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測光,對焦不就測光嗎?
測光和對焦是照片拍攝過程中,看不見,摸不著的環(huán)節(jié)。當然了,有些小白對于相機的理解還停留在“咔嚓”。 為什么要測光? 測光的目的是為了曝光的準確性,還原現(xiàn)場光線情況或者實現(xiàn)拍攝者的曝光設想。如果測光不準確的話,可能會出現(xiàn)曝光不足,這時候畫面比較暗;也可能會出現(xiàn)過曝,這時候畫面會出現(xiàn)白茫茫的一片。
為什么要對焦呢? 對焦的目的是讓拍攝主體在畫面中變清晰。咱們來做個實驗,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將食指放在睜的那只眼睛的十厘米左右的位置,眼睛用力看指尖,直到清楚為止。然后眼鏡在看兩米開外的一個物體知道清楚為止!你會發(fā)現(xiàn)看得清食指就看不清物體,反之亦然。這就是對焦! 盡管測光與對焦都是在半按快門的時候完成的,但二者的任務不同。在相機上,這是兩個完全獨立的系統(tǒng),就拿剛剛上市的佳能EOS 5D Mark IV來說,采用的是61點自動對焦系統(tǒng)(圖左),覆蓋取景畫面中間區(qū)域,而測光是15萬像素RGB+IR測光系統(tǒng)(圖右),如果按照佳能的分區(qū)測光的計算方式,這套測光系統(tǒng)為252區(qū),覆蓋整個取景畫面。 手機的測光系統(tǒng)和對焦系統(tǒng)雖然都是CMOS全覆蓋,但也是獨立存在的,只不過絕大部分廠商默認點測聯(lián)動(所謂“焦光不分離”),根據(jù)對焦點所在位置的光線強度來進行測光,所以才讓用戶產生了錯覺。 在廠商看來,他們是做了一件大好事,既然選擇對焦點在人物的臉部,那么手機會自動檢測人物臉部的光線強弱來給出合適的曝光值,以獲得一張完美曝光的照片。不過后來,幾乎所有廠商都加入了對焦點與測光點分離的功能(長按屏幕對焦點即可),這是為什么呢?因為看起來,拍照功能會更有逼格和專業(yè)。
什么是點測聯(lián)動,終于說到尼康的“嬌”點。用最最最通俗的話描述就是,構圖、對焦、測光一步完成。還不懂?就是對焦點=測光點。這下該明白了吧。 一般來說,點測聯(lián)動使用的場合往往光比很大,所以需要精確對某個點進行曝光,比如逆光拍景,對主體進行點測,然后半按快門,焦點和測光都鎖定了,最后再進行構圖,一張標準的風光照就出來了。這對尼康用戶來說是很平常的一個操作,因為從長焦機開始,就已經具備測光對焦聯(lián)動的功能了。而對于佳能來說,1D以下機身沒有點測聯(lián)動一直是大家心中的一塊芥蒂,這次新款EOS 5D Mark IV,老狼也沒有幻想加入這個功能,事實也確實如此。要想實現(xiàn),只能: 1.先把鏡頭對準測光點,半按快門,完成測光。 2.按下曝光鎖定按鈕(*),松開快門。 3.迅速把鏡頭對準對焦點,半按快門對焦。 4.對焦完成后,按住快門,進行構圖取景。 5.按下快門,完成拍攝。 可能有些人會覺得,不就多按了一下“*”鍵(鎖定曝光),熟練了就不覺得麻煩,但要在主體移動過程中光線明暗發(fā)生較大變化時,這種方法就不行了,例如婚禮現(xiàn)場、室外拍娃。佳能用戶這么多年都過來了,再忍忍吧。 也許有人會搬出評價測光來說事。沒錯,它的確和對焦點聯(lián)動。作為資深佳能黨,老狼在這方面有發(fā)言權,使用評價測光是對于整個畫面進行測光,把畫面內所有的反射光都混合起來,進行評價,而對焦點的光線會被重點考慮,也就是說,有一定的聯(lián)動作用,但權重不大。 這個方法的好處是可以輕易獲得均衡的畫面,不會出現(xiàn)局部過曝或者欠曝,但缺點是遇到大光比就歇。之前有一次去拍舞臺劇,人物在射燈下為高亮,背景燈光極暗。評價測光下的人物必然過曝,如果增加曝光補償,背景燈光突然加強時人物又會極端欠曝。舞臺燈光變化很快,根本來不及調整,這時候只能使用點測光對人物測光。整個人都不好了,當然,多拍拍就好了,技術就是靠,最后完全靠手動來解決。 點測光與我們常說的“點”不同的是,點測光的“點”一般指的是取景范圍1%-5%的區(qū)域。對這個區(qū)域測光,從而讓這個區(qū)域在拍出的照片里呈現(xiàn)0EV的影調,也就是18%灰。在反差強烈的復雜光線條件下,點測光模式能幫助你有針對性地準確曝光,但掌握起來也是非常難,尤其面對快速移動的物體,以及如何利用曝光補償來平衡畫面亮度這兩個點。
還是懵逼狀? PS:有不懂的請留言,懂的也可以留言分享自己的經驗。 |
|