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yeshanyoga @ 2018.11.12 , 13:00 世界上最小的不會飛的鳥,到底是怎樣來到世界上最遠島之一的呢?這是困惑了科學家們一個世紀的生物學謎題。 荒島秧雞(拉丁學名Atlantisia rogersi),有時候也稱“亞特蘭蒂斯之鳥”,只在地球上的一個地方被發(fā)現(xiàn)過,該地在南大西洋,它有一個很合適的名字——難達島,剛好位于非洲和南美之間。 當科學家們首次發(fā)現(xiàn)這種鳥類時,他們猜測也許是它們的祖先還在海平面低的時候,就沿著橫跨在大西洋上的陸地橋走到了島上。這個理論后來成為了將鳥歸為秧雞屬的基礎,傳說是為了崇敬早已被海淹沒的亞特蘭蒂斯城的隕落。 但現(xiàn)在看來這個理論好像是錯誤的。據(jù)科學日報報道,一項新的鳥類遺傳分析已經(jīng)揭曉了它們現(xiàn)存的最近親屬是誰,這也為它們的祖先是如何發(fā)現(xiàn)自己身處如此之遠的島上,提供了一些有效證據(jù)。 事實證明,這種迷你不會飛的鳥,很可能在約150萬年前就飛到了這座難達島上。當然那時它們還是會飛的,只是后來為了適應這種偏遠棲息地,最后很可能就不會飛了。 雖然荒島秧雞的確很奇怪,但該研究發(fā)現(xiàn),它和南美的點翅秧雞,還有在南北美都發(fā)現(xiàn)過的黑田雞有著深遠的關系。這些鳥都很擅長飛行,也因“殖民”的棲息地廣泛而聞名。 主管該項研究的進化生物學家Martin Stervander這樣說道:“秧雞們好像非常擅長‘殖民’又新又遠的地方,也很會適應不同的環(huán)境?!?/p> 對一只非常熟練飛行的鳥來說,放棄飛行,把自己限制在小小的一座島嶼上生活,真的很不尋常,但這確實是相當聰明的適應。飛行消耗大量能量和資源,而大海中的一片小島上本來資源就不充足。再說,難達島上沒有陸地掠食者,所以也沒必要需要翅膀逃亡。相反,這些鳥兒可以在植被中四處亂竄,以填補小的嚙齒類動物為了占領每個地方所挖的坑。 Stervander說:“這些鳥在島上還沒有任何自然敵人,也不需要為了逃開掠食者而飛走,它們的飛行能力因此也就降低了,最終通過幾千年的自然選擇和進化失去了飛行的能力?!?/p> 所以謎題解開了。但該鳥真的是世界上不知為何能夠找到幾乎不可能的棲息地的,快要滅絕的血統(tǒng)中,唯一,也是最后的幸存成員了。它們的稀少也意味著保護它們的重要性。現(xiàn)在,難達島還相對原始,只是有一些可能和它們競爭的鳥類存在。對自然資源保護者來說,保持這個島原本的樣貌真的很重要。 本文譯自 MNN,由譯者 Ayeshanyoga 基于創(chuàng)作共用協(xié)議(BY-NC)發(fā)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