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與傳統(tǒng) 你有103位好友已關(guān)注 中國古代社會由六行、六德、六藝這幾個基本價值觀構(gòu)成。六德既指、義、忠、智、信、圣、仁。仁對應“子”、就是為人子、通俗來講就是,你作為一個父母的孩子應該配有言行作為,既我們所說的孝道。 中國古人非常尊重父母,《弟子規(guī)》對子女的言行進行了規(guī)范:“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冬則溫,夏則凊,晨則省,昏則定,出必告,反必面?!弊优诟改敢约伴L輩面前不可大聲說話、直呼其名,父母、長輩吩咐你坐、你才可以坐。在父母、長輩面前不可有大的動作。 的確,中國古代并沒有特別為女性設(shè)定什么節(jié)日。但在非常講究禮法的那個時代,對子女來說,每一天都是母親節(jié),哪一天都得孝敬父母,盡孝道,只要在家,天天都要給父母請安。 中國古代四大賢母 有人說,教子為治國平天下之根本,而教女尤為重要。有賢女,方才會有賢婦賢母。無論如何,母親之于一個人的成長至關(guān)重要,中國歷史上也出現(xiàn)了許許多多被后世尊崇的好母親。 岳母刺字:姚太夫人是南宋抗金英雄岳飛的媽媽,她作為母教典范和婦女楷模,在國家危亡的時候,勵子從戎,把“精忠報國”4個字刺在兒子的背上,讓他永遠銘記在心。 孟母三遷:孟母乃孟子之母仉(zhang三聲)氏。戰(zhàn)國時人,以教子有方著稱。孟子3歲喪父,靠媽媽教養(yǎng)長大成人,并成為后世儒家追慕向往的亞圣,孟母也留下了“孟母三遷”、“斷杼教子”等教子佳話。 陶侃媽媽諶氏東晉饒州人。陶母以身垂范,育子成才的事跡,千古傳頌.以下為其育兒二事,一是截發(fā)延賓,二是封壇退鲊?!敖匕l(fā)延賓”的故事說的是陶侃幼為孤子,家境貧寒。同郡名人范逵要來投宿,陶侃媽媽用頭發(fā)換米,又把每根柱子都削下一半來做柴燒,把草墊子都剁了做草料喂馬,讓陶侃的朋友盡興而歸。 歐母畫荻教子:歐母是北宋歐陽修之母。歐陽修是北宋卓越的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但他的成就也離不開他母親的偉大教育。 歐母是一位單親母親,她丈夫在兒子四歲那年便去逝了,留下她孤身一人辛苦拉扯兒子。歐陽修父親在世時,家中經(jīng)濟比較寬裕,可自從他去世后,家境便一落千丈,日漸貧寒。但歐母是一個意志堅強的女人,她家窮志不窮,靠自己的辛勤勞動,將兒子養(yǎng)大,并用最原始的方式教歐陽修識字--這便是著名的“畫荻教子”:歐陽修五歲時,歐母便教他讀書識字、做人處事的道理。只是當時家里窮,家里沒錢買筆墨紙硯,歐母只好用蘆葦桿代替,然后在地上鋪一些沙,把地當紙,一筆一畫地教歐陽修寫字。 二十四孝 倡導母親節(jié),無外乎提醒子女們對母親多一份孝心。孝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著名有“二十四孝”的故事流傳至今:孝感動天、戲彩娛親、鹿乳奉親、百里負米、嚙指痛心、蘆衣順母、親嘗湯藥、拾葚異器、埋兒奉母、賣身葬父、刻木事親、涌泉躍鯉、懷橘遺親、扇枕溫衾、行傭供母、聞雷泣墓、哭竹生筍、臥冰求鯉、扼虎救父、恣蚊飽血、嘗糞憂心、乳姑不怠、滌親溺器、棄官尋母。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下面的GuangGao別忘了點擊支持一下噢,僅需點擊一次即可,您的支持是我們最大的動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