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廁訓練,我更愿意叫如廁引導。 因為這不是一件訓練得來的結果。 而是自然而然,隨著孩子生長發(fā)育,通過適當?shù)囊龑У脕淼慕Y果。 如果時機不對的強加訓練,和孩子具備卻因為偷懶繼續(xù)紙尿褲一樣會有適得其反的效果。 但是因為家人過分關注大小便,卻有可能導致孩子心理緊張,反而不利于如廁習慣的形成。 米其已經(jīng)好幾次連續(xù)24小時沒有尿濕紙尿褲了,終于可以開始講講入廁引導。 這是我不同時期發(fā)的朋友圈,其實從一歲多開始有意識的引導,到完全大小便都能自己上,跨度還挺長的,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從八月底到九月底, 一個月時間, 從只肯在里面拉小便到也肯在里面拉大便~ 大便的時間往往都比引導小便更久~ 不要把~而是讓孩子自己輕松的去上自己的小馬桶 甚至是大人沒有關注的時候完成 首先是什么時候開始進行入廁引導,我以前寫過,這里再強調一下: 1、看到大人上廁所會模仿; 2、自己拉了尿和便便后會說“尿尿”“臭臭”等詞; 3、大便和小便前有自主的語言和表情提示; 4、可以根據(jù)大人的指令坐下站起; 5、覺得紙尿褲不舒服,總想自己摘掉。 6、愿意坐在小馬桶上或者凳子上; 7、想要自己穿脫衣褲; 8、能夠聽懂并執(zhí)行一些簡單的指令; 9、紙尿褲經(jīng)常保持達兩個小時以上的干爽; 10、每天大便的時間開始變得有規(guī)可循; 如廁引導不是孩子還不具備這個能力就“訓練”,而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事情。 但是媽媽也要注意觀察,不要錯過了以上的機會,否則孩子也會一直習慣在尿不濕里拉,反而不習慣自己如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首先當然是準備好適合孩子的小馬桶。 標準是:品質好點的,不要回收塑料做的,沒有毛刺的,厚實穩(wěn)當?shù)摹?/p> 前些天有媽媽咨詢,給孩子買了個小馬桶,結果塑料比較差,上面倒是光滑,小毛刺在下面,孩子抽出來玩,結果下面的毛刺扎到手了。 后面會講到要允許孩子玩馬桶,而不僅僅是坐,所以整體的品質都很重要。 在如廁訓練的初期,孩子往往是拿小馬桶當玩具的,不要強硬制止,更不要批評孩子拿來玩。 洗干凈點就是了。 如上圖這樣帶音樂的不方便整體清潔的,很多邊角的其實就不主張購買。 選擇容易清洗,沒有太多硬塑料的厚實小馬桶很關鍵,這是米其用的,簡單而方便清潔,不容易因為玩而摔跤: 而所有的零件都要柔軟,不會傷到寶寶, 這些零件都要是軟的。 看一下米其剛接觸小馬桶也是經(jīng)常這樣玩兒的,我們只會笑笑說“寶寶,不是這樣用的哦,腿要放出來,里面是裝臭臭和尿尿的?!?/p> 她隨時隨地去玩,并不是只有要拉尿的時候才去找 是真心把馬桶當成了玩具 但是如廁引導的第一步就是愛上小馬桶 而不是排斥 所以小馬桶最好比較柔軟,才不會硬邦邦給孩子不好的觸感 如果你大驚小怪的不讓孩子在里面 不停的給孩子說“不可以!好臟!臭死了!” 孩子就會產(chǎn)生“這個東西讓父母很抓狂” 或者“這個東西很臟,很臭,我才不要!” 就會對小馬桶產(chǎn)生負面的感受 所以小馬桶不是只有拉臭臭才用的“茅廁” 而是“可愛的伙伴”“我喜歡這個敦厚的可以坐的小家伙” 即便是當做平時的小凳子時不時坐一坐也不要阻止孩子哦 坐上面吃東西也不是絕對禁止的 孩子大了自然之道上廁所不能吃東西 但是小時候并不需要嚴格區(qū)分開來 總之,要讓孩子對小馬桶沒有壓力 在馬桶上玩和吃東西都不需要大驚小怪和過分制止 如何選擇小馬桶?貴的還是便宜的?帶把手的還是不帶的? 