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筆記·獨特思維 本文優(yōu)質(zhì)度:★★★★★+ 口感:海鮮燴飯 筆記君邀您,先思考:
芒格曾說過兩句話,如仙露明珠。
所以我想芒格肯定是樂于傳道解惑的,雖然其并非著作等身,但光聽聽這個年近期頤的老人談?wù)勅松?,我們也會獲益匪淺。
但讀他的文章與演講,你讀完以后可能感覺就跟啥也沒讀一樣。 這說明什么?這進一步地說明了芒格是個哲學家,是一個可以一生低首相拜之人。
芒格太大,我且斗膽碎筆寫之。
一、思維模型 (Mental Models)
芒格既不好寫也不好學。 一來他嘴比較碎,調(diào)教起來喜歡東一句西一句。 二來作為一思想家,芒格的精神世界比較滂沱,既有下里巴人又有陽春白雪。
這與他的教育背景與職業(yè)履歷相關(guān)。數(shù)學、物理學、氣象學、哲學、法學、經(jīng)濟學、金融投資學,行伍戎馬、訟師生涯,再加上大幾十年歲月的摧殘。 于是芒格老而近妖。
當然知識只是顏料而不是匠作。
在接觸了五花八門的海量知識之后,你有可能成為芒格,但更大可能是成為博古知今的北京出租司機——知識多了雜了而缺乏歸納合璧,表達出來就容易變成貧嘴。憤世嫉俗,夸夸其談。
為了避免這種尷尬,芒格非常強調(diào)從知識中抽離出一些最精華的模型加以融貫,以期形成一種“思維模型的網(wǎng)格”(latticework of mental models)。 這是芒格教給我的第一課。
“模型”倆字容易把我們震住,一般建模都覺得是隔壁學霸才能干得出來的高科技;但西方人常說的Model其實是一個挺隨便的詞。
模型是什么?芒格認為:
任何能夠幫助你更好理解現(xiàn)實世界的人造框架,都是模型。
舉例說一些生活中常用的模型: 比如奧卡姆的剃刀(哲學)、格雷欣法則(經(jīng)濟學)、泊松分布(統(tǒng)計概率學)、確認偏誤(心理學)、鄧巴的數(shù)字(人類學)、帕累托定律(經(jīng)濟學)、機會成本(經(jīng)濟學)、現(xiàn)金流折現(xiàn)模型(金融學)等。 這些都是無比實用的思維框架。
芒格說:你首先必須要去學習關(guān)鍵學科中的這些 big ideas,然后你將這些模型串成網(wǎng)格,并確保在你的余生里可以對這個網(wǎng)格調(diào)用自如。
為什么需要模型的網(wǎng)格?
如果工具不多,那么過度使用幾成必然。
芒格常引用老話說“如果你手里只有一個錘子,那你看誰都是釘子”,此句諺語已經(jīng)把這個問題說透了。
比如一個經(jīng)濟學的學生,經(jīng)典的需求曲線表明商品價格越高需求越低。
他拿著這個大榔頭去敲經(jīng)濟學問題的釘子,很多時候是敲得順手的。 但碰到某些殘酷現(xiàn)實,諸如為什么LV這種塑料包能賣到那種荒謬的價格而且需求居然還越來越大,他就要錯亂。
這時候你就需要心理學或者人類行為學的一些觀點。
比如這些商品可能是韋伯倫商品(Veblen goods),需求隨價格升高而升高。
它們不僅有淺層次的效用,而更深地關(guān)系到炫耀與性隱喻、繁衍與存續(xù),關(guān)系到社會競爭暗示與階層接納——“你看我有XXX了,你該喜歡/接受我了吧?”
