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911年10月10日,武漢。 晚上7點的時候,熊秉坤聽到營房里傳來一聲槍響。
那一槍,是武漢新軍第八鎮(zhèn)第八工程營二排的程正瀛開的,擊中的,是二排排長陶啟勝。
程正瀛之所以要開槍,是因為排長陶啟勝發(fā)現他和班長金兆龍正在擦槍裝子彈——在這幾天,風傳武漢城內的革命黨人聯絡了部分新軍士兵準備造反,所以槍和子彈是不準放在一起的。
陶啟勝轉身要跑出去告發(fā),程正瀛抬手就是一槍,打中了陶啟勝的腰部。
不光熊秉坤聽到了槍響,第八營代理管帶阮榮發(fā)、右隊隊官黃坤榮和司務長張文濤聞聲就沖了進去,結果被程正瀛和其他趕來準備起事的士兵全部擊斃。
但是擊斃了這批長官之后,士兵們就站在那里不知所措了。
新軍的這批士兵,確實收到了要“起事”的事先通知,但是前一天因為“共進會”的革命黨人在漢口寶善里制造炸藥時走了火,爆炸聲引來了巡捕,起義計劃被全盤泄露。
雖然革命黨人將起義時間臨時調整到了10月10日,卻沒有人給新兵營送去具體的起義時間——根本就沒人打發(fā)令槍。
這時候,班長熊秉坤站了出來。
熊秉坤不是普通的班長,他是革命黨人在工程八營的總代表。在這天早餐的時候,他其實已經串聯好了準備參加革命的弟兄:“起義名冊已經被收去了,反正是一死,晚上聽到槍響,就動手!”
結果,這一槍卻不是熊秉坤先開的。
但無論如何,這一槍已經打響了。熊秉坤索性就吹起了哨子要求全員集合——
動手了,開干!
隨著這聲槍響,武昌城內各個軍營都開始騷動起來。各路起義軍很快會合,占領了軍火庫,炮轟了總督府,一夜激戰(zhàn),占領了武昌全城。
一天后,漢陽起義成功。
兩天后,漢口起義成功。
四十八天后,清朝內陸十八個省,有十四個省宣布獨立。
八十一天后,亞洲歷史上第一個共和國“中華民國”宣布成立。
一百二十四天后,清帝溥儀宣布退位,清朝滅亡。 嚴格說,1911年10月10日發(fā)生的事,并不能算進民國史,但卻是中華民國成立的必須前奏。 作為改朝換代的一個標志,中國人發(fā)現,他們第一次開始要有自己的總統了。
2
1913年10月10日,紫禁城的太和殿。 一大早,久經江湖如袁世凱,也感到有點緊張。
這一天,是中華民國的“國慶日”,也是他正式就職大總統的日子。
盡管袁世凱無論從能力還是從實力上看,確實是當時中國最適合當大總統的人選,但登上這個總統之位,卻遠非袁世凱當初想得那么簡單。
就在四天前,關于大總統人選的選舉就驚出袁世凱一身冷汗。
那一天,第一輪投票從上午10點開始,到下午3點才結束,袁世凱471票,黎元洪154票,段祺瑞16票,孫中山13票,康有為11票,汪精衛(wèi)2票,還有一票投給了一個大家都熟悉的人——梅蘭芳。
按照規(guī)定,當選總統必須獲得三分之二的選票,所以連飯都沒吃的議員們只能繼續(xù)投票。第二輪,袁世凱得了497票,還是沒過到三分之二,還得投第三輪。
這時候,被袁世凱手下組織來包圍投票現場的“公民請愿團”已經達到了2萬人,一直在呼喊選袁世凱當選的口號。主持人宣布第三輪不許再寫其他亂七八糟的名字,只能在袁世凱和黎元洪之間選一人。
結果,歷經饑餓煎熬的12小時,議員們最終給袁世凱投出了509票,袁世凱終于當選。
緊接著就是10月10日的這場總統就職典禮。 舉辦典禮的地點,放在的故宮的太和殿。
躊躇滿志的袁世凱,那天給參加典禮的所有人留下了兩個深刻印象。
第一個印象,是當時所有的到會議員都是坐北朝南。要朗讀宣誓詞的大總統袁世凱,應該面向議員,面朝北面。
但是,袁世凱不肯,他堅持也要坐北朝南——皇帝都是這樣面對群臣的。
結果雙方爭執(zhí)不下,袁世凱最終和議員們并排站在一起,站北朝南,面對空氣,宣讀了誓詞。
