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紀上半葉的中國文物收藏史上,玻西瓦爾·大維德 (Percival David 1892-1964) 是一個充滿傳奇的人物。 他所收藏的中國文物品類之豐、品質(zhì)之精,舉世聞名。 其中瓷器有1700件之多, 時間跨度長達9個世紀,且以宋代到清代的皇家瓷器為主。 現(xiàn)今世界范圍內(nèi)已經(jīng)公開并得到認可的傳世北宋汝窯,被承認的有八十九件。其中,除去臺北故宮博物院所藏二十一件數(shù)量和質(zhì)量最占優(yōu)勢外,倫敦大英博物館所藏十七件便位列其二,這其中,便有十二件為大維德基金會舊藏。 北宋汝窯天青釉碗 大維德基金會舊藏《中國陶瓷圖錄》 北宋汝窯天青釉碗 大維德基金會舊藏 碗內(nèi)底碗心刻乾隆御題詩: 這件汝窯碗造型規(guī)整,胎質(zhì)細膩,釉色如湖水映出的青天,堪稱精美的稀世珍品。目前傳世宋代汝窯碗僅有兩件,除大維德基金會的這件外,北京故宮博物院亦收藏一件。 大英博物館 95號展廳 雄厚的家庭背景 大維德爵士于1892年出生在印度孟買的一個猶太富商家庭,父親是印度銀行(Bank of India)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1913年,大維德爵士移居倫敦,在當時盛行于歐洲的東方藝術熱的影響下,對瓷器收藏開始產(chǎn)生興趣。 大維德爵士與夫人 時勢造“英雄” 1924年,32歲的大維德爵士第一次踏上中國的土地。當時正是中國最后一個封建王朝崩塌后的混亂時期,大量皇宮珍藏的文物通過溥儀、溥杰以及太監(jiān)等各種途徑從宮中流散到社會上,并有謠傳慈禧太后為了籌措“庚子賠款”在1901年將一批內(nèi)府秘藏珍寶抵押給了北京的鹽業(yè)銀行,這使得許多有心之人開始為之動腦筋。 龍泉青釉開光人物紋六棱尊 大維德基金會舊藏《中國陶瓷圖錄》 龍泉青釉開光人物紋六棱尊 大維德基金會舊藏 1924年11月,末代皇帝溥被驅(qū)逐出紫禁城,“清室善后委員會”籌備成立故宮博物院并對外開放,深藏宮中的珍寶得以公諸于世。 清室善后委員會 出生于猶太商賈世家的大維德,不僅繼承了家族巨額的資產(chǎn),更遺傳了猶太商人的機智、敏銳、執(zhí)著和超凡的社會活動能力,他一到中國,便與剛成立的故宮博物院取得了聯(lián)系。 龍泉青釉盤龍蓋罐 大維德基金會舊藏 1927年,鹽業(yè)銀行準備出售慈禧及溥儀抵押在那里且已無力贖回的清室珍寶。故宮博物院為此專門于1927年4月25日發(fā)函請國務院及內(nèi)務部禁止鹽業(yè)銀行變賣、處理清室抵押物品。大維德看到這批清宮舊藏的文物精品后,與鹽業(yè)銀行的談判前后持續(xù)了一年多,通過幾番周折,到第二年才與鹽業(yè)銀行達成一致,購買了其中40多件清宮舊藏的精品。 大清雍正年制款粉彩花鳥紋抱月瓶 大維德基金會舊藏《中國陶瓷圖錄》 大清雍正年制款粉彩花鳥紋抱月瓶 大維德基金會舊藏 在這40多件器物中,大部分為宋代名窯瓷器,其中官窯、哥窯瓷器居多。這些瓷器在一位日本古董商人的協(xié)助下,分三次運出中國,歷經(jīng)磨難,最終成功抵達倫敦。 著名的大維德花瓶 全名元至正十一年款景德鎮(zhèn)窯青花云龍紋象耳大瓶,共兩件,來自中國江西省景德鎮(zhèn),于元代至正年間,即公元1351年燒造。這對花瓶是現(xiàn)存最重要的青花瓷樣品之一,也很可能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瓷瓶。 據(jù)北京故宮博物院的檔案資料介紹: 1929年7月24日,大維德爵士捐款5073.05元,用與修繕景陽宮后院御書房及購置宋、元、明瓷器陳列館的陳列柜; 1929年8月10日,故宮聘請大維德為故宮博物院顧問。位于景陽宮御書房的宋、元、明陶瓷陳列館從展品遴選、展覽設計甚至到說明標簽的撰寫都基本上是在大維德的指導下進行的; 1935年春,大維德發(fā)起和策劃倫敦國際中國藝術展覽會,并作為理事會總干事來中國遴選展品,共選出藝術珍品1022件參展,其中有735件故宮博物院所藏宮廷文物精品。 中國藏品運至英國展出過程↓ 1934年,英國權威陶瓷專家霍蒲孫(R. L. Hobson)對大維德爵士收藏的陶瓷進行了系統(tǒng)的分類和整理,選出了180件重要器物,編著了《大維德所藏中國陶瓷圖錄》(《Catalogue of Chinese Pottery and Porcelain In the Collection of Sir Percival David》)。時任故宮博物院院長的馬衡為這本書題寫了封面及內(nèi)頁。 在入選的這些瓷器中,主要是宋、明、清官窯瓷器,其中宋官窯瓷器居多,占入選器物的一大半。 其中刻御題詩陶瓷18件、古月軒琺瑯彩瓷8件,來源自鹽業(yè)銀行所抵押清宮瓷器27件、源自北京頤和園瓷器1件、其余標明出自中國、日本及歐美收藏家瓷器多件,內(nèi)有端方藏瓷1件、沈吉甫藏瓷5件等,書內(nèi)詳細的器物說明,皆由大維德爵士親自編寫,而書內(nèi)所選多見帶有款識的資料性瓷器,表明大維德爵士對中國文物研究的學者風范,為研究大維德基金會所藏瓷器最重要之文獻善本。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后,大維德的收藏和研究工作被打斷。他積極從事反法西斯的活動。1941年他途經(jīng)上海時被日本憲兵拘押,1942年才得以重獲自由。但他的身體在被日本人關押期間受到極大的摧殘。 大維德中國藝術基金會(Percival David Foundation of Chinese Art)舊址 1964年,大維德去世,享年73歲。 2007年,由于財務原因,大維德基金會關閉。現(xiàn)在大維德基金會的藏品由大英博物館托管。 2009年,英國大英博物館開放95號展廳永久展出大維德爵士的中國陶瓷藏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