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有 3972 字 如果覺得頁面很長 那是因為留言很多 前兩天,在訓練營里,有同學問了個問題: L先生,為什么你知道這么多工具,而我一個都不知道? 這個問題挺有趣的。它讓我想起:之前五期訓練營里,講課的時候,偶爾會看到有同學說: 對對,我是做科研的,這個方法在科研上非常有用; L先生是做產(chǎn)品經(jīng)理的嗎?很多思維用在產(chǎn)品上非常合適; 我把課程內(nèi)容介紹給了朋友,她是咨詢顧問,覺得非常有共鳴,說L先生一定當過顧問; 先生是不是當過心理咨詢師呀?這節(jié)課的內(nèi)容,很多在咨詢上都能用到; …… 其實,我既不做科研,也沒當過產(chǎn)品經(jīng)理,顧問倒是做過一小段時間,咨詢師沒考過證、也從來不敢這樣標榜…… 但有意思的是,接觸了這些領域之后,我發(fā)現(xiàn):許多方法、工具和思維,其實是共通的。 舉幾個簡單的例子: 咨詢師和顧問,本質(zhì)是什么?都是幫客戶解決自己的問題。但很多時候,問題的解決,要靠自己的行動和努力,旁人能做的是什么呢?就是幫助對方,審問自己的內(nèi)心,找到被自己忽略的癥結所在。 所以,無論咨詢師還是顧問,都非??粗亍柑釂柕募夹g」。通過提問,挖掘出藏在深層次的根源和癥結 —— 無論是對于一個個體,還是對一個系統(tǒng)。 同樣,產(chǎn)品經(jīng)理和設計師,看起來風馬牛不相及,但實際上,設計師的職能是什么?是通過設計,來實現(xiàn)功能、體驗、信息的表達。而表達的主體和接受方是誰呢?是設計作品的受眾。 這和產(chǎn)品經(jīng)理十分相似:產(chǎn)品經(jīng)理的職責,是協(xié)調(diào)資源、管控項目,把一個產(chǎn)品做出來。而產(chǎn)品最終是由誰來買單的?產(chǎn)品的用戶。產(chǎn)品做得好不好,如何改進,本質(zhì)上,是由用戶的需求和體驗決定的。 這里就存在一個對應關系:無論設計師還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本質(zhì)上,都是為了滿足用戶的兩種需求:功能需求,以及體驗需求。 所以,如果你接觸 Design thinking,你會發(fā)現(xiàn),它有非常多的思維和工具,跟產(chǎn)品的開發(fā)是相當一致的 —— 兩者本來就是同一類東西。 諸如此類。 當你對這些領域接觸得越多,你就越容易發(fā)現(xiàn):這個世界,在某個更宏觀、更底層的層面上,其實是一個整體。 只不過很多東西,被我們?nèi)藶榈亍阜指睢沽碎_來,貼上了標簽而已。 這其實就是查理·芒格所說的「知識的柵欄模型」。 可能有讀者不太理解,我用自己的「認知三層次模型」來解釋一下: 從下到上,分別是原理層、認知層和應用層。 這其中,認知層是核心,它解決的是「What」的問題:我們是如何看待世界的?我們對世界采取的思維方式是什么? 原理層,解決的是「Why」的問題:我們?yōu)槭裁磿@樣認知世界?背后的原理和基礎是什么? 應用層,解決的則是「How」的問題:在這樣的認知之下,我們可以采取什么樣的行動?可以如何去解決問題? 我們接觸到的絕大多數(shù)工具和方法,其實都屬于「應用層」。 這本身沒有任何問題 —— 但是,如果你的思維停留在「應用層」的話,你就很容易落入「唯工具論」的誤區(qū)。 你會去考慮「我該用什么模型來解決這個問題?」「面對這個場景,我該用什么工具來思考?」,等等。把「收集和使用工具」當成思考和分析問題的方式。 甚至,你會容易落入工具的窠臼,思維被局限在工具里面。 像我講訓練營第一課的時候,就發(fā)現(xiàn),不少同學存在這個問題 —— 涉及到閱讀、信息提煉,他們下意識地,就會聯(lián)想到「思維導圖」。 乃至于一直在糾結「這個東西跟思維導圖有什么區(qū)別?」「這部分內(nèi)容是不是就是思維導圖?」「這個如何用思維導圖表現(xiàn)出來呢?」 包括有朋友也會問我:你閱讀、寫文章的時候,是不是會畫思維導圖?能不能分享一下你的圖? 其實,當你覺察到這一點的時候,你就應該思考:自己是不是過度依賴某種工具本身,已經(jīng)走不出來了? 工具永遠不是重點,隱含在工具背后的認知和思維才是。 所以,我不太喜歡那種教你一大堆工具的教程 —— 它很取巧,很討用戶歡心,看起來也很有用,但真的有效嗎? 大多數(shù)時候,它只是給你一種「我會了這么多東西」的幻覺。但你并沒有真的理解它們。 很多時候,你只是知道了「當我面對一個釘子時,我需要錘子」,但你也許并沒有理解:我之所以需要錘子,是因為我要把釘子釘進去;只要能夠釘進去,我用不用錘子都無所謂。 這跟「柵欄模型」有什么關系呢? 其實,你會發(fā)現(xiàn),從「應用層」到「認知層」反推,它往往是收斂的,呈現(xiàn)一個倒金字塔的結構。 什么意思呢?大多數(shù)工具和方法,本質(zhì)上是極其相似的,使用的也是同樣的思維模式,只不過面對不同的場景,在不同的專業(yè)領域內(nèi),它會有不同的名字和樣貌。 所以,我一直跟大家強調(diào):要有反思和復盤的意識 —— 我使用了什么方法?它起到了什么作用?它為什么會奏效?如果修改一下,會怎么樣?—— 諸如此類。 這其實就是一種「反推」:通過應用層,回溯到它的「認知層」和「原理層」。 然后,當你掌握了「認知層」,你就可以進一步,去延伸到新的、不同的場景,對方法進行修改和適配,來應對新的問題。 