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請注明作者與來自第一藥店·藥店人(yaodianren520) 治療感冒的藥物主要是針對感冒引起的頭痛發(fā)燒、鼻塞流涕、咽喉充血、全身酸痛、酸軟乏力等癥狀,以減輕不適、縮短病程及預防并發(fā)癥。因此,目前市面上的感冒藥大多是幾種對癥緩解劑的復方制劑。其中,常見的組方成分可分為以下幾類: 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 、貝諾酯、雙氯芬酸等,用于緩解頭痛發(fā)熱及全身酸痛的癥狀。 馬來酸氯苯那敏 (撲爾敏) 、鹽酸苯海拉明、特非那定、鹽酸曲普利啶、異丙嗪等,用以消除或減輕鼻子發(fā)癢、流涕、打噴嚏、咽喉和眼睛發(fā)癢及流淚等癥狀。 偽麻黃堿、甲基麻黃堿。減輕鼻黏膜充血, 緩解因過敏反應或感冒引起的鼻腔或鼻竇阻塞 (鼻塞) , 以及因炎癥或感染引起的耳阻塞。 氫溴酸右美沙芬、可待因、氯哌斯汀 (咳平) 、二氧丙嗪 (克咳敏) 等, 用于感冒引起的咳嗽癥狀。 愈創(chuàng)甘油醚、羧甲司坦等, 用于解除感冒時的痰多癥狀。常與鎮(zhèn)咳藥聯(lián)合應用于感冒引起的痰多咳嗽。 人工牛黃(解熱鎮(zhèn)驚藥, 協(xié)同解熱鎮(zhèn)痛藥作用)、咖啡因(協(xié)同解熱鎮(zhèn)痛藥作用, 降低抗組胺藥的嗜睡副作用) 、金剛烷胺(用于亞洲A- Ⅱ型流感,有退熱作用)、葡萄糖酸鋅(抑制病毒復制、提高機體抗病毒的能力)等。
如病人只有鼻塞、流涕的癥狀,原則上不需要用含解熱鎮(zhèn)痛抗炎藥的復方抗感冒藥。此外,90%以上的感冒為病毒所致,不需要使用抗生素,除非并發(fā)了細菌感染。 組成抗感冒藥的藥物種類和品種有限,多數(shù)制劑存在有相同的成分。因此,用前一定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避免重復用藥,引起其他副作用。 服用抗感冒藥期間不要飲酒或含有酒精的飲料。因為大多數(shù)復方感冒藥含有對乙酰氨基酚,酒中乙醇可使對乙酰氨基酚的代謝產(chǎn)物無法消除,而轉向與肝腎細胞結合,從而造成肝、腎組織的損傷。此外,乙醇還會增加解熱鎮(zhèn)痛抗炎藥對胃腸道的刺激作用,嚴重者可引起消化道出血、潰瘍。 含有抗組胺成分的感冒藥如氯苯那敏、苯海拉明等有引起嗜睡的副作用,駕駛機動車者、高空作業(yè)者、精細工種操作者應謹慎應用。 妊娠全程應避免使用含抗病毒藥物的感冒藥,因為抗病毒藥可能致畸胎。 因為小兒肝腎功能較弱,一些成人用的感冒藥成分有可能損傷小兒的肝腎功能,如含貝諾酯的制劑一般不能用于 12 歲以下的兒童。因此,建議小兒應服用兒童專用的感冒藥。 (本文僅供專業(yè)人士參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