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黃金,雍容華貴,自古以來就被視為財富和權力的象征。因其具有耀眼奪目的光澤,又不易損耗、延展性強,從而被制作成種類繁復、富麗華美的各種器物,顯示著不同地域、時代人們的審美藝術、生活情趣與觀念信仰。 本次展覽匯集了各地重要考古發(fā)現(xiàn)出土的先秦至元代金器的精品,以多元的文化視野,展示中國金器起源、發(fā)展、創(chuàng)新、繁榮的歷程,彰顯中國古代精湛的近期制造工藝,帶領觀眾取追尋那一抹金色的歷史記憶。 一 初現(xiàn) 夏商周時期 受歐亞草原文化的影響,使用黃金進行裝飾的風氣逐漸傳入中國,西北地區(qū)率先出現(xiàn)以黃金飾品陪葬的習俗。商代以后,中原地區(qū)黃金飾品的發(fā)現(xiàn)日益增多,但其紋飾風格、制作工藝和裝飾手法深受青銅器的影響,最終逐漸形成獨特的黃金藝術風格。 夏商周時期,黃金制品不僅開始作為時尚佩飾使用,并且也逐漸成為身份地位的象征,甘肅、北京和山西等地都出土了造型獨特、制作精美的耳環(huán)、腰帶等金器。 臂釧 商(約公元前1600-前1046年) 北京劉家河商墓出土 首都博物館藏 金冠帶 晚商至西周(公元前1200-前900年) 四川成都金沙遺址出土 成都金沙遺址館藏 金腰帶飾 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 河南三門峽虢國墓地出土 河南博物館藏 商周時期,位于西南地區(qū)的三星堆和金沙遺址出現(xiàn)了大量的金器,其數(shù)量、種類以及制作工藝都是目前我國同時期遺址出土的金器之最,不僅表現(xiàn)了古蜀人對黃金的珍愛與推崇,更反映出古蜀先民獨特的宗教信仰和非凡的藝術想象力,代表了商周時期中國黃金藝術的巔峰。 鏤空喇叭形金器 晚商至西周(約公元前1200-前900年) 四川成都金沙遺址出土 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藏 金人面像 晚商至西周(約公元前1200-前900年) 四川成都金沙遺址出土 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藏 金箔虎形飾 商(約公元前1600-前1046年) 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出土 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藏 夏商周時期,中國金器的發(fā)展處于萌芽階段,黃金制品器形較小,紋飾簡單,且多為其它器物的附屬裝飾,或是人體的裝飾。 從分布區(qū)域上看,主要集中于西北、中原和西南地區(qū);從風格上看,南北迥異,反映出不同區(qū)域間價值觀念和信仰習俗的差異;從制作工藝上看,這一時期,古人已運用范鑄、錘揲、鍛打、鏨刻、鏤空、剪切等工藝來制作金器。 二 盛放 春秋戰(zhàn)國時期 近東地區(qū)是世界黃金藝術的發(fā)源地之一。約公元前9世紀,近東文明開始對中國文明產生影響,新疆地區(qū)緊鄰歐亞草原,與中亞、西亞等地區(qū)的聯(lián)系十分密切,出土的金器也體現(xiàn)出近東文明的特點。
金耳飾 戰(zhàn)國至漢(公元前475-公元220年)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烏拉泊水庫墓地出土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鏤空鷙鳥形金飾片 鷙鳥形金飾片 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 甘肅禮縣大堡子山秦墓出土 甘肅省博物館藏 獸面紋盾形金牌飾 云紋圭形金飾片 獸面紋盾形金飾片 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 甘肅禮縣大堡子山秦墓出土 甘肅省博物館藏 甘肅、寧夏和新疆等西北地區(qū)出土的金器特色鮮明。而甘肅馬家源遺址出土的金器在數(shù)量、種類、造型、工藝及審美等方面都達到了極高的水平,代表了春秋戰(zhàn)國時期中國金器發(fā)展的高峰。