第二個印象,是清朝的皇室宗親溥倫代表退位的溥儀宣讀了賀詞,而作為破除帝制的中華民國大總統袁世凱,做了一個意外的動作:下跪謝恩。
當然,當上大總統后的袁世凱,很快收起了下跪的溫情:
1913年11月4日,袁世凱以國民黨議員參與“二次革命”叛亂為名,下令解散國民黨。
1914年1月10日,因為國會中的國民黨議員超過半數,全解散后,國會已無法正常運作,袁世凱下令解散國會。
1914年2月28日,袁世凱下令解散各省自治會和議會。
兩年時間,從中央到地方,共和國所有的監(jiān)督機關和立法機關,全部報銷。 這是以“辛亥革命”功臣自居的國民黨黨員們最不愿意看到的。
3
1919年10月10日,上海的法租界。 孫中山在慷慨激昂地做一個發(fā)言。
在這份發(fā)言中,孫中山正式宣布:將原先的“中華革命黨”,改組成“中國國民黨”。
事實上,這已經是孫中山將這個政黨第四次改組了。
這個政黨的成立,自然要追溯到1894年。那時候,孫中山創(chuàng)立的這個組織,叫做“興中會”,口號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chuàng)立合眾政府”。但是,這個組織的總部遠在檀香山,對中國影響力可以說近乎于無。即便后來孫中山將總部搬到香港,但依舊影響力甚微——整個組織的名望加起來,還不如孫中山一個人有名。
在不痛不癢了十年之后,孫中山終于下定決心,聯合了在日本的黃興、宋教仁領導的華興會,章太炎、陶成章領導的光復會等大小革命團體,完成了第一次改組——聯合成立了“同盟會”。相對于“興中會”,“同盟會”在中國近代史上留一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一批又一批的同盟會志士仁人,不斷用生命和鮮血踐行自己革命的目標,在屢戰(zhàn)屢敗之后,終于在1911年換來了晚清帝國高墻的轟然倒塌。
但是,中華民國成立之后,“同盟會”內部原先被掩蓋的各種矛盾很快就激化了:有的人想加官進爵,有的人想功成身退,而有的人坐山觀虎斗。這時候,站出來的其實不是孫中山,而是書生意氣的宋教仁。憑借著強大的組織能力和信念,宋教仁聯合了共和黨、國民共進會、國民公黨等當時大大小小的黨派,與同盟會一起合并改組,成立了“國民黨”——這是孫中山的政黨的第二次改組。 1913年,在宋教仁的操盤下,國民黨在選舉中大獲全勝,一舉拿下組閣權。但是,1913年3月22日在上海火車站月臺的一聲槍響,奪走了宋教仁年僅31歲的生命。被迫發(fā)動“二次革命”的國民黨,被實力強大的袁世凱無情吊打,孫中山痛定思痛,在1914年決定將這個政黨第三次改組——改為”中華革命黨”。
但是,第三次改組卻遠沒有前兩次改組那樣振奮人心,因為痛感多年來黨內如同一盤散沙的孫中山,要求重新入黨者必須向自己效忠,甚至還要立重誓,按指紋。這種介乎“幫派”和“獨裁”的做法,引起了當時國民黨內部的軒然大波,連孫中山多年來的革命老戰(zhàn)友黃興也宣布和他決裂?!爸腥A革命黨”最初入黨者不超過500人,巔峰時期也不過1萬多人。
1919年,隨著“五四運動”帶來的洶涌浪潮,孫中山看清了形勢,終于決定第四次改組自己的政黨。
這一次,他選擇了之前的那個名字:“中國國民黨”。
也就是我們現在所熟知的國民黨。
這個政黨,就這樣在1919年登上了中國歷史的舞臺,從廣州到南京,從上海到重慶,從大陸到臺灣。 而在登臺的最初,他們成功承擔起了自己的歷史使命。
4
1926年10月10日,武昌。 李俊卿讓人打開了武昌城的保安門。
李俊卿是吳佩孚麾下河南第三師的師長,他清楚地知道,打開保安門這個舉動,就意味著投降——魚貫涌入保安門的,是已經圍城多達40多天的第四軍。