我家有三個小馬桶,當然這個要根據(jù)你家大小來準備,要方便孩子需要時迅速找到馬桶,而不是走不到跟前已經(jīng)忍不住了。 孩子剛開始知道找馬桶,但是每次沒走到就拉出來了,這是因為馬桶太遠了,這個時候父母再一批評“都到馬桶跟前了怎么還拉在外面?”就容易讓孩子緊張,從而對這件事產(chǎn)生不好的感受。 剛開始我家就一個小馬桶,有幾次米其企圖去上面拉,走到半路就忍不住拉出來了,我沒有批評孩子,而是馬上準備了三個,讓孩子最短的距離就能找到馬桶。 我家的三個從貴到便宜分別是這三個,第一個康貝最貴,但是因為米其最早拿來玩的時候前面有個小把手,結果弄翻了摔了一跤,從此看到這個馬桶就跑,因為這個失重的摔一跤讓她很久都不愿意接近馬桶,也疏遠這個馬桶。 所以不要使用太多上面有把手之類的馬桶,會容易讓孩子玩的時候失重摔跤。所以被我們放在陽臺上,方便她偶爾陽臺玩的時候用。 第二個一百出頭,全身都是PU,軟軟的,不硬不涼,是米其最喜歡,我們就放在可客廳,是使用率最高的。 第三個只要幾十塊,比市面上一半的好一些,不過不是PU,也就是還是硬的,我們放在洗手間,用于早上一起來就去用。 上次我寫文說不建議買帶把手的,是因為小寶寶剛開始用馬桶坐不正,會總坐到把手,如果寶寶已經(jīng)大一些了,帶把手也沒問題。 總之,各種把手靠背其實是滿足大人的感受,而不是孩子的,并不必要。 但是第三個卡通可愛,很多家長和孩子會喜歡。 從我的角度來說我覺得最合適的是中間這款。 后面這兩款我們愛心微店都有,文末我會放進入的小程序,有需要的可以看看她們的區(qū)別。 但是別選這種顏色過于艷麗(一般是回收塑料),孩子坐上去都有點腳不著地(小孩子有些外八,坐的時候喜歡兩腿分開較大,這種是按照大人的感受的來做,并不符合孩子的習慣),而且把手靠背都有些畫蛇添足。 兩腳不著地的感覺并不好~ ——米其同款的購買鏈接—— 【全PU坐便器,柔軟舒適,高端大氣】 原價396元 團購價168元 等于4.2折 【卡通坐便器】 普通款 團購價69.9元 升級款 團購價99元 點擊下圖小程序可以進入了解 這個款才幾十塊,很劃算了 米其常用的這款也才一百出頭, 對美感和舒適度有要求的可以買那款 孩子第一次如廁成功的引導很重要: 早晨一起來的第一次如廁一般是容易的,在孩子還沒有拉在尿不濕之前,帶孩子到已經(jīng)熟悉不排斥的小馬桶前,孩子往往容易拉出來。 然后適當?shù)谋頁P:“寶寶知道尿尿在馬桶里了!好棒!棒寶寶!” 用你們家習慣的表揚方式,讓她知道關鍵詞“尿”在“馬桶”是“對的”! 但是如果沒有尿出來,也不要強迫,不要批評。 每次都說,終有一天孩子會明白三者之間的關系。 不要說幾次孩子還尿在外面就著急跺腳,這往往會讓孩子覺得“我尿引起父母焦慮”,從而更去掩飾自己的大小便。 在日常中每隔2-3小時就用同樣的方法帶孩子到小馬桶進行一次如廁引導,孩子如果排斥就過幾天再來一次。 不要著急,不要覺得“別人都懂了,怎么她還是不知道?” 如果孩子拉了大便,要清晰的告訴她:“哦,拉臭臭了,下次提前告訴媽媽,我們去小馬桶拉哦。小馬桶需要臭臭?!?/p> 千萬不能對大便發(fā)出: “哎呀,臭死了”哪怕是開玩笑的 “哎呀怎么有菜葉子?” “媽呀,怎么又拉稀了?” “哎呀,怎么那么干啊!” “哎呀,今天都沒拉臭臭,你怎么還不拉?” 所有對大便的大呼小叫,都會變成孩子的焦慮:“為什么我拉出來的東西讓大人這樣的表情?那我要藏起來,不讓她們看到!” 寶寶第一次會拉之后并不是就一直會了。 會反復。 這很正常。 不要抱怨“前幾天不是還會找小馬桶嗎?”怎么現(xiàn)在又倒退了? 偶然的拉在外面淡定的收拾一下就行了,不需要大驚小怪。 我見過一個寶寶兩歲多了,每次大便都要關起門或者躲著家人,然后拉完要把大便抹的滿墻和床底下都是。 媽媽簡直要瘋了,請我務必要幫忙。 我去觀察了一下,其實孩子就是想“隱藏大便”覺得大便曾經(jīng)讓大人“不喜歡”或者“過分關注”。孩子的一片好心,沒有被大人理解,卻覺得是“怪癖”實在是冤枉。 