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成兒 時拾史事 近日,生兒育女的話題引爆了朋友圈。 有南京的學者建議:設立生育基金,上班族每月將一部分工資存入,如果生了二胎,可以取出并領取補貼;沒有的話,只能等到退休才能拿到這筆錢。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胡繼曄表示:不僅要設立生育基金,還要對丁克家庭征收社會撫養(yǎng)費,即丁克稅。 該言論一出,輿論嘩然,央視犀利地點評道:“這種建議于法無據(jù)、于理不通、于情不合,既有違常識,也暴露了研究者專業(yè)素養(yǎng)的不足?!敝蠛淌诨貞合惹暗挠^點是被誤讀了,國家應當設立鼓勵生育的基金,但錢應該由過去征收的社會撫養(yǎng)費等來負擔,絕不是讓大家來交。 又是生育基金,又是丁克稅,背后反映出人口老齡化日趨嚴重的事實。 按照國際標準,一個國家65歲以上人口超過7%,就可以說進入了老齡化社會,中國在2000年就達到了這個水平,那么近幾年到底有多少老人?對于這個問題,統(tǒng)計局發(fā)布的《中國統(tǒng)計年鑒》有介紹:2016年,中國65歲以上的老人占總人口的10.8%,也就是1億5000萬,這比許多國家的人口總數(shù)都要多了。此外,1955-1965年出生人口為1億1000萬,1965-1975為2億。等到2026年、2036年,中國60歲以上的人口將是多少?你可以大致估算下。一方面,是老齡人口逐漸增多;另一方面,是低生育率,以及丁克家庭數(shù)量的不斷增長。 傳統(tǒng)的生育觀念 丁克?我相信,99.9%的中國人首次接觸這個詞語,都不知道它的含義。因為丁克是一個舶來品,并非漢語所固有的。原型為DINK(double income no kids),指夫妻雙方都有收入,但沒有生孩子的意愿。 丁克家庭最早出現(xiàn)于上世紀60年代的西方發(fā)達國家,但是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有志于丁克的夫妻越來越多,這與傳統(tǒng)的生育觀念恰好相反。從上古三代到20世紀末,中國人生孩子的原則大致為三條:早婚早育、多子多福、重男輕女。時間上,要早結婚、早生孩子;數(shù)量上,不僅要生,還要多生;性別方面,偏愛男孩,不喜歡女孩。 古代女子一般十五六歲就要嫁人,有的甚至更早,像文德長孫皇后,十三歲就嫁給了李世民;康熙皇帝出生時,他的母親孝康章皇后只有十四歲。統(tǒng)治者為了增加人口,甚至采用行政手段逼迫老百姓盡早結婚。晉武帝泰始九年,政府規(guī)定:“女子年十七父母不嫁者,長吏配之?!奔依镉信畠旱模邭q還不嫁人,直接由官府分配。漢惠帝時,“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朝廷要求女性十五歲就要結婚,否則將收取單身稅,而且時間越長,納稅越多。 早婚早育深入人心,重男輕女更是由來已久。早在殷商時期,中國人已經(jīng)有了重男輕女的想法。甲骨文記載,婦好懷孕期間,商王武丁多次派人占卜胎兒性別,當結果顯示是女孩時,他感到失望。在《詩經(jīng)·小雅·斯干》中,有這樣一句話:“乃生男子,載寢之床。載衣之裳,載弄之璋。其泣喤喤,朱芾斯皇,室家君王。乃生女子,載寢之地。載衣之裼,載弄之瓦。無非無儀,唯酒食是議,無父母詒罹。”對男孩的期望是當王當侯;對女孩的期望,不招惹是非、不給父母添麻煩就行。當時的夫妻想生男孩還是女孩?不言而喻?!俄n非子》記載:“父母之于子也,產(chǎn)男則相賀,產(chǎn)女則殺之。”