確切地說,應該是國民革命軍第四軍,他們有個統一的稱號,叫做“北伐軍”。
武昌城的攻克,標志著直系大軍閥吳佩孚的主力基本被全殲,這也讓全力趕來增援的“東南王”孫傳芳感到心有余悸,就連盤踞在北方的奉系軍閥張作霖也感到寒意陣陣——他們知道,接下來北伐軍的目標就是自己。
無論是吳佩孚、孫傳芳還是張作霖,他們怎么也不會想到,幾年前還弱不禁風的廣東國民政府,為何在短短時間里就能迅速培養(yǎng)出一支士氣高昂,戰(zhàn)斗力剽悍的國民革命軍。他們原以為,1925年孫中山逝世后,廣東的政權應該如同一盤散沙,樹倒猢猻散才是。
但是,以黃埔軍校畢業(yè)生為班底的國民革命軍,卻以蓬勃的朝氣,肩負全國百姓希望結束軍閥割據的期待,在1926年7月9日誓師北伐,隨即由南向北,一路風卷殘云。
“北伐戰(zhàn)爭”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由南向北的統一戰(zhàn)爭(另一次著名的統一是明滅元),那些之后影響中國數十年的人物,在這場戰(zhàn)爭中開始慢慢走上歷史的舞臺。 看看這些名字吧:
39歲的北伐軍總司令蔣介石,41歲的總參謀長李濟深,33歲的總參謀次長白崇禧,31歲的總政治部主任鄧演達。
一批當時基本都不到40歲的軍長和師長:第一軍軍長何應欽,第七軍軍長李宗仁,第一軍第二師師長劉峙,第20師師長錢大鈞,第三師副師長顧祝同,第四軍第12師師長張發(fā)奎……
還有一批剛剛30歲左右的年輕團長:葉挺、薛岳、孫元良、蔣鼎文、蔣光鼐、蔡廷鍇、衛(wèi)立煌……
而北伐軍之所以能一路勢如破竹,背后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國共合作。 在北伐軍中,中國共產黨人實際領導了全部政治思想工作,那些人的名字是:周恩來、毛澤東、林伯渠、張?zhí)住⑧囍邢?、蕭楚女、惲代英、李富春、聶榮臻、蔣先云……而李富春、朱克靖、羅漢、林伯渠、肖勁光等共產黨員紛紛在各個軍中擔任黨代表或副黨代表。
那是一段可能后來國共兩黨都會感慨的歲月: 同一所軍校畢業(yè),同一個戰(zhàn)壕御敵,同一個戰(zhàn)場沖鋒,為了同一個目標。
5
1934年10月10日晚,瑞金。 周恩來回望再三,翻身騎上了馬。
這一天晚上,中央紅軍主力紅一、三、五、八、九軍團及機關直屬隊共8萬多人,離開了自己的根據地江西省瑞金,準備去湘西與紅二、六軍團會合。
那一年,周恩來36歲,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紅軍總政委。
當時周恩來可能自己也不會想到,等待他和整個紅軍的,是一段前所未有的艱苦卓絕的行程。
而這段長達兩萬五千里的行程,后來被稱為“長征”。
這次“戰(zhàn)略轉移”,原先或許是可以避免的。
1934年的夏天,在經過慘烈的搏殺之后,當時的中共中央領導人,年僅27歲的博古無奈地發(fā)現,自己和德國軍事顧問李德制定的防御戰(zhàn)略已經完全失敗。面對蔣介石“第五次圍剿”的100萬大軍,放棄靈活戰(zhàn)術而層層設防,正面拼死防御的紅軍已經失去了繼續(xù)堅守的能力和機動的空間,再不撤退,整個紅軍就將面臨滅頂之災。
這是中國共產黨在整個建黨歷程中遭遇的重大危機。然而,之后進行的“長征”,卻也成為了這個政黨體現自我糾錯能力,展現頑強生命力的一個最佳范本。
血戰(zhàn)湘江,四渡赤水,爬雪山,過草地。
在整個長征期間,中央紅軍一共進行了380余次戰(zhàn)斗,攻占700多座縣城。整個紅軍犧牲了營以上干部多達430余人,平均年齡不到30歲,共擊潰國民黨軍數百個團,其間共經過14個省,翻越18座大山,跨過24條大河。
