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地丁在我們那兒叫“犁頭草”,為什么叫犁頭草呢?因為它的葉子形狀很像犁頭。在我們家鄉(xiāng),犁頭草一般能在田埂上找到。 犁頭草是農(nóng)村人常用來治療癰疽的一味草藥,它的根、莖、花、葉整株都能入藥。 我記得小時候,在春夏之交,經(jīng)常跟小伙伴們?nèi)ヒ巴獯蜇i草,有時候腳背被樹枝戳破,天熱較熱,被感染了,只要傷口超過兩天不處理,就容易發(fā)炎流膿,腳腫的走不了路。 那時候,父母早出晚歸,也不太會在意子女出去了,是否會帶傷回來。一般來說,只要傷得很重,我們自己也不會說的。 但等到了傷口流膿的時候,實在忍不住了,就會哇哇大哭了起來。在晚上七八點的時候,媽媽在家里做飯,爸爸就會打著手電筒,去附件的田埂上給我找紫花地丁。 吃過飯,洗過腳,爸爸會把紫花地丁用水沖洗一下,然后就開始用嘴把它嚼碎,然后吐出來給我敷藥。 我也一直很好奇,問過爸爸草藥那么苦,為什么每次都用嘴嚼?爸爸說嘴嚼快一點,并且更爛,比捶爛的好。 一般睡一覺醒來后,不論腳腫得多厲害,第二天都會好一大半。感覺傷口里的膿,都隨著草藥的變干而被擠出去了。然后連續(xù)再敷兩天,就能走路了。 在我們家鄉(xiāng),紫色地丁一般用來清熱、消腫、消炎。如果頭部、背部或者腳部生癰疽,把它搗爛敷到傷口上,就能很快變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