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萬誠 1989年生,黑龍江省蘿北縣人 2014年畢業(yè)于魯迅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獲文學學士學位。 2015年以專業(yè)第一的成績考入魯迅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中國畫意象造型研究生班。 師從張暉教授、趙斌教授。 導師寄語 徐萬誠在這兩年多的學習期間,付出的努力是我們有目共睹的,對于專業(yè)勤勉匪懈,心無旁騖。為人篤誠,貴有一股子韌勁兒。在深入研究傳統(tǒng)經(jīng)典的基礎之上,能以造化為師,主動的去感受自然之美。他曾獨自赴云南寫生,能吃苦、能耐得住寂寞,在寫生過程中將理性的思考轉化為情感的投入,畫出了一些帶著溫度的作品。萬誠對于藝術的熱情以及對目標的執(zhí)著,在同齡人中實屬可貴,愿他一直能保持這樣的學習狀態(tài),勤耕不輟,再攀新高。 張暉 丁酉孟冬于含暉堂
徐萬誠同學是魯美中國畫學院張暉教授和我的研究生。三年學習間,醉心于大寫意花鳥畫的學習之中,勤勉不懈,堪稱同輩學子中之翹楚。尤其是連續(xù)四次到西雙版納寫生,現(xiàn)場落墨了許多造型生動、筆墨淋漓,走心的作品。作品中化物象之形,寄情筆墨之中,呈現(xiàn)出一派生機。中國畫藝術博大精深,可謂一步一重天。希望萬誠今后的藝術之路繼續(xù)厚積薄發(fā)、砥礪前行。 大足 丁酉冬于魯美三窗閣 齊物觀心---徐萬誠的寫意花鳥畫 鐘國勝 在中國傳統(tǒng)繪畫藝術中,寫意花鳥畫通過運用水墨、色彩、點線等形式語言捕捉自然客體的特征,構成心與物交融的意象,從而實現(xiàn)為一種思想交流和情感傳達的重要表現(xiàn)形式。 《一夜秋聲起》,190cm×180cm,紙本墨彩,2018年 在傳統(tǒng)的“天人合一”思想觀念指導下,寫意花鳥畫從觀照自然到具體創(chuàng)作過程都具有其自身的特點。寫意花鳥畫的傳統(tǒng)異常深厚,把握它多以歲月求。青年藝術家中鮮有在相對短暫時間內(nèi)能夠通曉并完備傳統(tǒng)筆墨與造型功力的人。然而,作為魯美學子,萬誠同學可謂是其中的佼佼者。 《蕉蔭雀鳴》,310cm×128cm,紙本水墨,2018年 在繪畫實踐中,萬誠并沒有單純地描摹自然物象,進行機械性的摹寫或再現(xiàn),而是以心應物,通過心和外物的交互作用,強調(diào)了從精神層面對自然造化的理解與感悟。萬誠的寫意花鳥畫勁健清新,瀟灑自然:臨習傳統(tǒng)的欣然意會,師法造化的純?nèi)惑w驗,創(chuàng)作實踐的超然體悟。一幅幅源自于對自然物象形態(tài)與表現(xiàn)的作品構成了他無功利的審美關照與探索。在這些作品中凝結著清新、蕭散的氛圍,游移著敏感、生動的氣息。 《芭蕉襯雨秋聲動》,310cm×128cm,紙本水墨,2018年 萬誠的這些畫作取象不惑,以小見大,乾坤生意聚于筆端,緣物抒情而又各不相同。筆墨與物象的交相輝映,充分地傳達了他獨特的內(nèi)心審美視象。雖然有的作品在筆墨或造型上尚有略顯稚嫩之處,然而畫面整體視效卻生機勃勃一派天真,顯示出了青年藝術家對客觀對象和內(nèi)心世界雙重維度的觀照與把握。 《野芋》,180cm×97cm,紙本墨彩,2018年 這些作品體現(xiàn)了萬誠寫意花鳥畫學習與創(chuàng)作過程的連續(xù)性,形成了以師傳統(tǒng)為基礎,以師造化為演進,以齊物觀心為歸依的思想理路。這種思想理路彰顯了他對寫意花鳥畫藝術的深切體悟與追求。 《一天露水帶昆明》四條屏 180cm×8cm×4,紙本墨彩,2017年 萬誠還年輕,還有漫長的藝術道路要走,但是我們相信,他的藝術道路會越走越堅定,藝術途轍中的每一次駐足與回望都將是他進一步的思考與訴求。為此,我們也將期待著萬誠能夠不斷進取,創(chuàng)作出更多更具有感染力的作品。 魯迅美術學院美術史論系 鐘國勝 臨 清·石濤《蘭竹圖卷》 392cm×34cm,紙本水墨,2017年 自述 這些作品中包含了我對傳統(tǒng)筆墨技法學習的理解與運用以及對自然物象鮮活生命力的體悟整合與再創(chuàng)造。在讀研這三年間我曾多次外出寫生,積累下來的作品大多為寫生現(xiàn)場所畫,我個人比較認同“寫生創(chuàng)作化”的繪畫思路,原因主要有三:第一,直觀的視覺體驗。