可見在戰(zhàn)國時期,民間已經(jīng)有殺女嬰的現(xiàn)象了,當時沒有B超,夫婦二人無法預知胎兒的性別,只能等出生后再做決定。 從地域來看,許多地方也有重男輕女的傳統(tǒng),典型如潮汕地區(qū)、閩南地區(qū)。 在過去的潮汕,如果一個婦女生下一個男孩,婆家會很高興,作為酬勞,產(chǎn)婦能吃到兩個雞蛋;如果生下一個女孩,對不起,婆家很失望,只能吃一個雞蛋了。出生后,男孩和女孩享受的待遇也不一樣,男孩呱呱墜地,是用衣服包裹起來的,睡床頭;女孩呢,是用褲子包起來的,睡床尾。 長大后,在生活方面也有諸多差異,比如有客人來吃飯,必須等男人們吃完了,女人才可以上桌;再比如洗衣服,男裝、女裝不能一起洗,因為女人身上帶有邪氣,會傳染給丈夫或者兒子。此外,女性還不能接受教育,不能進族譜,在許多潮汕人眼里,養(yǎng)個豬羊都比養(yǎng)女兒好,豬羊至少能吃;女兒非但消耗糧食,以后還要嫁人,相當于潑出去的水,什么都撈不著。 類似的,在以前的閩南地區(qū),如果一戶人家生了男孩,家人要放鞭炮慶祝,還要跑到祠堂把這個喜訊告訴祖宗。辦滿月酒,更是鑼鼓喧天,豐盛無比,什么七大姑、八大姨都要叫來,請的客人很多很熱鬧。嬰兒滿月后,如果婦女第一次回娘家,娘家還要準備四碗甜飯、兩根甘蔗、裝有一對雞的籃子讓女兒帶回;如果生的是女孩,那待遇就要差好多了,首先慶祝活動沒有那么喜慶,滿月酒的排場也很寒酸;婦女回娘家,娘家也只會給兩碗甜飯,什么甘蔗啊、雞啊通通沒有。 重男輕女,產(chǎn)生了一系列社會問題。在清朝福建省的一些地區(qū),溺殺女嬰非常普遍。這樣做的結果,就是人口比例嚴重失調(diào),“一邑之中,曠鰥十居六七”,十個男人,有六七個找不到老婆。這怎么辦?于是買賣婦女、拐賣人口、賣淫嫖娼的事情就多了起來。童養(yǎng)媳大家都聽說過,沈從文的短篇小說《蕭蕭》就是寫童養(yǎng)媳的,話說在湘西農(nóng)村,一個叫蕭蕭的十二歲女孩被賣了,買主是她的婆家。那丈夫有多大呢?三歲!是的,你沒有看錯,我也沒有寫錯??少u主為什么要把女兒賣了?父母于心何忍?良心不會痛嗎?買主為什么要買一個小孩?因為賣主往往是貧苦人家,資源有限,養(yǎng)個女兒還不如養(yǎng)個兒子,多個勞動力;買主買童養(yǎng)媳,比明媒正娶一個適齡女性成本更低,權衡之下也愿意接受。 產(chǎn)生的原因? 在日常生活中,想必你也見過不少重男輕女的現(xiàn)象,尤其是在農(nóng)村。幾千年來,為什么會產(chǎn)生這種現(xiàn)象呢?僅僅是因為古人觀念保守、思想落后?實際上遠沒有那么簡單,歸根到底,還是生存問題。 中國古代是農(nóng)耕社會,最重要的事情莫過于兩件:一是生產(chǎn)、二是安全。生產(chǎn)主要是田間的耕種,這項活動單產(chǎn)低、體力消耗大,賈誼《論積貯疏》說:“一夫不耕,或受之饑;一女不織,或受之寒”,由于生理原因,男性比女性力量更大、體力充沛,更能勝任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維持生存所需;與此同時,為了應對政權之間的戰(zhàn)爭、宗族之間的矛盾、村落之間的糾紛,往往也需要男人沖鋒在前。相比之下,女性只能做些家務、照顧孩子,沒有什么經(jīng)濟地位,在社會中被輕視、被支配,也就很好理解了。 那傳宗接代又是怎么回事?古代農(nóng)村,宗族力量非常強大,有時一個村莊只有一個姓氏,比如王家村、李家村之類的。如果生下男孩,祖先就有人祭祀,不至于成為餓鬼;墳墓就有人照料,不會被人盜掘。家長辛辛苦苦掙下的財產(chǎn)也能傳承下去,要是沒有后代或者只有女兒,這些田地、宅院就會被其他家族占有,之前的種種努力也付之東流。 