而父母總是希望孩子大便時叫她,然后她直接在大馬桶上買了一個小馬桶蓋子,讓孩子坐上面,孩子雙腳不著地,不能自己控制上去和下來的時間,其實會覺得不踏實。 如廁說實話還是要相對隱蔽寬松的氛圍,甚至應該是不知不覺中發(fā)生的,不應該被過度關注。 孩子自己能掌控的小馬桶,父母淡定自然的狀態(tài),不要過分關注大小便的形狀與味道,每次都引導,哪怕孩子好像聽不明白,孩子不能理解就是拉在外面時的不批評,不介意,繼續(xù)說一遍:“寶寶拉尿尿了,下次在小馬桶里尿哦,小馬桶需要尿尿。” 孩子從而對大小便都拉在馬桶里樹立印象,并能自然而淡定的使用馬桶,不用擔心使用或者不使用父母的狀態(tài),習慣就逐漸養(yǎng)成了。 現(xiàn)在米其經(jīng)常24小時都不會拉在尿不濕里了,但是偶爾一次拉在床上,拉在沙發(fā)上,我們只會內心暗自責備自己“怎么沒提前引導她去拉呢?” 不會指責她。 所以相信再過一段時間,兩歲左右就能基本脫離尿不濕和尿褲子了。
錯誤的做法很可怕,甚至帶來遺尿等后遺癥。 錯誤的做法包括尿濕了褲子打屁股,甚至打生殖器。 我見過一個媽媽用小棍子抽打男孩的生殖器,因為孩子又拉濕了褲子。 小男孩一動不敢動,不停的抽泣。 我也見過一個十幾歲的孩子總是尿床,每天起來媽媽又暴打一頓,但是越想控制越控制不住,直到這個孩子去外地讀書擺脫媽媽的環(huán)境,才正常不再尿床。 越是緊張關注,越是用嚴厲的方式,會適得其反。 而我也見過有微商自己屯了一屋子尿不濕,所以不做如廁引導,孩子上幼兒園了還是習慣拉在尿不濕里,不愿意如廁。 過早或者過晚,太關注或者完全不引導,都是錯誤的。 養(yǎng)孩子是一個講究審時度勢的過程,觀察孩子的生長發(fā)育,做出適當?shù)囊龑Ъ纯?,并不需要用力過猛,當然也不能掉以輕心。 已經(jīng)做錯的怎么辦? 并沒有立竿見影的方式。 依然需要從頭開始:不過度關注,適時引導,孩子做不到不要責備焦慮。 上面說的那個兩歲涂抹大便的寶寶,我給的指導是這樣的,半個月后就自主如廁了: 1、購買屬于寶寶的小馬桶,寶寶大點了讓寶寶自己選,衛(wèi)生間和寶寶常在的活動空間都放一個。 2、看到寶寶再涂抹的到處都是不生氣,不對大便的形狀發(fā)出驚嘆,領寶寶去浴室洗干凈,告訴寶寶“媽媽知道你是不想讓媽媽看到便便,但是便便沒關系啊,馬桶需要便便。你看我們坐在這里便便?!?/p> 3、媽媽和爸爸每次上廁所不再關著門不讓孩子進來,而是主動演示給孩子“看,媽媽拉臭臭呢,拉完還要擦屁股,沖水。寶寶也到自己的小馬桶上去拉個尿尿或者臭臭吧。”人類要通過觀察和學習才能會一個行為,上廁所亦然。 4、先引導尿尿在馬桶里,予以表揚,告訴寶寶:“下次拉臭臭也在這里哦,小馬桶需要臭臭。” 5、帶孩子參加有兒童如廁設備的環(huán)境中,讓寶寶看其它孩子是如何上廁所的,不要說“廁所有什么好呆的,好臭,趕快走!”這是很多大人會犯的錯誤,讓孩子排斥廁所,唯恐避之不及,孩子也就不愿意在廁所便便。 通過以上幾點調整,媽媽半個月后告訴我孩子不再涂抹大便了,也不再躲著大人了,已經(jīng)偶爾能自己在馬桶拉了。 隨著孩子的年齡增大,特別是在集體生活中看到別的小朋友都去如廁,就慢慢不再恐懼大小便拉出來被看到。 去參加一些孩子們的課程,課間上廁所的時候別的小朋友都用小馬桶,你和氣的問問“你要試試嗎?” 如果孩子搖頭不愿意不要勉強。 如果愿意試試你的機會就來了。 米其的如廁與姐姐每天都上廁所她就在對面坐著學習也有幫助。家里沒姐姐哥哥的就父母在馬桶上讓寶寶學習也很重要。 等待一朵花開的時間。 牽著蝸牛去散步。 都要尊重花和蝸牛的意愿。 你的焦慮和不作為都于事無補。 反而更糟。 買誰家小馬桶都不是問題,這篇文章對你有用就好。 別錯怪了孩子! 不再焦慮與怠慢寶寶的如廁問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