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錯點突破 1.運(yùn)用三角形三邊關(guān)系性質(zhì)致誤 例1、若等腰三角形的一條邊長為6厘米,另一邊長為2厘米,則它的周長為( ). A.10厘米 B.14厘米 C.10厘米或14厘米 D.無法確定 錯解:由于本題未指明所給邊長是等腰三角形的腰還是底,所以需討論:①當(dāng)腰長為6厘米時,底邊長為2厘米,則周長為6+6+2=14(cm);②當(dāng)腰長為2厘米時,底邊長為6厘米,則周長為6+2+2=10(cm). 故選C. 分析:本題錯在沒有注意到三角形成立的條件:“三角形的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 三邊”,當(dāng)腰長為2厘米,底邊長為6厘米時,不能構(gòu)成三角形. 正解:本題只能把6厘米作為腰,2厘米作為底,故三角形的周長為14厘米,故選B. 2.應(yīng)用判定方法致誤 例2、如圖3,已知AB=DC,OA=OD,∠A=∠D. 問∠1=∠2嗎?試說明理由. 錯解:∠1=∠2. 理由如下: 在△AOB和△DOC中,因為AB=DC,OA=OD,∠AOB=∠DOC, 所以△AOB≌△DOC,所以∠1=∠2. 分析:不存在“角角角(AAA)”和“邊邊角(SSA)”的判定方法,即對于一般三 角形,“有三個角對應(yīng)相等的兩個三角形不一定全等”和“有兩邊和其中一邊的對角對應(yīng)相等的兩個三角形不一定 全等.” 正解:在△AOB和△DOC中,因為AB=DC,∠A=∠D,OA=OD, 所以△AO B≌△DOC(SAS),所以∠1=∠2. 3.不理解“對應(yīng)”致誤 例3、已知在兩個直角三角形中,有一對銳角相等,又有一組邊相等,那么這兩個三角形是否全等? 錯解:這兩個三角形全等. 分析:對“ASA”全等判定法中“對應(yīng)邊相等”沒有理解,錯把邊相等當(dāng)成對應(yīng)邊相等. 正解:這兩個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如圖4所示,在RT△EDC中,∠1=∠2,CD=AB,∠C=∠C=90°,顯然△ABC和△EDC不全等. 重難點析解 1.三角形的有關(guān)概念 例1能把一個三角形分成面積相等的兩部分的是該三角形的一條( ) A.中線 B.角平分線 C.高線 D.邊的垂直平分線 分析:根據(jù) 三角形中線的特征及其面積公式可知,等底同高的兩三角形的面積相等. 解:只有三角形的一條中線才能把三角形的面積分成相等的兩部分. 故選A. 評注:三角形的“三線”在解題中有著廣泛的應(yīng)用,因此,要正確認(rèn)識其定義及特征. 2.三角形的三邊之間的關(guān)系 例2下列長度的三條線段,能組成三角形的是( ). A.1厘米,2 厘米,3厘米 B.2厘米,3 厘米,6 厘米 C.4厘米,6 厘米,8厘米 D.5厘米,6 厘米,12厘米 分析:判斷三條線段能否構(gòu)成三角形,只需檢驗兩條較短的線段之和是否大于最長線段即可,若大于則能構(gòu)成,否則不能構(gòu)成. 解:根據(jù)“三角形 的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然后觀察四個選項,滿足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的只有4厘米,6 厘米,8厘米. 故選C. 評注:涉及三角形三邊關(guān)系的問題時,應(yīng)注意三角形三邊關(guān)系的應(yīng)用. 3.三角形的內(nèi)角和 例3、如圖5,∠1=100°,∠2=145°,那么∠3的度數(shù)是( ). A.55° B.65° C.75° D.85° 分析:本題 可利用平角及鄰補(bǔ)角的定義,把 和 轉(zhuǎn)化為三角形的內(nèi)角. 解:由圖5可知:與∠1相鄰的補(bǔ)角為80°,與∠2相鄰的補(bǔ)角為35°,由三角形的內(nèi)角和為180°,可得∠3=180°-80°-35°=65° . 故選B. 評注:涉及三角形有關(guān)的角度計算問題,一般要考慮到三角形內(nèi)角和的應(yīng)用. 4.全等三角形的性質(zhì) 例4、如圖6,已知AB=AD,AC=AE ,∠1=∠2 .試說明BC=DE. 分析:要說明BC=DE,只要說明△ABC≌△ADE即可. 由已知條件可知,這兩個三角形已經(jīng)具備兩邊對應(yīng)相等,因此再找這兩邊的夾角相等即可. 解:因為∠1=∠2,所以∠1+∠DAC=∠2+∠DAC,即∠BAC=∠DAE . 又因為AB=AD,AC=AE,所以△ABC≌△ADE(SAS),所以BC=DE . 評注:因為全等三角形的對應(yīng)邊相等,所以要說明分別屬于兩個三角形的線段相等,常常通過說明這兩個三角形全等來解決問題. 5.利用三角形全等解決實際問題 例5、如圖7,A,B,C,D是四個村莊,B,D,C在一條東西走向公路的沿線上,BD=1千米,DC=1千米,村莊AC、AD間也有公路相連,且AD⊥ BC,AC=3千米,只有村莊AB之間由于間隔了一個小湖,所以無直接相連的公路. 現(xiàn)準(zhǔn)備在湖面上造一座斜拉橋,測得AE=1.2千米,BF=0.7千米. 試求所建造的斜拉橋長有多少千米? 分析:由于村莊AB之間間隔了一個小湖,無法直接測量,故可利用轉(zhuǎn)化思想,由△ADB≌△ADC,得AB=AC=3千米,從而計算出EF的長. 解:在△ADB和△ADC中,因為BD=DC,∠ADB=∠ADC=90°,AD=AD, 所以△ADB≌△ADC(SAS).所以AB=AC=3千米. 所以EF=AB-(AE+BF)=3-(1.2+0.7)=1.1(千米). 評注:三角形全等是證明線段、角相等的重要依據(jù),教材中全等三角形的例題、習(xí)題有很多是與生活息息相關(guān)的,其基本思路是通過建立數(shù)學(xué)模型,把實際問題先轉(zhuǎn)化為數(shù)學(xué)問題. |
|
來自: 昵稱32937624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