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丹梅 體制改革 成就貴州京劇院 全國地方院團領(lǐng)先地位 我出生于梨園世家,從小學戲。1986年離開大連京劇團回到貴陽。那時貴州省內(nèi)有11個京劇團,后來改制、合并,就留下貴州京劇院一家。過去這幾十年,貴州京劇院經(jīng)歷過青黃不接、無人管理的蕭條時期,也在不斷引入人才、創(chuàng)排劇目、全國巡演的過程中,逐漸形成氣候,成為如今國內(nèi)知名的京劇院團。改革開放,是挑戰(zhàn)也是機遇,我們走過來了,會一直走下去。 侯丹梅在《王陽明龍場悟道》中飾演姚娥 徐其飛 攝 打破“論資排輩” 大膽啟用年輕演員 過去,貴州京劇院的前身貴陽市京劇團可謂人才云集,四梁八柱齊全,可以同時分出3個演出隊到各地進行巡演。后來由于多元文化的沖擊,劇團日漸式微,進入青黃不接的狀態(tài)。那時的劇場已有40年歷史,羊毛地毯破破爛爛,練功用的海綿毯也臟得不成樣子。我每天練功,一個跟斗翻下去,灰塵撲面,日子久了,竟因此染上了胸膜炎。 在醫(yī)院住了兩個月,剛康復就接到一個去遵義演出的邀請。結(jié)果這一去竟遭遇車禍,臉上縫了30幾針,我心想:“這次是真的完了?!?/p> 回家修養(yǎng)不久,接到第一屆全國青年京劇演員電視大獎賽的參賽通知。本來我已決定放棄,但母親一席話把我“趕”上了北行的火車,她說:“我們唱戲幾十年,從未有過全國大賽的機會,你就這么輕易放棄?死也要死在臺上!”我發(fā)著低燒,去醫(yī)院開了退燒藥、消炎藥的針劑,在火車上給自己打針退燒,就這么到了北京。我用前半段青衣、后半段武生的《鐵弓緣》,拿下了這次比賽中青衣組的最佳表演獎。 我從小跟著父母走過全國不少地方,唯獨家鄉(xiāng)貴陽濃濃的人情味最讓我留戀。上世紀90年代初,貴陽市京劇團依然處于待遇不高、對人才不夠重視的狀態(tài),我也一度產(chǎn)生離開的念頭。劇團的挽留,我對貴州的喜愛,使我留了下來。 那時我還不到30歲,一門心思培養(yǎng)年輕人,不少老演員表示無法理解:“你正是年輕力壯的時候,就該你來唱,為什么把機會給別人呢?” “論資排輩”是戲曲界傳統(tǒng)中不成文的規(guī)矩,資歷老的演員要是沒有退休,那就輪不到年輕人來唱。但我認為這規(guī)矩很不合理。京劇是一門綜合的藝術(shù),同一個舞臺上,演員之間水平不能拉得太大,而那時的劇團已是青黃不接的景象,面對這種狀況,我必須讓現(xiàn)有的演員提高水平,同時還要引進更多的好苗子。 侯丹梅參與排戲 用感情與平臺留人 引進苗子培養(yǎng)新秀 去年,院里的演員馬紅光、楊炳旭曾問我:“丹梅姐,你知道為什么當年我們來貴陽,一下火車就那么狼吞虎咽地吃了800多塊錢的東西嗎?”直到那時我才知道,10多年前我從河南京劇院引進他們時,他們身上的錢只夠買火車站票,30多個小時滴米未進,僅是抱著觀望的心態(tài)來到貴州,一件行李也沒帶。到了貴陽,發(fā)現(xiàn)我們已經(jīng)把寢室和所有生活用品都給他們準備好了,溫馨的氛圍讓他們深受感動,堅定了留在貴州的決心。 早在我當副團長的那10年間,重點抓的工作就是培養(yǎng)年輕人。 90年代初期,貴州的文化主管單位曾撥款到院團,送了不少苗子出去學習,最后回來的只有30多人,不少人選擇留在北京、廣州等一線城市。后來我通過引進的方式,把優(yōu)秀人才帶到貴州,省去長期培養(yǎng)的時間成本和經(jīng)濟成本,這更適應(yīng)貴州的發(fā)展情況。 過去,人們對貴州的印象就是貧困山區(qū),常年多雨,治安不好,不少家長并不同意孩子到這里來。在引進馬紅光和楊炳旭之前,我曾與河南京劇院有過多次接觸,先引進了一批十四五歲的學生,通過以團帶班的方式,讓他們邊實踐邊學習。2006年,我上任貴陽市京劇院院長,又從河南京劇院引進了現(xiàn)在的貴州京劇院副院長馮冠博。到了貴州,馮冠博發(fā)現(xiàn)這里和家長們所說的并不一樣,他非常適應(yīng)這里的環(huán)境,便在這里安頓下來。 馮冠博來這里兩年后,他把琴師張明瑋也帶了過來。隨后,我們陸續(xù)引進了不少人才。李俊博拜我父親侯劍光為師,我叔叔曹劍文是過去京劇院的當家老生,他收詹志凱為徒,去年我也收了李晨陽為徒,還有范玉、楊虹媛、李冉、倪博、王茹一等人才,都是這些年里我們引進的優(yōu)秀人才,可以說我是他們成長的見證者。 貴州京劇院是由過去的貴州省京劇團和貴陽市京劇院合并整改組建的,是省內(nèi)率先實行改革的專業(yè)院團。改革后,我們也面臨著如何激發(fā)員工主動性的問題。我和幾個負責人制定了非常詳細的獎罰方案,所有獎罰都和演員績效掛鉤,我首先以身作則,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對貴州京劇院的演員來說 練功每日必不可少 演出最多的京劇院團 每天這樣“連軸轉(zhuǎn)” 貴州京劇院去年做了489場演出,是國內(nèi)演出最多的一個京劇院團。別人好奇我們是怎么做到的,“連軸轉(zhuǎn)”就是院團的常態(tài),白天進校園,晚上上方舟戲臺,還有省外和國外的大小巡演,幾乎一整年都沒停過。 現(xiàn)在來看,京劇的普及越來越廣泛了。這兩年提出“傳統(tǒng)戲曲進校園”,我們也受邀給貴陽的云巖區(qū)、南明區(qū)、觀山湖區(qū)等地的學校進行培訓,教授戲曲理論之外,也教他們?nèi)绾窝莩?,晚上還請這些音樂老師來方舟戲臺看戲。老師們感觸良多,畢竟京劇是帶韻味的,光有譜不行,要拿捏唱腔才能展開基礎(chǔ)的京劇教學。 在此之前,我們的“戲聚星期五”也已做了很多年。這是專門針對票友搭建起的公益平臺。每逢周五,我們的青年演員先演出30至40分鐘,來自全省各地的票友們再輪番登臺,各展所長,同時我們也會向他們教授一些技巧。很多票友已形成習慣,其中不少人還參加了“和平杯”中國京劇票友邀請賽,在國內(nèi)形成了一定影響。
—
|
|
來自: cxag > 《京劇名劇名段名家名票文武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