1/虎紋圓金牌 2/對虎紋金箔帶 3/獅子形金牌飾 戰(zhàn)國(公元前475-前221年)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烏魯木齊阿拉溝墓地出土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博物館藏 項飾 戰(zhàn)國(公元前475-前221年) 甘肅張家川馬家塬墓地出土 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金臂釧 戰(zhàn)國(公元前475-前221年) 甘肅張家川馬家塬墓地出土 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銅錯金嵌綠松石鉤 戰(zhàn)國(公元前475-前221年) 甘肅張家川馬家塬墓地出土 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中國長城沿線地帶出土的金器具有明顯的北方草原文化風格,其造型、紋飾、工藝及藝術風格等都受到了歐亞草原文化的影響。 尤其是內蒙古鄂爾多斯高原及周邊地區(qū)出土了大量金器。這些金器多以動物為裝飾題材,具有較強的立體感。戰(zhàn)國晚期,這一地區(qū)成為了匈奴人的活動中心,裝飾風格繼承了前代北方草原的特征,又融合了歐亞草原的文化因子,形成了獨特的匈奴金器藝術。
虎冢咬斗紋金帶飾牌 戰(zhàn)國(公元前475-前221年) 內蒙古自治區(qū)鄂爾多斯西溝畔墓地出土 鄂爾多斯青銅器博物館藏 虎形·鹿形金飾 戰(zhàn)國(公元前475-前221年) 遼寧凌源三官甸子青銅短劍墓出土 遼寧省博物館藏 圓錐體彈簧式金耳墜 戰(zhàn)國(公元前475-前221年) 內蒙古自治區(qū)鄂爾多斯西溝畔墓地出土 鄂爾多斯青銅博物館藏 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楚地擁有豐富的黃金資源,不僅率先開始制作黃金器皿,還首先使用了黃金的稱量鑄幣。金器的制作工藝也得到了極大的突破,鑄造、錯金銀、鎏金、鑲嵌等工藝的運用達到了爐火純青的進步。
“卣少”金幣 戰(zhàn)國金郢愛 “口愛”金幣 河南扶溝古城村出土 河南博物館藏 素面金杯 變形龍紋金鎮(zhèn) 戰(zhàn)國(公元前475-前221年) 湖北隨州曾侯乙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館藏 蟠螭紋金盞·鏤空龍紋金匕 戰(zhàn)國(公元前475-前221年) 湖北隨州曾侯乙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館藏 春秋戰(zhàn)國時期,各區(qū)域間的文化交流和互動日漸頻繁,金器的制作工藝與造型藝術也達到了新的高度,并成為社會地位和財富的重要象征。黃金制品的類型更加豐富,除首飾、佩飾、車馬器、兵器以及貨幣外,還出現(xiàn)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黃金器皿。南北方金器制作系統(tǒng)各具特色,各地出圖金器呈現(xiàn)出百花齊放的繁榮態(tài)勢,實現(xiàn)了中國古代金器制作的第一個飛躍性發(fā)展。 三 融匯 秦漢時期 漢代,黃金的地位不斷提高,黃金制品開始進入經濟、政治等多個領域,被賦予更多的社會價值,成為身份地位的象征??脊虐l(fā)現(xiàn)表明,漢代金器中日常用具、明器等數(shù)量明顯增加,類型呈現(xiàn)出多樣化的趨勢,掐絲、焊綴金珠等工藝日臻成熟。
金獸 西漢(公元前202—公園8年) 1962年江蘇盱眙藏出土 南京博物館藏 金餅 漢(公元前202—220年) 陜西西安北郊長安城遺址出土 西安博物館藏 馬蹄金 麟趾金 西漢(前202—公元8年) 漢(公元前202—公元220年) 1982年江蘇盱眙窖藏出土 陜西西安塔雁魚化窯出土 南京博物館藏 西安博物館藏 銅鎏金銀蟠龍紋壺 漢(公元前202—公元220年) 1968年河北滿城劉勝墓出土 河北博物館藏 金飾 漢—漢晉(公元前202—公元420年) 甘肅省、內蒙古自治區(qū)、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秦漢時期,西南地區(qū)分布著滇、昆明、夜郎、邛都等族群,他們創(chuàng)造了獨具特色的地域文化。隨著漢武帝征服西南夷,中原文化大量傳入。西漢中期以后,云南、西藏地區(qū)出現(xiàn)了大量兵器、首飾、佩飾類金器,多具有明顯的北方草原文化因素。 金腰帶和圓形扣飾 漢(公元前202-公元220年) 1992年云南江川李家山墓地出土 云南李家山青銅器博物館藏 鎏金銅鼓形座 漢(公元前202-公元220年) 1992年云南江川李家山墓地出土 云南李家山青銅器博物館藏 鎏金擄掠銅扣飾 漢(公元前202-公元220年) 1956年云南晉寧石寨山墓地出土 云南省博物館藏 雙葫蘆金飾、金花飾片 漢(公元前202—公元220年) 云南省博物館 云南李家山青銅器博物館藏 金釵玉鐲 漢(公元前202——公元220) 1992年云南江川李家山墓出土 云南李家山青銅器博物館 秦漢大一統(tǒng)的確立,促使金銀開采業(yè)和制造業(yè)的規(guī)模不斷拓展,金器的應用范圍也不斷擴大。