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紅門《中醫(yī)藥學(xué)》254 每次去廣西,必去永福深山之中,拜見果淇方丈,去融安大山洞里拜見妙婺高尼。十幾年來給我在治療患者的思路上很多有益的啟示,因此我對中國的佛教,對那些到處跑忽悠的大德高僧有了透徹的認識。果淇方丈對我說過:設(shè)功德箱的,要錢的寺廟都是假的,不是僧人,而是商人?,F(xiàn)在也沒有幾個真正的信徒了,進來的都是默默念叨為自己發(fā)財,健康,孩子怎么怎么樣,帶著一個骯臟的私心來的。我對來的香客說,想自己發(fā)財,自己健康,自己稱心如意的請出去。這里是一個滌蕩靈魂的地方,骯臟無恥的進來,干干凈凈帶著一顆大愛天下的光明心懷出去,這是佛的本意,慈悲為懷的踐行?!?/p> 我這里一分錢不收,只收米三,五斤,油一兩,菜幾棵已表你對佛的敬畏心懷。來寺廟求財,求平安,求健康是求不到的,如果有一顆虔誠地心,只能求得一顆純凈的靈魂…… 說一味中藥, 墨旱蓮別名旱蓮草、水旱蓮、蓮子草、白花蟛蜞草、墨斗草、野向日葵、墨菜、黑墨草、墨汁草、墨水草、烏心草。 炮制揀凈雜質(zhì),除去殘根,洗凈悶透,切段曬干。 性味:甘酸,涼。 1,《唐本草》:'味甘酸,平,無毒。' 2,《滇南本草》:'性寒,味咸。' 歸經(jīng):入肝、腎經(jīng), 一,《本草經(jīng)疏》:'入腎、肝、胃、大小腸。' 二,《得配本草》:'入足少陰經(jīng)血分。' 功能主治:涼血,止血,補腎,益陰。治吐血,咳血,衄血,尿血,便血,血痢,刀傷出血,須發(fā)早白,白喉,淋濁,帶下,陰部濕癢。 ①《唐本草》:'主血痢。針灸瘡發(fā),洪血不可止者敷之;汁涂發(fā)眉,生速而繁。' ②《日華子本草》:'排膿,止血,通小腸,敷一切瘡并蠶瘑。' ③《滇南本草》:'固齒,烏須,洗九種痔瘡。' ④《綱目》:'烏須發(fā),益腎陰。' ⑤《本草述》:'療溺血及腎虛變?yōu)閯诹堋? ⑥《生草藥性備要》:'治跌打傷,理酒頂,化痰,殺螆,止癢,干水。' ⑦《分類草藥性》:'止血,補腎,退火,消腫。治淋、崩。' ⑧《南寧市藥物志》:'治目疾、翳膜。'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0.3~1兩;熬膏、搗汁或入丸、散。外用:搗敷、研末撒或搗絨塞鼻。 注意:脾腎虛寒者忌服。 《得配本草》:'胃弱便溏、腎氣虛寒者禁用。' 古方經(jīng)典:治吐血成盆:旱蓮草和童便、徽墨春汁,藕節(jié)湯開服。(《生草藥性備要》) 有時,行于在城市喧囂的街頭,有時在柔軟的沙發(fā)上坐下,有時看著豐富的飯菜的飯桌前,我會想起在凄風(fēng)苦雨中的世界唯一大德高僧果淇,高尼妙婺,禁不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