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注“潮汕草藥”,識“膠己人”草藥。本期草藥是白簕,老家人叫它:苦刺,經(jīng)常用來做菜滾湯,也有人拿來煲水外洗皮膚病。 【學(xué)名】 白簕[bái lè] 五加科五加屬植物。 【別名】 苦刺、三加、白刺藤、白花簕、白勒、白簕花、白厖、刺三加、刺五加、剛毛白簕、三加皮、三葉五加、五加皮等。 【生長環(huán)境】 于云南、西藏、四川、貴州、廣西、廣東、湖南、湖北、浙江、江西、福建、臺灣等省區(qū)從低海拔至較高海拔都有分布。喜馬拉雅山脈東部地區(qū),日本,越南,菲律賓亦有。 生于村落,山坡路旁、林緣和灌叢中,垂直分布自海平面以上至3200米。 【形態(tài)特征】 攀援狀灌木,高1-7m。枝細(xì)弱鋪散,老枝灰白色,新枝棕黃色、疏生向下的針刺,刺先端鉤曲,基部扁平。葉互生,有3小葉,稀4-5;葉柄長2-6cm,有刺或無刺;小葉柄長2-8mm;葉片橢圓狀卵形至橢圓狀長圓形,稀倒卵形,中央一片最大,長4-10cm,寬36.5cm,先端尖或短漸尖,基部楔形,上面脈上疏生剛毛,下面無毛,邊緣有細(xì)鋸齒或疏鈍齒,側(cè)脈5-6對。 傘形花序3-10,稀多至20個組成頂生的傘形花序或圓錐花序,直徑1.5-3.5cm;總花梗長2-7mm,無毛;萼筒邊緣有5小齒;花黃綠色,花瓣5,三角狀卵形,長約2mm,開花時反曲;雄蕊5,花絲長約3mm;子房2室,花柱2,基部或中部以下合生。核果漿果狀,扁球形,直徑約5mm,成熟果黑色?;ㄆ?-11月,果期9-12月。 【藥用價值】 根、根皮、莖及葉入藥。性味:苦、辛,微寒。無毒。入脾、肝經(jīng)。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活血消腫、除濕斂瘡。用于感冒發(fā)熱、咳嗽胸痛、痢疾、風(fēng)濕痹痛、跌打損傷、骨折、刀傷、癰瘡疔癤、口瘡、濕疹、疥瘡、毒蟲咬傷。 內(nèi)服:煎湯,9-30g;或開水泡服。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湯洗。 1、感冒發(fā)熱:白簕皮根15-60克。水煎服。 2、咳嗽及哮喘:白簕根15克、倒生根15克、葵花杵心15克,煎水服。 3、麻疹合并肺炎:白簕根、青桐木、麥冬、桑白皮各6克、葛根9克。水煎服。 4、風(fēng)濕關(guān)節(jié)痛:白簕根30-60克。酌加酒水各半燉服。 5、濕疹:白簕30克,燉豬肥肉服;另取白簕根適量,水煎外洗。 6、腿膿瘍:鮮白簕葉適量,和冷粥搗爛敷患處。 7、蛇頭疔:鮮白簕葉適量,冷飯少許,共搗爛敷患處。 8、項癰:鮮白簕葉加紅糖、食鹽、冷米飯,搗爛外敷。 9、胃痛:白簕莖葉五錢,水煎服。 【其他價值】 葉芽食用,煎蛋、滾湯、煮菜均可,口感微苦回甘。 【化學(xué)成分】 根、葉主要含有:3α,11α-二羥基-羽扇-20(29)-烯-28-酸、β-谷甾醇、三十烷醇、三十二烷醇、三十一烷等成分。莖主要含脂肪酸、正十五烷酸、棕櫚酸、十七烷酸、硬脂酸、花生酸等成分。 藥理作用:抗疲勞作用、抗癌作用、抗衰老作用、抗菌消炎作用、免疫增強(qiáng)作用等。 現(xiàn)代應(yīng)用:保健品、生活用品等。 【飲片形狀】 根及全株四季可采,曬干備用;葉夏秋采,鮮用或陰干用。 根皮呈不規(guī)則筒狀或片狀,長2-7.5cm,厚0.5-1.5mm。外表面灰紅棕色,有縱皺紋,皮孔類圓形或略橫向延長;內(nèi)表面灰褐色,有細(xì)縱紋。體輕質(zhì)脆,折斷面不平坦。氣微香,味微苦、辛而澀。 【配伍禁忌】 孕婦慎服。 【相似植物】 五加,小葉五枚。 【植物文化】 五加科(Araliaceae),雙子葉植物,為灌木、喬木、攀緣植物和少數(shù)草本。全世界約80屬,900多種,廣布于兩半球的溫帶地和熱帶地,中國共有23屬,160種,其中有一些種類可入藥,供建筑用木材,制作家具、枕木和火柴棍,有些種類可供庭園觀賞用。 人參、三七也是有名五加科植物。 【注意】 白簕全株帶刺,葉背面帶小刺,邊緣帶細(xì)鋸齒,采摘及清洗要小心注意,避免扎傷! 以上內(nèi)容僅供參考學(xué)習(xí),治療請遵醫(yī)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