勞力士就是韋伯倫商品的另一個好例子,其實當年遠不是什么硬貨,1981年一塊水鬼大概只賣九百美元。
后來勞力士放飛自我標價一路狂奔,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價格越漲居然銷量越好。
現(xiàn)在同型號的水鬼大概七八千,乃Veblen goods 的典范。 所以思考此類問題的時候,如果你腦中僅有經(jīng)典供需模型,肯定是要懷疑人生。
而格雷厄姆式的“價值投資”其實就是一個思維模型,簡而言之你要做到這四點:
價投是一把政治正確的大榔頭,當拿著這把榔頭的時候,我就感覺檔里揣著擎天柱,忍不住要睥睨四方。
我曾以為價投這個模型里最難的部分是“確定內(nèi)在價值”,但是在以往的投資中,沒有死在計算內(nèi)在價值上,而是死在建立安全邊際上。
安全邊際要解決的問題其實是風險控制,而風控里極為重要的一點是不與虎謀皮。 資產(chǎn)價值數(shù)字上的折扣固然吸引,但不考慮更廣義的安全邊際,再大的折扣也是海市蜃樓。
所以即使是價值投資如此偉岸的一把大錘子,你也不能只有這一把錘子。
雖然現(xiàn)代教育的邏輯是你在專才化之前先要通才化,雖然大學的任務(wù)理應(yīng)不是培養(yǎng)一技之長而是培養(yǎng)一生之所,然而大多數(shù)人接受的教育仍然是單模式化的。 大學技?;且患У氖?。
芒格認為投資也是如此,投資不是諸如炒菜、做鞋、素描、開挖掘機一樣的特種技能,而是一種綜合性極強的大招。
而決策能力需要一個思維網(wǎng)格,需要你像機器貓一樣有個袋子,里面裝滿各種各樣的思維模型。
任何一個單一模型再完美,都會有自己的局限性。
當然,肯定有一些模型比另一些模型更管用,錘子殺傷力肯定比不過飛彈。
在所有的模型中,芒格本人平生最愛這兩個:
他認為通過這兩者可以參悟許多事。
比如后者,在商業(yè)社會里最好的利益捆綁法就是自己打包自己的降落傘。
羅馬人如何保證拱門造得牢靠? 每當拱門造好,建拱門的建工們就要站在拱門底下,目送支撐拱門的腳手架被拆掉。
永遠不要低估利益捆綁和激勵機制的威力。
參悟所有的姿勢,融貫所有的知識。這樣想來,你恐怕不是一個投資者,你根本就走上了成為一哲學家的不歸路。
二、沒人會吃狐貍?cè)?/strong>
再來說說芒格的投資觀/價投觀。
首先芒格肯定是很憎惡群體性投機泡沫的,他說眾人扎堆就如同一窩旅鼠,喜歡長途跋涉,然后集體跳海。
所以他對比特幣、區(qū)塊鏈這樣的坑貨是絕對的刀子嘴磚頭心,用盡比喻、極盡吐槽與嘲諷——反社會、傻缺、無良、耗子藥、交易翔。 芒格認為,炒作比特幣就跟王爾德描述的英國人狩狐一樣:
芒格已經(jīng)與巴菲特、比爾·蓋茨組成了反比特幣三巨頭。他們時不時杠精上身,要上節(jié)目給比特幣來個三連擊,反正美國幣圈的人恨他們恨得咬牙切齒。
當然這三位大神堅持敵視比特幣是符合人設(shè)的,他們沒有必要冒晚節(jié)不保的險去支持一場無厘頭的荒宴。
對于芒格而言,投機是不可能的(該投的機早年都投過了),活到這份上再投機性價比太低,高科技又不會做,所以就搞搞價投。
與一般的從格雷厄姆那里走來的價投一樣,芒格自然強調(diào)資產(chǎn)的內(nèi)在價值與價格的分離,也強調(diào)市場躁狂的雙相情感障礙(bipolar)。
同時,也繼承格雷厄姆那一套價投原教旨主義的總體精神和原則。