而從某種意義上說,整個長征期間最重要的一次“戰(zhàn)役”,其實發(fā)生在遵義的一間會議室。在這間會議室里,共產黨之前錯誤的路線和戰(zhàn)略被糾正,毛澤東的領導地位被重新確立。
1935年10月,疲憊的紅一方面軍歷經兩萬五千里,終于抵達了陜北。出發(fā)時近9萬人的隊伍,最終只剩下了不到1萬人。
但周恩來卻說了一句話:
“我們紅軍像經過一場暴風雨的大樹一樣,雖然失去了一些枝葉,但保留下樹身和樹根?!?/p>
歷史證明,周恩來說的沒錯。
6
1935年的10月10日,上海。 劉長春在音樂的伴奏下,和其他運動員一起走進了江灣體育場。
劉長春參加的,是第六屆中華民國全國運動會開幕式。
這屆全國運動會,是整個中華民國歷史上規(guī)模最大,也是舉辦得最成功的運動會。
當時的運動會舉辦場所,是剛剛落成的上海江灣體育場,號稱全亞洲最大。參加本屆全國運動會的,一共有38支隊伍,其中34支來自全國各省,另有四支是香港、菲律賓、馬來亞、爪哇的華僑代表。所有的運動員和官員加在一起有2700人。
劉長春參加的項目是男子100米和男子200米。事實上,作為運動員,他登上過比這個更大的舞臺——1932年的洛杉磯奧運會。
沒錯,他是中國參加奧運會的第一人。
雖然劉長春在奧運會上的這兩個項目都發(fā)揮不佳,但以他的實力,在國內奪得冠軍是毫無懸念的。不過,對劉長春而言,感受最深的并不是運動員和金牌之間的關系,而是一個國家體育和這個國家國力之間的關系。
1932年的洛杉磯奧運會,劉長春獨自一人代表中國參賽,在海上漂了三個星期才抵達,站上場比賽的時候,腳步都是飄的。比賽結束后,他甚至沒錢買船票,在華僑的贊助下才最終回國。
而1935年的這場全國運動會,看上去似乎是一次成功的盛會,中國人也可以自己舉辦自己的運動會了。
但是,在當時的時局下,體育傳遞的和平和友愛,卻無法與現實所對應。
在這屆運動會期間,每天到場觀看的市民都不下十萬人,但所有人對這屆運動會最動容的,還是開幕式上的一幕鏡頭:
包括劉長春在內,來自東北省份的運動員入場時,是舉著象征白山黑水的黑白旗入場的。
而他們身上穿的,是全黑的衣服。
那是孝服。
7
1938年10月10日,東北。 在稀薄的晨霧中,冷云對著不遠處摸向宿營地的日軍,開了一槍。 她的這一槍,只是為了吸引注意力。
冷云是東北抗聯第五軍第一師婦女團的指導員。她所在的部隊,是第一師的師部部隊,大約100多人。
這一年的夏天,日本的關東軍集結了偽蒙軍和偽滿軍,開始對一直活躍在松花江下游的東北抗聯進行“三江大討伐”??孤摰牡谒摹⒌谖遘姄p失較大,被迫向西轉移。冷云所在的第一師師部,昨晚就宿營在烏斯渾河旁。
但是,一個叫葛海祿的漢奸,向日軍通報了抗聯戰(zhàn)士宿營的位置。
1000多名日軍和偽軍摸上來的時候,其實冷云和身邊7個婦女團的戰(zhàn)友并沒有被發(fā)現,因為女同志的宿營地和師部男同志的宿營地有一定的距離。但冷云看到敵人撲向的是師指揮所,那里有師長關書范和其他師部人員。
幾乎毫不猶豫,冷云就向日軍開槍了。
果然,日軍以為自己中了埋伏,隨即立刻向冷云她們的宿營地撲來。而師部的男同志們聽到槍聲后,也都驚醒了,開始突圍。
師部的人順利沖出包圍圈后,聽到冷云她們八個女戰(zhàn)士在齊聲喊:
“快往外沖,保住槍!抗戰(zhàn)到底!”
一批戰(zhàn)士想沖回去救人,但發(fā)現根本沖不回去。
包圍圈越縮越小,冷云帶著7個女戰(zhàn)士邊打邊退,很快退到了烏斯渾河的河邊。
毫無疑問,她們沒有退路了。
此時,偽軍開始笑著對她們喊話:“投降吧!皇軍不會虧待婦女的!”