這就是所說的「遷移」,也是學習最本質(zhì)、最顯著的效果。 那么,如何對工具和方法,進行「反推」呢? 我一般使用某個工具或方法時,不會單純停留在「操作」本身,而是會去這樣思考: 1)它是什么?不是什么?它跟同類的哪些東西有共通之處?差異點又是什么?是什么特征,使得它跟同類項「不是一個東西」? 這個問題,回答的是它的「本質(zhì)」,也就是使它成立的那些最重要、最關鍵的元素。 2)它的源頭是什么?最開始是為了解決什么問題?它成為現(xiàn)在這樣,經(jīng)過了怎樣的變化和考慮? 這個問題,回答的是「源流」。亦即,它是怎么來的,為什么會存在,所要解決的問題和需求是什么。 3)它的結果是什么?適用于什么場景?不適用于什么場景?可以如何修改和優(yōu)化? 這個問題,回答的是「結果」。亦即,使用這個方法,我可能得到什么,它存在哪些可能性,可能會導向哪里。 這個方法,不是一蹴而就的 —— 你必須反復地去思考、剖析,融合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你本身使用這個工具的過程,也就是不斷逼近它「本質(zhì)」的過程。 這就是一種從立體的角度,去思考和剖析「工具」「方法」的方式。 通過這個方式,你就能多角度地逼近它的核心,把握住它背后的「認知」。 所以,你會發(fā)現(xiàn),我在很多文章里面,強調(diào)的都是什么呢? 把被人為拆散的「碎片」,重新發(fā)現(xiàn)、找到它們之間的聯(lián)系,再度整合成一張網(wǎng)絡。 大多數(shù)碎片,都是出于降低認知成本、提高分工效率的目的,被人為拆開并貼上標簽的。就如同前文講過的各種職業(yè)。 但它們之間真的有本質(zhì)的「界限」嗎?其實很多都沒有。 如果你被這種「界限」所束縛,停留在你的職業(yè)、領域、行業(yè)里面,你的思維就很容易不斷僵化。 我身邊有不少朋友創(chuàng)業(yè),招人時,都會傾向于年輕而有潛力的 —— 并不是因為便宜,而是許多有經(jīng)驗的人,容易被自己的經(jīng)驗所限制,自己給自己設限。相對來說,年輕人的束縛要小得多。 但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經(jīng)驗的不可替代性已經(jīng)大大降低。這種能夠不斷發(fā)現(xiàn)聯(lián)系,跨行業(yè)、跨專業(yè),不斷進行整合和提煉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舉個非常簡單的例子:有朋友開門店,請了位設計師做裝修,沒有選大公司、資深設計師,而是選了一位年輕的獨立設計師。為什么?就是因為他懂「品牌」,能夠站在品牌的角度去思考,懂得讓風格來服務品牌。而不是像一些商業(yè)設計師一樣,用元素和風格去堆砌出效果。 同樣,有不少做HR、財務的讀者,問我:該如何加強自己?我都會跟他們說:一定要去了解公司的業(yè)務,把自己的職能向業(yè)務延伸。這樣,你才會具有不可替代性,才能結合行政、業(yè)務的基礎,真正站在更高層次去理解和看待問題。 其實,在大多數(shù)公司里面,如果每個人,除了自己的本職之外,能夠省出一點時間,去理解別人在做什么,理解別人的工作、思維,絕大多數(shù)的協(xié)作問題都不會存在。 所以,我在前面的文章里,也反復強調(diào):未來的時代,每個人一定要成為「多面手」,像一支團隊一樣工作。 這不是說你要放棄本職?,F(xiàn)實是:隨著科技和社會的發(fā)展,我們的工作只會越來越細分,被切得更細。如果你不去尋求「整合」和「建構」的話,你很可能就會淪為單純的勞動力。 最后,再分享幾點我自己的感受: 1)增加多領域的「觸角」,并不是簡單的加法,而是指數(shù)運算。 每接觸一個新領域,你都會發(fā)現(xiàn)原本所未曾知曉的大量「觸點」,這些觸點,都可以跟你原本的能力和知識圖譜建立聯(lián)系。這里面的可能性,不是線性遞增,而是呈指數(shù)級增長。 2)從一條線去擴充知識,不如把知識變成一個面。 在這種情況下,你接觸的面越廣,思考和整合得越多,相當于你進行拓展的基數(shù)(基礎觸點)就越大。 用大白話來說,就是:你涉獵的范圍越廣,理解新知識的能力也會越強。 3)從一個領域到另一個領域,這種橫向拓展,并不是水平的,而是倒金字塔狀的。 我們一般是從「應用層」去反推,回溯到「認知層」,再從認知層遷移到新領域的應用層。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形成一個更穩(wěn)定、更牢靠的網(wǎng)狀結構。 4)認知的重要性,遠遠高于工具、方法和模型。 很簡單,因為一個人的認知方式,決定了他的思維方式 —— 你會傾向于如何解決問題,你的習慣和喜好,你的思維框架和盲區(qū),等等。 但很少有人意識到這一點。所以,懂得反思和審問是相當重要的,這是我們逼近內(nèi)心認知的重要方式。 5)永遠不要孤立地去看待事物,要用整體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這樣,你對事物的理解和思維,才可能是穩(wěn)定、全面的。 和大家共勉。 如果你有關于生活、學習、思維的困惑 |
|
來自: 新用戶2417JhhG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