來說說芒格的價投思想的發(fā)展。
格雷厄姆認為如果你能以內(nèi)在價值2/3的價格買到一家公司,那么就算管理層是個老年癡呆也無所謂。
但芒格認為格雷厄姆有很大的時代局限性。 格老的盛年是在資本主義的休克期——大蕭條后的那幾年,而休克中的資本主義是沒什么競爭性的,不僅公司之間無力競爭,對于投資者而言也沒什么人跟你在股市上競價。
于是就出現(xiàn)大量格雷厄姆所津津樂道的Net-Net的投資機會(即在公司股票的總市值低于公司的流動資產(chǎn),并超出總負債時買進)。
但在許多年后的今天,如果你還按圖索驥地想找這樣的機會,被坑起來可能心臟會受不了——能達到如此可憐的估值的公司必然有其可恨之處。
所以,芒格認為格雷厄姆的用好價格買湊合的公司,不如費雪的用湊合的價格買好公司。 當然這兩者雖然都可以說成價投,但后者要求你能看出好公司——看準行業(yè)看準人,而前者退而求其次地要求你看出一個好資產(chǎn)。
可以說格雷厄姆的價投更純粹,適合于熊到一塌糊涂的市場;而蒸蒸日上的太平盛世里,費雪那一套靠譜。 巴菲特常說自己是85%的格雷厄姆+15%的費雪。
但事實上我認為這兩個數(shù)字倒過來大概差不多,巴菲特與格雷厄姆已經(jīng)漸行漸遠,與費雪倒已基本實現(xiàn)靈魂合體。
巴菲特回憶說:“五十年前查理就告訴我,以湊合的價格投資好公司遠比以好價格投資湊合的公司要好得多”。 可見芒格對于巴菲特投資哲學轉(zhuǎn)變的影響。
縱觀伯克希爾近幾年的投資,沒有一筆不是用湊合的價格去搞好公司。
格氏價投與巴氏價投之間,相差了一個芒格。
巴菲特自己的說法是:“格雷厄姆教我撿煙蒂買賤貨,但查理將我從這種限制性的觀點中挪出來,打開了我的視野?!?/span>
可見格雷厄姆、賽思·克拉曼的那種原教旨價投,真非我等可學。
三、論投資的集中與分散
芒格強調(diào)下重注,包括三點:
芒格喜歡玩撲克,我們就以德?lián)渑e例。
玩德?lián)?,上來拿到“草?、方片7”這種牌那直接認輸就好了,你對爛牌仁慈就是對籌碼殘忍;
如果你拿到AQ但感覺桌上有AK,結(jié)果被加注、被控制了,這時應(yīng)該果斷棄牌止損,這時候的AQ比27贏面還小,雖然AQ看起來是個“挺好的機會”;
而如果你幸運地拿到了AA,就要想方設(shè)法在看到失敗前拖著別人凹硬(當然這中間會有很多曲折),反正從EV而言凹到就是賺到。
好牌能多賺,爛牌能少虧,德?lián)渚退闳腴T了。
而對于德?lián)湫率侄?,A-10以下的牌全失敗,也就是拿到爛牌一律放棄,一般會是一個好策略,所以你要能等能忍。
芒格認為在投資上也應(yīng)是如此。大多數(shù)時候你應(yīng)該在調(diào)研、閱讀、交談、思考,再不濟就吹吹牛逼做做保健,而不應(yīng)花時間在不停交易上。
在終于等到你徹底占上風的機會來臨時,你得下大注,因為這種機遇你一輩子應(yīng)該也見不到太多個。 巴菲特有一個大家都熟悉的理論叫“二十個打孔位的打孔卡”,
因為打孔位少,你倉位必然集中;也因為打孔位少,你下手必然重注。 所以當勝率對你非常有利的關(guān)鍵時候你應(yīng)該大聲喊出我要你,然后凹硬、無懼撲街。
愛恨情仇燃一把熱血,好機會那么稀缺,找到它們已經(jīng)如此的艱難,有些時候就應(yīng)該跟命運攤牌。
芒格反對學術(shù)圈談的diversification——或者說是過度分散——他認為是胡說八道。
