一起。如奮斗而得成功,人生才有意義。如奮斗而成偉人,人生才有意義。如奮斗而博得萬千身家,人生才有意義。如是種種。正是這種或明或暗卻無處不在的暗示,讓我們漸漸的迷失了自我,漸漸的從外而去尋找人生的意義。 如果人生的意義在外,那么奮斗而不得成功,就是沒有意義。就算成功了,百年、千年之后,成功安在?那時的意義又何在?我之迷失,大抵因此。 人生的真義在于過程 人生真正的意義,不在于奮斗而得的成功,而在于奮斗的過程。就如你在球場上揮汗如雨,意義在于打球的過程,在于因打球而生的快樂,而不在于進了幾個球,打的有多漂亮。 引書中原文: 人生沒有什么意義可指,如其尋問,就是在人生生活上而有其意義;人生沒有什么價值可評,如其尋問,那么不論何人當下都已圓足無缺不欠。人生沒有什么責任可負,如其尋問,那么只有當下自己所責之于自己的。人生快樂就在生活本身上,就在活動上,而不在有所享受于外。改換那求生活美滿于外邊享受的路子,而回頭認取自身活動上的樂趣,各自找個地方去活動。 人生的活法 直引書中原文: 大約一個人都蘊蓄著一團力量在內里,要籍著一種活動發(fā)揮出來,而后這個人一生才是抒發(fā)的,快樂的,也就是合理的。我以為凡人都應當就自己的聰明才力找個相當的地方去活動。喜歡一種科學,就弄那種科學;喜歡一種藝術,就弄那種藝術;喜歡回家種地,就去種地;喜歡經營一樁事業(yè),就去經營;總而言之:找個地方把自家的力氣用在里頭,讓他發(fā)揮盡致。這樣便是人生的美滿;這樣就有了人生的價值;這樣就有了人生的樂趣。樂趣完全是在自己渾淪活動之中。 即如吃糖一事,不要誤會樂趣在糖上,應曉得在吃上,換一句話,就是不在所享受上,而在能活動上。我們不應當那么可憐喪失自己,去向外找東西,一切所有都在這里,都在自己身上,不待外求。我們眼看這一般人思明的東尋西找,真實可憐!雖然他們的寶貝就藏在家里,他卻不自知,走遍天涯那是永遠找不到的。他們再也不得回家!因為他們已經走入歧途 我的人生和快樂 人生路上,迷霧重重,苦尋多年,今日有幸得見歸途,實幸甚。 特留此文,只為防哪日又迷失了方向,迷失了自我,那時方可自救。 我這一生的意義和快樂當在三件事中求:
后記 自今日起,再無迷茫,再無恐懼,快樂自生,意義故我在。 明日即是女兒周歲,我于今日覓得歸途,得見自我,如重獲新生,冥冥中似有定數? 于我,此實雙喜臨門,當謝天謝地。 |
|
來自: lxr1843 > 《二八中醫(yī)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