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老子》第三章的解讀
原文:“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圣人之治,虛其心,食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保惞膽?yīng):老子今注今譯,商務(wù)印書館.P86.以下簡稱《今譯》) 《老子》第三章,是老子以圣人或君人為參照系,通過“無欲”的具體表現(xiàn)形式,進(jìn)一步對“無欲”原則進(jìn)行細(xì)化和深化,直逼操作層面?!叭弧保ā安簧匈t”、“不貴難得之貨”、“不見可欲”),既是“無欲”的內(nèi)容和形式,又是實現(xiàn)“無欲”的路徑和方法。“三不”是“三使”(“使民不爭”、“使民不為盜”、“使民心不亂”)的原因和前提,“三使”則是“三不”的結(jié)果和歸宿。 “賢”,實際上是名利、名譽之名的另一種表達(dá)(賢與不賢本身反映的就是一種名聲)?!吧匈t,好名也。名,爭之端也”。(釋德清語)而“爭名”會帶來“逐利”甚至“爭名”的目的就是為了“逐利”。正如河上公所言:“‘賢’,謂世俗之賢,去質(zhì)尚文也?!簧小撸毁F之以祿,不貴之以官”。去質(zhì)尚文,亦即丟掉本質(zhì)只求名聲之意,此名聲定粘連于官祿財貨。所以,名在利的裹挾下愈益可憎,若再“尚”之,必爭端四起、動蕩不斷。 蔣錫昌在《老子校詁》中說:“《說文》,‘賢,多財也;從貝,臤聲’。不尚賢,猶不尚多財;與下文‘不貴難得之貨’,‘不見可欲’一律,皆指財物而言……不尚多財,則民不爭,此老子正用本義”。(轉(zhuǎn)引自《今譯》,P86)陳鼓應(yīng)先生在上述引文后面寫道:“蔣說頗可參考”。(出處同上)
筆者則認(rèn)為“蔣說”頗可質(zhì)疑。這里的“賢”,結(jié)合下文及全章的邏輯關(guān)系可知,老子的本義就是指“名”而非指“財”(無關(guān)名與財?shù)年P(guān)系緊密度)?!叭弧贝淼氖侨N對象,而不是一種對象,故不能也不可“一律”:“一不”是讓人不因名而爭,“二不”是讓人不因財而爭,“三不”是讓人(不制造誘惑)以免因(起)私心而爭(“可欲”是指在心里引起的欲望——不只是財才能引起欲望——應(yīng)為一種私心)。不制造誘惑,就沒有私心私念產(chǎn)生,故“民心不亂”。“尚”、“貴”、“見”(讀xiàn,“現(xiàn)”的古字)三字的使用,不僅形象生動,而且深刻恰切。 為貫徹和實現(xiàn)“三不”、“三使”,圣人和君人首先要解決百姓的溫飽和健康(在農(nóng)業(yè)社會,家庭多病人必然多貧困)問題(“食其腹”、“強其骨”)。但飽暖思淫欲,強健多奔競。因此,又必須通過“虛心”、“弱志”使百姓達(dá)到自律(“虛其心”、“弱其志”)。這樣一來,百姓就回歸到無知(無智巧)無欲(無邪欲)的淳樸狀態(tài),那些充滿巧智、偽智的奸詐之人不僅失去了市場,而且不敢亂說亂動,若想生存,也只有“淳樸”一條路。
眾多注釋者認(rèn)為,老子“常使民無知無欲”的主張是“愚民政策”,實乃誤解。老子并不主張去除人的正常欲望和正當(dāng)智慧,而是要去除邪欲(或過頭的欲望)和偽智(智巧、“大偽”),目的是使社會安全安定、百姓安居樂業(yè)?!叭弧薄ⅰ叭埂币埠?,“虛心食腹”、“弱志強骨”也好,是為政者依“道”前行的必然選擇,也是“無為而治”的基本要求,同時也是“無為”內(nèi)容的體現(xiàn)。何謂“無為”?這一概念其一是指“禁止反自然的行為發(fā)生”(李約瑟語),不妄為、不亂為即“有所不為”。其二是指 基于以上分析,本章譯文如下: 不推崇、宣揚賢明(名),使百姓不爭奪名利;不貴重稀有珍寶,使百姓不去為盜;不顯現(xiàn)誘發(fā)貪念的事物,使百姓不起私心。所以,圣人治理天下,要凈化百姓的心靈、解決百姓的溫飽、減損不安分的志向、培育健康的體魄,使百姓始終處于沒有偽詐、沒有邪欲的淳樸狀態(tài),讓那些自作聰明的好事之徒不敢胡作非為。以“無為”的方式治理天下,天下必然大治。 |
|
來自: 書頁無卷 > 《道德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