而冷云的回答,是扔出最后一顆手榴彈。 趁敵人臥倒的機會,冷云拉著七名戰(zhàn)友,唱著《國際歌》,手挽著手,走進了水流湍急、冰寒刺骨的烏斯渾河。
這八名抗聯女戰(zhàn)士的名字是:冷云,胡秀芝,楊貴珍,郭桂琴,黃桂清,王惠民,李鳳善,安順福。
其中冷云年紀最大,23歲。王慧民年紀最小,只有13歲。
冷云她們不知道的是,她們用生命救出的師長關書范,經此一戰(zhàn)后信念崩潰,不久后就向日軍投降了。 但冷云她們可以欣慰的是,整個東北抗日聯軍在整個抗日戰(zhàn)爭中,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這支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后部隊苦苦堅持了整整十四年,先后殲滅日偽軍共18萬,牽制日軍兵力超過70萬。
在最先淪陷的東三省土地上,中國人從來就沒有放棄過抵抗。
8
1945年10月10日,重慶。 張治中掏出鋼筆,在面前的協議上簽上了自己的名字。
張治中的身邊,是王世杰和張群,他們此時的身份,是國民黨的談判代表。而坐在他們對面的,是共產黨的談判代表:周恩來,王若飛和邵力子。
所以,他們簽訂的這份協議,自然不是普通的協議。它的全名叫做《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而我們更熟悉的叫法,是“雙十協定”。
而促成這份協定最終出臺的,并非臺前的雙方代表,而是幕后的蔣介石和毛澤東。
日本無條件投降后,中國的外部壓力消失,而之前隱藏的國共矛盾再次浮上水面——在東北、華北及中原部分地區(qū),國共兩黨的軍隊開始因為接管城市和接受物資而頻頻沖突。
在取得戰(zhàn)略主動權后,蔣介石首先出牌:先后發(fā)出三封電報,邀請毛澤東到重慶來進行和平談判。
在蔣介石看來,這張牌打得有百利而無一害:發(fā)出邀請,證明自己希望和平的姿態(tài)。而毛澤東肯定不會來,那就證明共產黨無意和平。
但出乎蔣介石和當時外界的預料,毛澤東居然真的來了。
在重慶,這對糾纏了十幾年的“冤家”微笑著并排出現在記者面前,蔣介石親切地稱毛澤東為“潤之”,而毛澤東禮貌地回應“蔣委員長”。
但在禮貌微笑的背后,是雙方針對各自完全不可能趨同的立場,進行一場艱苦卓絕的談判——整整談了43天。
從公布的《雙十協定》內容來看,國共雙方基本達成了以下共識:
承認和平建國方針,以對話形式解決爭端,避免內戰(zhàn),建設獨立、自主和富強的新中國,徹底施行“三民主義”。迅速召開政治協商會議,制定新憲法。中國共產黨承認蔣介石及南京國民政府對中國的合法領導地位。
但是,明眼人一看就知,有兩個最核心的內容,這份協定一點都沒有觸碰——說明雙方根本沒達成協議。
一個是軍隊問題。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zhàn)爭后大約擁有120萬人的武裝,但蔣介石給出的極限是:縮編為12個師。
一個是根據地的問題。蔣介石要求共產黨上交在抗日戰(zhàn)爭中在敵后建立的全部根據地。
而這兩個關鍵點如果雙方沒有共識,那么這份協議其實沒有任何約束效力。
事實上,雙方也都清楚這一點。
蔣介石的國民黨軍隊在各個方面都占有極大優(yōu)勢,他愿意和談,只是為了應付一下美國人以及國內和平人士的壓力,以及為接下來的決戰(zhàn)爭取時間。而讓堅信“槍桿子里出政權”的毛澤東交出中共的軍隊,也是絕無可能的事情。
在雙方談判期間,國共雙方為了爭奪談判桌上籌碼的大小軍事沖突就沒有停止過。1946年6月,認為已經做好充分準備的蔣介石輕松撕毀《雙十協定》,開始大舉進攻中共軍隊,內戰(zhàn)終于全面爆發(fā)。
而作為《雙十協定》簽字代表之一的張治中,是非常不愿意看到國共內戰(zhàn)的。但他可能沒有想到的是,就在簽訂協議的短短四年后,他就又要作為國民黨代表,飛到北平與共產黨再進行一次和談。
只是那一次,就遠沒有這一次那么從容了。
9
1947年的10月10日,陜北。 毛澤東起草了一個文件,公布了一個文件。
那份起草的文件,叫做《雙十訓令》,但大家更熟悉的,其實是它的全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關于重行頒布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訓令》。
三大紀律,指的是: 一切行動聽指揮;不拿群眾一針一線;一切繳獲要歸公。
八項注意,指的是:
說話和氣;買賣公平;借東西要還;損壞東西要賠償;不打人罵人;不損壞莊稼;不調戲婦女;不虐待俘虜。
這些看似直白簡單,甚至有些瑣碎的要求,如果放到當時國民黨一些將領的桌上,可能會被報以一聲嗤笑:這些泥腿子和土包子老是搞這些沒用的東西。
但恰恰是這份每個士兵都能看得懂,記得牢的文件,把當時的解放軍打造成了一支完全不同于國民黨軍隊的武裝力量。
那份公布的文件,是以中共中央的名義頒布的,名字叫做《中國土地法大綱》。
這份不到2000字的大綱,核心思想其實只有一個:把土地分給農民,保證每個農民耕者有其田。
這兩份文件出臺的時候,正是國民黨軍隊剛剛結束全面進攻,開始轉入重點進攻的時候。那些滿心以為可以很快結束“圍剿”的國軍將領們不會想到,僅僅兩年之后,從蔣介石開始,就會都開始檢討和反思自己的錯誤,研究共產黨獲勝的秘訣究竟在哪里。 這不是數十年后一些人嘴中簡單一句“蔣公大意”或“土共陰險”就能解釋得清的。
為什么國共內戰(zhàn)時期,共產黨的軍隊紀律嚴明,打起仗來進退有序,士氣高漲?甚至明明之前萎靡不振的國軍士兵,被改編為解放軍士兵后,也立刻開始生龍活虎?
