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2748056 作者:吳春燕 所屬班級:廣東省陽江市江城區(qū)2班 地區(qū):/廣東省/陽江市/江城區(qū) 當前,小學生網絡成癮已經成為一個社會大問題,它極大地困擾著學校、家庭、社會和學生本人,特別是給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帶來了一系列的負面影響。作為班主任,怎樣盡自己的努力來挽救班里會出現的網癮小學生呢?
我曾教過的以為六年級男生小敏,13歲,父母經營個體企業(yè),平日因忙于工作和自身文化程度低等原因,忽視和放松了對孩子的管教,導致孩子從五年級開始進網吧,很快成癮,從此一陷而不能自拔,學習成績一落千丈,并且沾染上了說謊、逃學、打架斗毆、早戀等惡習。時常欺騙老師和家長,逃課去網吧。周末更不用說,常常在網吧一呆就是一整天,多次被父母從網吧里拽出來,進而暴打一頓,結果是一用不管,反而使原本就問題重重的親子關系更加雪上加霜。通過對孩子及其父母的多次談話了解以及心理測驗,我發(fā)現,造成孩子網絡成癮的根本原因是父母不正確的教育方式,這也是幫助孩子戒除網癮的關鍵所在。我運用了多種方法對孩子進行了多次心理輔導,收到了明顯的成效。如今,孩子已不再去網吧,而把主要精力都用在了學習上,學習成績也在逐步提高,其他不良行為也改變了很多。下面談談我的做法。父母與孩子溝通不當是網絡上癮的最主要原因,所以預防孩子網癮的最好方法就是加強家庭成員之間的溝通,多關心孩子,傾聽他們的心聲。很多上癮學生的家庭都存在溝通障礙。許多孩子放學后,寧愿去網吧也不愿回家,主要是因為在家找不到“溫暖”。一進門,家長就問孩子成績怎樣,這很容易導致孩子的反感,長久下去,只會讓孩子更叛逆。有的家長喜歡用打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其實打孩子是打不好的,只會增加彼此間的誤會和仇恨。孩子癡迷上網,家長們應該放下架子,和孩子聊天、做朋友,甚至可以聊網絡游戲,讓孩子在心靈上和父母有親近感。慢慢地,父母可以利用自己對游戲的了解來引導孩子,讓孩子意識到游戲的危害性。 家長和網癮孩子應該像朋友一樣協商,不要說教,雙方互相尊重,讓孩子明確學習是主要任務,身心健康是青少年成長發(fā)育的關鍵,迷戀網絡的危害是非常大的等等。我告訴家長們要放下架子,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孩子放學回家,先不要問孩子的作業(yè)和成績,先問問孩子餓不餓,或者今天學校有哪些有趣好玩的事等等,讓孩子有一個輕松的生活環(huán)境,這樣他們才愿意真正敞開心扉,與父母交流溝通。我告訴家長們,家庭環(huán)境及父母的教養(yǎng)方式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要想改變孩子,首先要改變自己,如果自己不改變,戒網癮的收效會不明顯,甚至會適得其反,即使一時有效果,十有八九也會出現反復。 對網癮學生進行輔導,我讓他想像自己上網成癮的種種后果,如:成績下降、荒廢學業(yè)、被大家看不起、被別人羞辱、與自己的親人好友感情疏遠、眼睛疲勞、神經衰弱、心血管腦血管疾病、腰椎頸椎病、腸胃病以及上當受騙、違法犯罪等等。然后把這些后果讓孩子寫在紙上,貼在顯眼的地方,每天默念或大聲朗讀幾遍,從而進行自我暗示、自我強化。如果有了上網的念頭時,也要進行自我暗示,如默念“不行,現在應該學習”“我一定能行”“我一定能戒除”“堅持,堅持就是勝利!”,這樣不斷強化,形成良性循環(huán),增強自己的意志力,抑制上網的欲望,從而達到戒網的目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