置身寫生現(xiàn)場會很直觀的體會物象的生長規(guī)律、疏密變化以及自然態(tài)勢,這時作畫可以全方位地感受物象自然狀態(tài)下的情態(tài)與美感,這種直觀的視覺體驗是參照任何圖像信息都無法獲得的。 《甘露》,180cm×97cm,紙本墨彩,2018年 第二,作畫期間的情緒狀態(tài)。作畫時的心情與狀態(tài)直接決定了作品效果是否能夠打動人,置身于自然天地中迅速捕捉到自己感興趣的物象,投入情感、帶著欲望加以表現(xiàn),期間畫面還會反饋出很多意想不到的偶然效果,這些條件是在畫室創(chuàng)作時難以提供的。 《老秋》,180cm×48cm ,紙本水墨, 2017年 第三,作品所呈現(xiàn)出的鮮活生命力。經(jīng)過反復的寫生經(jīng)驗積累之后,一些生動鮮活的因素會在落筆時自然流露出來,使畫面在不失法度的前提下既避免了概念又保留了生動性。 《納涼圖》,70cm×50.0cm,紙本墨彩,2018年 學習傳統(tǒng)中國畫是一個痛苦并快樂的漫長實踐過程,艱難與枯燥常伴隨左右,但其魅力也恰恰體現(xiàn)于此。探究經(jīng)典、感悟自然是我一貫堅持的學習態(tài)度,各家經(jīng)典給予我審美的高度與技法的溯源,天地自然帶給我豐富的題材和鮮活的形象,明畫理,師造化,而后揣摩糅合,力求將臨摹、寫生、創(chuàng)作有機結合,表現(xiàn)自己的所看所感所悟。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徐萬誠 2018年6月 《醉風圖》,180cm×48cm,紙本墨彩,2017年 《筆勾春色一枝枝》,180cm×48cm ,紙本墨彩,2017年 臨 清·石濤《蘭竹圖卷》 310cm×34cm,紙本水墨,2017年 《微雨凝香》,180cm×48cm ,紙本墨彩 ,2017年 臨 明·趙備《墨竹圖》 138cm×58.7cm,紙本水墨,2017年 《露兜樹》,180cm×48cm ,紙本墨彩 ,2017年 《大吉祥》,50cm×50cm,紙本水墨,2018年 《妃子笑》,33.5cm×65cm ,紙本墨彩 ,2017年 《紅花西番蓮》,33.5cm×65cm, 紙本墨彩, 2017年 《空中聞異香》,248cm×64cm,紙本墨彩,2018年 《南國秋韻》,205cm×77cm ,紙本墨彩, 2017年 《映春圖》,180cm×48cm , 紙本墨彩 ,2018年 《春色入毫楮》,180cm×48cm ,紙本墨彩 ,2017年 《火焰枝圖》,205cm×77cm ,紙本墨彩 ,2017年 《老樹生花》,180cm×48cm ,紙本墨彩 ,2018年 《南國 花·茶》系列,24cm×3cm,紙本墨彩,2018年 藝術履歷: 獲得遼寧省2017年研究生國家獎學金 獲得2013--2014學年韓國“E.LAND”優(yōu)秀畢業(yè)創(chuàng)作獎學金 獲得2015--2016學年度碩士研究生一等獎學金 獲得2016--2017學年度碩士研究生一等獎學金 獲得2017--2018學年度碩士研究生二等獎學金 本科畢業(yè)創(chuàng)作《追憶雁蕩》被魯迅美術學院美術館收藏并刊登《美苑》2014/5總第189期 《溪山泊舟》獲沈陽市委教科紀工委廉政文化作品展二等獎,魯迅美術學院美術館,2015年 《清流圖》、《夏山圖》獲金石魯美藝術季賽事國畫組三等獎,2016年 《嵐氣橫生》入選香港大學2015--2016年度“傳承·中國對聯(lián)文化藝術展”,香港大學文學院,2016年 《遼南寫生組畫》入選四川美術學院黃原獎學金作品展,重慶美術館,2016年 《云起千丈巖》入選南京藝術學院“搜妙創(chuàng)真”2016全國高等藝術院校山水畫教學研討會暨師生創(chuàng)作作品展,南京藝術學院美術館,2016年 《一色春難老》、《解寄無邊春》《蘭之猗猗》、《江南春信早》入選第六屆全國九城藝術聯(lián)展,魯迅美術學院美術館,2017年 舉辦《齊物觀心》徐萬誠寫意花鳥畫個人作品展,魯迅美術學院美術館,2017年 《微雨凝香》入選第十屆全國當代花鳥畫家優(yōu)秀作品展,成都麓山美術館,2018年 《露兜樹》入選第四屆“學院的精神·天道——八大美術學院研究生優(yōu)秀作品展”,義烏國際博覽中心,2018年 學術論文《自然美轉化畫面美——淺談中國山水畫的寫生與創(chuàng)作》發(fā)表于《東方藏品》2016年8月總第31期 徐萬誠 微 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