為什么解放區(qū)的老百姓會真的會把解放軍戰(zhàn)士當成自己的子弟兵,甚至幾十萬上百萬民工愿意冒著槍林彈雨,推著小輪車為前線的解放軍運送糧食,搶送傷員?
這些讓很多國民黨將領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其實在這兩份文件中就能得到很多啟發(fā)。
10
1948年10月10日,焦玉山在陣地上給上級打了一個電話。
“請首長放心!人在陣地在,不會讓敵人前進一步!”
焦玉山是東北野戰(zhàn)軍四縱12師34團的團長,他們團正面防守的陣地,在塔山。
1948年10月的東北戰(zhàn)場,國共雙方已經進入了決戰(zhàn)的態(tài)勢。根據中共中央的指示,林彪率領東北野戰(zhàn)軍發(fā)動“遼沈戰(zhàn)役”,首先圍攻的就是東北的門戶錦州——拿下錦州,就基本上可以把在東北的50萬國民黨軍隊“關門打狗”。
深知錦州利害關系的蔣介石隨即組建11個師10萬人的“東進兵團”,由17兵團司令官侯鏡如率領,從葫蘆島拼死馳援錦州。蔣介石給侯鏡如下的是死命令:“必須要把這一仗打好,不然我們在東北就全完了!”
而從葫蘆島馳援錦州的必經之地,就是塔山。
從10月10日凌晨開始,國民黨軍隊開始對塔山阻擊陣地展開了潮水一般的進攻,一個上午就發(fā)動了7次沖鋒。
負責防守塔山陣地的,是東北野戰(zhàn)軍主力部隊四縱。盡管從軍官到士兵都是久經沙場的老兵,但即便數十年之后回憶這場“塔山阻擊戰(zhàn)”,他們卻依舊唏噓不已:太艱苦了。
之所以覺得艱苦,一是因為蔣介石下了死命令,所以國民黨軍隊在進攻中動用了空軍和海軍的立體攻擊,對塔山陣地進行了狂轟濫炸;二是國民黨官兵在這次進攻戰(zhàn)中也表現出了驚人的戰(zhàn)斗意志,有很多次步兵沖鋒甚至是在沒有炮火掩護的情況下強行突擊,大批胸口掛著手榴彈的國民黨“敢死隊”隊員不要命一般地沖向解放軍的陣地,隨后倒在機槍槍口之下。
在六天的血戰(zhàn)中,國民黨軍隊從一開始以營為單位的沖鋒,到最后上升到以師為單位的沖鋒,甚至不顧戰(zhàn)斗隊形漫山遍野地往上沖。但阻擊的解放軍像釘子一樣釘在塔山陣地上,一寸也沒有后退。
10月15日,傳來了錦州被攻克的消息,侯鏡如軍團已經無城可援,只能全面撤退,留下了近7000具尸體。而作為陣地防守方的四縱,6天內的傷亡也接近了4000人,正面防御陣地上的34團,最后只剩下了20多人。
塔山關系到錦州,錦州關系到東北,東北戰(zhàn)場的戰(zhàn)局,其實奠定了整個解放戰(zhàn)爭的局勢。 逆轉的局勢。
從并肩戰(zhàn)斗到手足相殘,國共20多年的恩怨情仇,終于在之后的一年時間里就迅速分出了結果。
【饅頭說】
|
|
來自: 昵稱46605876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