社會保障體系不健全是另一個原因,古代農(nóng)村沒有養(yǎng)老金,一個人年齡大了,種起田來力不從心,只能仰仗后人。女兒長大后出嫁,是別人家的,指望不上;只有兒子繼續(xù)耕作、贍養(yǎng)父母。為什么提倡“多子多?!??因為多一個兒子就是多一份勞動力,如果只生一個,早亡了或者不孝順,年邁的雙親就會忍饑挨餓、無法善終。當然,多生只是提高善終的概率,不能保證一定善終。像杜甫在《石壕吏》中提到的老夫妻,總共只有三個兒子,全都被官府抓了壯丁,其中兩個已經(jīng)戰(zhàn)死,另一個估計也懸,這樣的背景下,老兩口怎么安度晚年?“爭地之戰(zhàn),殺人盈野;爭城之戰(zhàn),殺人盈城”在疾病、災害、戰(zhàn)爭面前,古人是脆弱的,為了保證生產(chǎn)所需,也為了養(yǎng)兒防老,他們必須多生孩子。 少生、優(yōu)生、丁克 然而,從20世紀后半葉開始,中國人的生育觀念發(fā)生了巨大變化?!吧偕?、優(yōu)生”成為許多年輕人的共識,越來越多的高學歷夫妻不愿意生育。這又是為什么呢? 首先,是生產(chǎn)力的不斷發(fā)展,工業(yè)社會的來臨,人們得以從土地上解放出來。職業(yè)選擇更多了,女性也可以走出家門,進入職場,掙得一定的收入養(yǎng)活自己。 第二:撫養(yǎng)小孩的成本太高,使部分夫妻望而卻步。生育花費、奶粉、教育、衣物、電子產(chǎn)品、住房……毫無疑問,是一筆沉重的負擔。如果選擇生下孩子,夫妻二人的生活質量就會下降,甚至淪為“孩奴”、“房奴”,與其如此,還不如開開心心過二人世界; 第三,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完善,上班族按時繳納養(yǎng)老保險,退休后領取養(yǎng)老金,縱使膝下無子,同樣能夠安度晚年,因此,“養(yǎng)兒防老”不再是必選項。 第四:文化水平高,丁克家庭的夫妻大多接受過高等教育,不易受傳統(tǒng)思想的束縛。但在老一輩人眼里,你要是不生孩子,那簡直是離經(jīng)叛道,荒謬至極?!安恍⒂腥?,無后為大”,是他們經(jīng)常被提起的。 第五:工作壓力大。忙碌的工作占用了較多時間,生下孩子,也沒有足夠的時間照料。許多公司在招聘女性員工時,會留意面試對象有沒有生育一胎、二胎的可能性,如果有,屆時還要找人替班,那還不如招個男性或者沒有生育意愿的。年輕女員工對此也非常謹慎,萬一休完產(chǎn)假歸來,自己辦公室的位置被其他人占了。據(jù)道,華南師范大學博導袁愛玲建議:讓女性產(chǎn)假修滿一年,這樣女人可以全心全意在家?guī)Ш⒆印TS多網(wǎng)友知道后,紛紛怒懟:“女性失業(yè)已成定局”、“請專家們別再提這些禍害女人的建議了” …… 怎樣看待丁克現(xiàn)象呢?當然是有利有弊咯。丁克家庭的增加,降低了人口壓力,計劃生育只是少生,丁克家庭干脆不生。但是,丁克現(xiàn)象對于人口老齡化起到了推動作用:50后、60后數(shù)量龐大,日漸老去,新增嬰兒少之又少,未來幾十年,養(yǎng)老金夠用嗎?年輕人的壓力會不會太大了?反觀國外,西方國家的丁克之路走在我們前面,早在2006年,《新華每日電訊》就曾報道德國、日本的丁克族,當時德國畢業(yè)的大學女性,有30%表示她們終身都不會要孩子;日本三十歲的女性,有56%沒有生育。隨著中國經(jīng)濟的發(fā)展,丁克一族也會呈增長之勢。 你想成為丁克一族嗎?你支持設立生育基金、繳納丁克稅嗎?快到評論區(qū)說說你的想法吧! END 作者高成,一個熱愛歷史的孤寡“老人”,喜歡創(chuàng)新,擅長搞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