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下針法(毛刺法) 理論依據(jù) 十二皮部是十二經脈功能活動在體表之反映,因而先生認為皮部是針刺施術之主體?!端貑枴てげ空撈吩唬骸捌ふ撸}之部也?!薄胺彩浗j脈者,皮之部也。”十二皮部是以十二經脈在體表的分布范圍為依據(jù)而劃分的。《素問·皮部論篇》又曰:“欲知皮部,以經脈為紀者,諸經皆然。”十二皮部居于人體最外層,與經絡氣血相通,故是機體的衛(wèi)外屏障,具有保衛(wèi)機體,抗御外邪的作用,又有反映臟腑、經絡病證的作用。 操作方法 (1)按照經絡臟腑辨證,選定腧穴。 (2)用1~3寸28號毫針,針尖與皮膚30°角快速刺入皮下,然后針體與表皮平行;沿皮下刺入,要求針體盡可能緊貼在真皮下。 (3)不要求有酸麻脹痛的感覺,除頭皮針要求勻速快速捻針外,其他部位不要求捻針。 (4)用補法時可順經脈而刺,用瀉法時可逆經脈而刺,用平補平瀉法時可橫貫經脈而刺。 (5)一般留針30~40 分鐘左右。 請輸入標題 (一)解表散邪,祛風活絡 凡外感表邪或疾病初期,邪氣在表者,按照六經辨證,分經取穴。 【病例】于某某,男,27 歲。首診日期:1981 年3 月7 日。 主訴:左側偏頭痛1 個月。 現(xiàn)病史:疼痛為陣發(fā)性,伴口苦咽干、胸悶不食、無汗及全身骨節(jié)疼痛等癥。 辨證:風邪郁于太少兩經,衛(wèi)氣不宣,太陽經脈不通,少陽樞機不利。 治療:取大椎、外關、陽陵泉穴。大椎從右向左沿皮橫刺,其余兩穴沿經而刺,疏通太陽、少陽兩經氣機,針后病人即覺頭輕如醒,疼痛停止,全身發(fā)熱而微汗出,留針1 小時,2 次愈。半年后隨訪,未再復發(fā)。 (二)調整臟腑虛實 凡臟腑有病不論新久,均可取其反應點,或根據(jù)臟腑經絡辨證選穴相配。 【病例】王某,男,67 歲。首診日期:1980 年11 月5 日。 主訴:前列腺增生5 年,近兩年加劇。 現(xiàn)病史:小便急、數(shù)、失禁。伴腰脊疼痛,小腹覺冷。 檢查:舌淡,苔白,脈沉弱。 辨證:腎陽虛衰,督任二脈失養(yǎng)不固。 治療:按照“從陽引陰”的治則,于督脈腰陽關穴順經脈而刺1寸。膠布固定,留針1小時以上,每日1次,7次小便基本正常,腰痛止。2個療程臨床治愈。 (三)疏通經絡,除痹止痛 凡風寒濕為痹,致腰、腿、肩背及上肢疼痛者,施用本法,可局部和循經取穴。 【病例】張某,男,38 歲。首診日期:1980 年11 月12 日。 主訴:右側腿痛半年。 現(xiàn)病史:某院診斷為坐骨神經痛。疼痛逐日加重,活動障礙,得溫稍減,遇寒加劇。 查體:右脈弦緊,苔潤。 辨證:寒邪痹阻經絡而為痛痹。 治療:秩邊穴上方痛區(qū)用2寸毫針沿皮橫經而刺,承山穴沿皮向上逆經而刺,留針1小時,每日1次,1個療程(10次)后痛消,休息3天又針1個療程,痊愈,重新工作。 (四)行氣活血,去除瘀滯 凡閃挫扭傷者可用本法,在最痛點施術。 【病例】朱某,女,44 歲。首診日期:1981 年5 月16 日。 主訴:腰部扭傷,疼痛2 天,活動受限。 檢查:腰部壓痛以第二腰椎下最明顯。 治療:用1.5寸毫針從痛區(qū)之左側穿過命門穴,膠布固定,針進痛減即能活動,留針1 小時,3 次痊愈。 體會 本法無明顯禁忌證。毛刺法是淺刺法的一種,本法操作簡單,治療范圍廣,病人痛苦少,留針期間能自由活動,而且效果顯著,應引起重視和推廣。 |
|
來自: 紫蘇333 > 《中醫(yī)針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