他同時也認為Beta和現(xiàn)代組合理論(MPT)是胡說八道,用波動衡量風險是胡說八道。
他倒并不反對適度分散——比如十個持倉——他反對數(shù)學上的那種極致的分散,因為這會無可避免地讓你投資到庸俗不堪的公司上。
在這一點上價投差不多都能形成共識,如卡拉曼所說,想要降低風險,分散到10到15個以上就足夠了。再進一步分散都是虛妄。 芒格認為:把現(xiàn)代組合理論搞得無比透徹無比精妙,那你可能會是一個好的數(shù)學家,但真的投資起來你仍然會像一只錨一樣地沉淪。
四、論嫉妒心理
雖說支配市場的情緒無非是恐懼與貪婪,但我覺得恐懼遠大于貪婪。 因為大多數(shù)時候驅(qū)使群體作出不理智行為的主要情緒不是貪得無厭,而是害怕踏空。
理解了這一點,就非常能理解一個個泡沫前赴后繼的形成——真不是因為我們貪心,真的是因為受不了隔壁辦公室小張一天內(nèi)賺到了我一年的錢。
這種情緒芒格多次說到。
芒格認為眼紅別人賺錢比自己快,這是一種要命的原罪(嫉妒被神學家解釋為七宗罪之一)。
而且嫉妒是最蠢的原罪,因為它是唯一不會讓你覺得爽的原罪。
七宗罪包括貪婪、淫欲、暴食、傲慢、嫉妒、憤怒、懶惰。 飽食淫欲讓你肉體銷魂,憤怒讓你內(nèi)心釋放,傲慢讓你有裝X的快感,唯有嫉妒是一朵百害無利的毒花,妒火中燒,唯有痛苦。
在現(xiàn)代社會里嫉妒心的副作用很多——仇富深、戾氣重、心態(tài)崩,搞得身心無比疲憊。
被房子、被比特幣、被某一年的大牛市折疊過階級的人們,他們無比緊張,害怕踏空的焦慮與對鄰居的嫉妒一遍一遍百爪撓心。 正是這種情緒——而非貪婪——最后成就了泡沫最膨脹的那一瞬間。
巴菲特也不止一次說過,驅(qū)使這個世界的不是貪婪,而是嫉妒。
另外,想到人生的嫉妒與嫉惡如仇,我也就想到了做空交易。
如果我沒搞錯的話這也是《窮查理寶典》里唯一一次提到做空: 作為一個賣空了的空頭,看到唱多者在那里春風得意真是心如刀絞。而你的一生不值得花那么多時間在這種痛苦上。 Being short and seeing a promoter rake the stock up is veryirritating. It's not worth it to have that much irritation in your life. 結(jié)語
說了很多也很散,這是有原因的——芒格自己寫東西就都非常散。哲學家思想者么,你不能怪他。
但是芒格的這顆古靈精怪的腦袋里產(chǎn)出了大量的奇思妙想,無論我們是否做投資,都應(yīng)該好好品味一下。
比如思維模型網(wǎng)格,我們生活中不自覺地也會運用;但更多的時候我們會執(zhí)著于自己所依賴的路徑,去犯“一個榔頭敲天下”的偏誤。
另外在他的著作里,你總會見到這樣一個憤世嫉俗的芒格:
換成別人我會覺得不夠謙遜,但這是芒格,又有思想又能賺錢,他說什么都他的道理。 對于我而言芒格的市儈智慧(worldly wisdom)與犬儒主義(cynicism),看似矛盾卻又師出同門,組合在一起特別耳目一新。
其言其智,增一分嫌膩,減一分則太瘦;而他的態(tài)度,率性而為,大快人生。
當然你勿須低首相拜,但是一生虛懷讀芒格,這個動作大概是沒錯的。 |
|
來自: 王偉f35cek9vz4 > 《筆記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