在漢代“金銀為食器可得不死”的觀念影響下,帝王及貴族等對金器的占有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金器的制作更加精細,種類也更加豐富,涉及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且自漢武帝開通西域以來,西方的金器制作工藝也逐漸被中國工匠所掌握,使這一時期的金器呈現(xiàn)出中西文化交相輝映的繁榮局面。 四 耀世 魏晉隋唐時期 鮮卑是繼匈奴之后活躍在我國北方地區(qū)的古代游牧民族,東漢時始見于史籍,魏晉南北朝時期不斷發(fā)展壯大,并先后建立了地方性割據(jù)政權。鮮卑人喜用黃金制品做裝飾,其中以冠飾和動物紋飾品最具特色。
鹿首金步搖冠 西晉(公元265——317年) 1981年內蒙古自治區(qū)包頭達茂西河子窯藏出土 內蒙古博物館藏 鑲嵌紅寶石金劍鞘 鑲嵌紅寶石金戒指 公元5—6世紀 1997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伊犁昭蘇波馬墓葬出土 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博物館藏 鳳鳥紋金方奇 秦(公元581—619年) 2006年寧夏回族自治區(qū)鹽池青山古峰莊出土 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博物館藏 唐代,金器制作成為了各種手工業(yè)中最具代表性的行業(yè)?;适屹F族對金器的崇尚與“進奉”之風直接促進了金器的生產。中央、地方甚至是私人作坊齊頭并進,產生了大批優(yōu)秀的工匠,促進了金器制造技術的發(fā)展,隨和唐初開放包容的精神,使金器制造受西方文化影響較大,在造型、工藝等多方面都與前代有所改變,工匠的個性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也得到了最大發(fā)揮。 狩獵紋金蹀躞帶 唐(公元618—907年) 1981年內蒙古自治區(qū)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右旗出土 內蒙古博物館藏 鎏金雀鳥紋銀香囊 單輪十二環(huán)純金錫杖 迦陵頻伽紋金缽盂 唐(公元618—907年) 1987年陜西扶風法門寺唐代地宮出土 法門寺博物館藏 獸面金飾 動物紋圓形金飾 方形金銬、金帶扣 唐鳳儀三年(公元678年) 1982年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固原南郊王澇壩村史道德墓出土 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固原博物館藏 安史之亂以后,中國經濟與文化中心南移,南方金器制造開始興盛。由于歷史傳統(tǒng)、審美意識等諸多因素的影響,逐漸形成了北方以西安、洛陽為中心,南方以江浙為中心的兩大生產地,此時四川也涌現(xiàn)出一批制作精美的日用器。
十二生肖金腰帶圈 唐(公元618—907年) 1989年四川廣漢雒城鎮(zhèn)樹林路基建工地出土 廣漢市文物管理所藏 鴛鴦雙魚紋金盒 金龜 金獅子 唐(公元618—907年) 1999年四川綿竹出土 綿竹市文物保護管理所藏 纏枝牡丹紋金發(fā)飾 唐(公元618—907年) 1999年四川綿竹出土 綿竹市文物保護管理所藏 魏晉南北朝時期,西方輸入的金器數(shù)量大增,其與中國傳統(tǒng)風格完全不同的器形、紋飾、技法為中國金器的發(fā)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為隋唐時期金器的繁榮奠定了基礎。唐代,金器的發(fā)展產生了重大變革,在外來器物的影響下,唐代金器在造型、技術上不斷突破傳統(tǒng),講多種文化因素完美融合,同時又不乏創(chuàng)新,并逐漸于唐中期以后完成了金器的中國化過程,唐代也因此成為了中國古代金器發(fā)展史上的巔峰時期。 五 異彩 宋元時期 宋代商業(yè)繁榮,征服對進銀行業(yè)采取開放政策,只在重要的金礦中心設置“監(jiān)”、“務”等管理機構。于是,民間作坊迎來了蓬勃發(fā)展的好時機。 “李四郎金”金牌 “晉李四郎金”金牌 宋(公元960—1279年) 四川成都金牛飽和公社出土 成都博物館藏 瓜形金盞 高圈足金杯 五曲葵口金盞 宋(公元960—1279年)1993年四川彭州金銀器窖藏 彭州市文物保護管理所藏 銀槨、金棺 宋(公元960—1279年) 2008年江蘇南京長干寺地宮出土 南京市博物總館藏 金腰帶 南宋(公元1127—1279年) 1986年重慶南川人民醫(yī)院出土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藏 耳飾 南宋(公元1127—1279年) 1985年湖北斳春羅州城遺跡窖藏出土 斳春縣博物館藏 遼是公元10世紀初契丹族建立的政權,以現(xiàn)今蒙古東部的赤峰地區(qū)為中心。遼代金器在造型、紋飾、制作工藝等方面都直接繼承唐風。杯、碗、盤的造型多與唐代相似,并大量沿襲了唐代金花銀器特有的局部鎏金裝飾手段。
螭首金盤、金杯 南宋(公元1127—1279年) 2014年貴州遵義楊價夫婦墓出土 貴州省博物館 六角形金盞 南宋(公元1127—1279年) 1952年安徽休寧朱晞顏夫婦合葬出土 安徽博物館藏 遼代,契丹族曾遠征西域。在遼代早期,波斯、大食等國都曾先后給遼國進貢。因此,遼代金器中包含了諸多外來文化因素,如摩羯、獅子、鹿等動物形象,體現(xiàn)出草原絲綢之路文化交流與商業(yè)貿易的繁榮。
摩羯紋金花銀盤 遼(公元916—1125年) 2003年內蒙古自治區(qū)通遼科爾沁左翼后旗吐爾基山遼墓出土 內蒙古自治區(qū)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金牌 遼(公元916—1125年) 1982年遼寧中茨榆坨公社出土 河北博物館藏 鎏金牡丹紋銀牌飾 遼(公元916—1125年) 2003年內蒙古自治區(qū)通遼科爾沁左翼后旗吐爾基山遼墓出土 內蒙古自治區(qū)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公主高翅鎏金鏨花銀冠 2003年內蒙古自治區(qū)通遼奈曼旗青龍山鎮(zhèn)遼陳國公主墓出土 內蒙古自治區(qū)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公主云鳳吻吻鎏金鏨花銀靴 2003年內蒙古自治區(qū)通遼奈曼旗青龍山鎮(zhèn)遼陳國公主墓出土 內蒙古自治區(qū)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西夏是黨項族建立的國家。目前發(fā)現(xiàn)的西夏金器不多,但民族特色鮮明,造型素雅,紋飾精美,明顯受到宋代近期的影響。金國是女真族建立的國家。在滅掉北宋后,金國俘虜了一大批金銀工匠,極大推動了金銀制造業(yè)的發(fā)展。
金鞍飾 西夏(公元1038—1227年) 1972年寧夏回族自治區(qū)銀川西夏王陵出土 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博物館藏 迦陵頻伽蓮瓣聯(lián)珠紋金項飾 西夏(公元1038—1227年) 1997年寧夏回族自治區(qū)銀川北塔湖出土 銀川市文物管理處藏 雙鳳花草紋金碗 西夏(公元1028—1227年) 1973年內蒙古自治區(qū)巴彥淖爾臨河區(qū)高油坊窖藏出土 內蒙古博物館藏 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規(guī)模空前的大一統(tǒng)帝國,金器制造也盛極一時。據(jù)《馬可波羅行紀》記載,成吉思汗上都宮殿內所都涂飾黃金,宴飲時使用了大量黃金酒器,舀酒的金杓也足以供10人飲用,宮內所藏金杓、金盞更是數(shù)量巨大。
纏枝花卉紋金發(fā)冠 元(公元1271—1368年) 1956年安徽安慶范文虎墓出土 安徽博物館藏 宋代社會經濟快速發(fā)展,商業(yè)繁榮,金器手工業(yè)隨之興盛。金器制作不僅繼承了唐代的昌盛,而且更為普及,民間作坊逐漸成為當時金器生產的主流,生活化、商品化成為金器的重要特點。宋代金器的種類、造型與當時的社會風貌和觀念意識密切相關,從而使這一時期的金器更多地帶有中國傳統(tǒng)的裝飾韻味,形成了獨特的時代特征。西夏、遼、元等少數(shù)民族政權的金器則在借鑒吸收周邊各文化的基礎上,發(fā)展出富有自身民族特色的風格。 結語 金器,所承載的不僅是藝術、生活與技術,還有多元文化互動的歷史遺痕,及其背后所蘊藏的不同信仰、不同語言、不同民族的人們獨特的世界觀,勾勒出中國金器既一脈相承又多元共融的格局風貌,也使中國黃金藝術成為歷史長河中絢麗多彩的部分,為人類留下無法磨滅的恒久之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