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道提示: 農(nóng)歷十月十二
祁劇是湖南地方大戲劇種之一。它又稱“祁陽班子”,民國初年稱“祁陽戲”,清末又名“楚南戲”,因形成于祁陽而得名。祁劇廣泛流行于湖南省的祁陽、衡陽、邵陽、零陵、郴州、懷化等地區(qū),以及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的全州、桂林、平樂、柳州和贛南、粵北、閩西一帶。和門道君一起欣賞祁劇的藝術魅力吧。 祁劇源于弋陽腔,是明初傳入祁陽后與地方藝術相融合,長期演變而逐漸形成的。據(jù)說為明永樂年間(1403-1424),當時弋陽腔隨江西移民傳至祁陽,逐漸傳播形成。弋陽腔最早的劇目是《目連傳》,其被稱為祁劇高腔之祖。祁劇在明代后期,已成為湖南流行較廣的劇種。
祁劇兼有高腔、昆腔、彈腔3種聲腔,在發(fā)展過程中逐漸地形成永河、寶河兩大流派,其舞臺語言均統(tǒng)一使用祁陽官話。演唱時永河派由鼓師幫腔,寶河派用嗩吶幫腔,聲調(diào)高揚、激越。祁劇劇目繁多,曲牌豐富,是彈腔為主的多聲腔的湖南大戲種。
在表演藝術上,祁劇具有粗獷、夸張、樸實的特點,動作講究眼、鼻、胸、手指、腳尖的配合一致和勻稱協(xié)調(diào),必須符合一定的規(guī)格,稱為“歸子午”。祁劇的表演有一套本劇種特有的嚴格程式:例如“亮相”就規(guī)定要在撩袖、抖袖、整冠或者整鬢之后再進行;“開衫子”則可以分為全衫子和半邊衫子;表現(xiàn)將校轅門侯差和武將出征前的戰(zhàn)斗的準備,動作程序繁雜,規(guī)格嚴謹,難度很高。
清朝康熙、乾隆時期,祁劇社有較大的流傳和發(fā)展,向外遍及廣西、廣東、江西、福建等省。祁劇著名班社在清嘉慶年間有吉祥班、老四喜班等。咸豐、同治(1851-1874)以后,祁劇有了全面的發(fā)展,眾多新劇社、劇目和名家不斷涌現(xiàn)。
在祁劇界,藝人們有“三去贛南”之說,第一批在乾隆時期;第二批是仁和班在同治末年;第三批是福興班在清朝末期民國初年。道光帝時期,藝人龍明信帶領的新福祥班在江西寧化著名一時。民國時期,祁劇第一個女子科班麗華班于1933年在祁陽洪橋創(chuàng)辦。
? 祁劇現(xiàn)行的角色行當可以分為生腳、小生、花臉、丑腳、正旦、小旦、老旦七行。除老旦在重頭戲中較少外,其他各行當又因扮演不同類型的角色分成若干戲路。其中正生包括白須、花須、青須;花臉包括整個凈行角色;丑角有文丑和武丑之別。每個戲班的正旦和和老旦只有一個,除此其他各行都有多人。 |
|
來自: 燕歸故鄉(xiāng)巢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