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歷史上真實的宋江起義,跟水滸傳不一樣,差別讓人難以想象! 說起水滸,大家都很熟悉了。大家都知道,這里面講的是以宋江為首的綠林英雄聚義起事的故事。當(dāng)然這本書最吸引人的不只是宋江,而是在于它給我們留下了許多栩栩如生的梁山好漢,比如書里一開始說到的林沖,僅他身上就留下了誤闖白虎堂、風(fēng)雪山神廟還有火拼王倫,以及由他而引發(fā)的好兄弟魯智深倒拔垂楊柳、大鬧野豬林等故事。然而這些都只不過是小說中的情節(jié),真實的宋江遠遠沒有這樣多的兄弟,也沒有這樣可歌可泣的事跡,就連他的結(jié)局也不是水滸中的那個樣子。 要說起歷史上究竟有沒有宋江這個人物,在此可以負責(zé)任的告訴大家,不光有這號人物,而且他還確實是個賊寇。不過他可一點也不神通廣大,首先他手下并沒有那么多的英雄好漢,竟然達到了整整一百零八位。如果熟悉歷史的朋友,就知道這在古代是一個比較吉利和取巧的數(shù)字,他手下的好漢斷不會如此齊整到完全符合這樣數(shù)字的,一個不多一個不少,這完全就是不可能的。 從正史來看,他當(dāng)時聚眾起義的時候,連同他在內(nèi),一共是有三十六個小頭目,這大概也是施耐庵老先生編纂三十六天罡的出處了。但就是這三十六個頭目,也并沒有他們故事中的那樣神通廣大,完全是施耐庵老先生為了增加故事的可讀性而杜撰的。甚至他還另外給他們加上了七十二地煞,用他生花的妙筆,加上天馬行空的想像,再結(jié)合當(dāng)時的地攤文學(xué),進行整合加工,于是給后人呈現(xiàn)出來的,就是整整一百單八個將領(lǐng)。 說完這些好漢,我們再來看看他當(dāng)初的聚眾起義的原因,也遠遠不是書中所提及的是事情。書中說他當(dāng)著公差,因為和閻惜婆之間起了爭執(zhí)以后犯了事,才跑上了梁山。而歷史的真實情況卻是,當(dāng)時的朝廷想把梁山泊這片水域給據(jù)為己有,這下就斷了當(dāng)?shù)匕傩盏幕盥?。因為在古代的時候,這里還是一片汪洋,當(dāng)?shù)赜泻枚嗟臐O民,都指望著在這里捕魚為生,沒有了活路的漁民就起來鬧事,宋江只是鬧事的隊伍中的一小股力量。 此外書中說他在梁山這里建立了自己的大本營,公然與之進行分庭抗禮,也完全不是事實。他當(dāng)初起義以后,一直是帶著自己的一幫小弟,在河北、山東甚至江蘇的三省邊境地帶,進行流竄作戰(zhàn)。我們知道當(dāng)時的宋王朝由于先天的原因,軍隊主要集中在京師一帶,到了地方一方面是兵力空虛,另一方面都是文官主政,導(dǎo)致他們才能夠持續(xù)作戰(zhàn)一段時間,而沒有被朝廷剿滅。事實上當(dāng)初朝廷也是知道他們的存在的,認為他們僅憑三十六個人就能夠蹦達這么久,簡直是不可思議。 至于書中說到他攻無不克、戰(zhàn)無不勝,甚至為了解救盧俊義還發(fā)兵攻打大名府,更是完全沒影的事兒,至于他們后來接受招安,還去征討方臘更是完全不尊重歷史的基本事實,因為歷史上的宋江一伙,幾乎與方臘是同一段時間被剿滅的。當(dāng)時剿滅方臘的,正是歷史上與岳飛齊名的抗金名將韓世忠。不過那個時候北宋還沒有亡國,因此他那個時候還是北宋的大將,如果是宋江剿滅方臘的話,那韓世忠肯定不干了,這明擺著是搶功勞的事情。 有人就說那宋江是被誰給剿滅的呢?其實當(dāng)初的宋江,也不過是流竄作案,充其量算是走州越境、侵擾地方,你讓他占城為王,他也做不到,因為實力遠遠達不到。當(dāng)時他最大的一次勝仗,就是偶爾一次機會趕巧,讓他劫掠了十幾條官船,這對于沒有見過什么世面的宋江,那可真是心花怒放。在這個時候他覺得自己有了資本,就有了向大宋叫板的實力,沒想到這個時候他的行為激怒了大宋,調(diào)來了一個叫做張叔夜的大將對付他們。 當(dāng)時這個張叔夜正好就在海州擔(dān)任知府,正好位于宋江作亂的地方,于是朝廷索性就起用了他。于是他開始奉旨剿滅宋江一伙,第一次就把宋江打的狼狽逃竄,第二次就把宋江給滅掉了。 事實上真實的宋江起義,只是一路被朝廷官軍追著打著的份,從沒有把官軍給打的毫無還手之力,甚至把皇帝老兒都嚇破了膽,這些都只是書中的杜撰罷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