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稽山因大禹而得名,歷代以來,各種與大禹有關(guān)的神話傳說在此地流傳。從石帆山、宛委山,到秦望山、石屋山……稽山青,稽山長,千年文脈皆此藏。之前,我們曾經(jīng)講到會稽鳥田、禹廟梅梁等典故,今天,我們話一話宛委山中的大禹故事。 石帆山頂大禹銅像↑ 大禹神話 古時,中華九州正處于“湯湯洪水滔天”中(見《史記·五帝本紀(jì)》),黎民百姓深受水災(zāi)之害。在大禹之前,他的父輩——鯀,也曾負(fù)責(zé)過治水事宜。然而由于治水方法不對,九年無功而返,被殛死于羽山。之后,重任才交到了禹的手上。 在神話傳說中,禹是得到了神人相助而通曉了新的治水方法,最終平定水害、獲得成功的。 大禹陵景區(qū)享殿壁畫 ↑ 《吳越春秋》中說到,大禹治水未成,東巡登山,仰天而嘯,結(jié)果當(dāng)晚夢見了一位自稱“玄夷蒼水使”的神人,謂之曰:“欲得我山神書者,齋于黃帝巖岳之下……”意思是大禹若能齋戒一段時間,他便將“山神書”賜給大禹。 史書記載 于是大禹齋戒三月后登宛委山,果真“發(fā)金簡之書,按金簡玉字得通水之理”,成就了平水大業(yè)。 在享殿壁畫上所呈現(xiàn)的神女授予大禹天書場景,是根據(jù)古代道書記載繪制而成的↑ 享殿內(nèi)“大禹治水”壁畫 ↓ 享殿內(nèi)“大禹治水”壁畫 ↑ 此處所說的宛委山便在會稽山南面、如今的大禹陵背后,東南接白鶴山,西南鄰香爐峰,北依石帆山,東傍若耶溪。 時間流逝,宛委山的故事不曾被人遺忘。唐代詩人在浙江尋古攬今所開辟出的“浙東唐詩之路”上,還時時有詩歌寫到宛委山中的金簡:“石凹仙藥臼,峰峭佛香爐。去為投金簡,來因挈玉壺”(白居易《和微之春日投簡陽明洞天五十韻》),“刻石秦山上,探書禹穴中”(浙東眾詩人聯(lián)句《征鏡湖故事》),宛委山儼然已成為尋大禹之蹤的勝地。 大禹陵景區(qū)頌禹閣↑ 如今,大約已沒有來此尋找金簡的“淘金者”,而那些古老的傳說與記載,才是真正的、永恒的金子,用它們神秘而迷人的熠熠光輝為我們照亮先民史冊中的每一行文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